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做仁君 > 第239章 哪有南人北人?都是大明人!

第239章 哪有南人北人?都是大明人!

推荐阅读:女富婆的神级村医外乡人的旅途剑道丹尊巫界征途重生药王圣心双雄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西门仙族阿拉德的不正经救世主飞越泡沫时代


        大明朝刚建立的时候,天下一片狼藉。
从石敬瑭做了契丹的儿皇帝开始,整个幽云十六州就已经沦为了契丹人的地盘。
后来契丹人建立了大辽,生活在幽云十六州的汉人也就成了辽人。
等到北宋灭亡,金占领了整个长江以北,生活在长江以北的汉人就彻底成了金国人。
等到元灭了金,这些人又被蒙古人统治。
等到元统一了天下,天下人又被分为了好几等。排在等级最低的是谁?
是南人。
倒数第二等的,是北人。
这东西如果要是后世人来听的话,那一定非常耳熟。这不就是种族主义吗?这不就是印度人的种姓吗?
当朱元璋统一了天下以后,他是从南往北打。从唐灭了以后,整个天下已经多久没有真正的统一过了?
期间还有人搞种族主义、搞种姓制度。南北方的矛盾和融合,在大明开国的时候就是主流,朱元璋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国家随时有分裂的危险。
要重塑人心,把所有人都聚拢到大明的旗帜下来。
朱元璋采取过很多办法,甚至科举都用过南北榜。
当年的南北榜之争,说白了就是南人和北人之争。
如果当时朱元璋把衍圣公的爵位还给孔家的南宗,你让北人怎么想?
到时候必然是人心惶惶、恐慌一片。被有心人一煽动,刚刚安定下来的天下瞬间就会烽烟四起。
万般无奈之下,朱元璋只能把衍圣公给了北宗。这样一来,可以安定北方的人心、收拢北方的人心。
为了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朱元璋在这方面下了非常大的功夫。
很多人都觉得是朱元璋托起了衍圣公。
那个时候不托不行啊。南北隔离了这么多年,想要重新融合,哪有那么容易?
可朱元璋就是做到了。
终朱元璋一生,穷困潦倒,靠着要饭起家,最后恢复了天下,成了大明朝的开国皇帝。
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也没有懈怠过,创立了各种各样的制度,甚至创造了养济院,用来赡养鳏寡孤独、弥合南北人心,完成了百年未有的大融合。
他使得大明南北一心,重新合二为一。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都当得起一声“千古一帝”!
纵览二十四史,得位之正,无出其右。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南人那个时候的地位很了不得。
可到了现在这个时候,朱翊钧根本就不太在意这些了。
现在的大明哪还有什么南人北人?全都是大明人。
只不过这些年也有过南北之争,争的不是这些,而是读书人和朝堂上的官员。
大明这些年朝堂上的官员多出自江南,当时严嵩在做内阁大学士的时候,就有过这样的说法:
一个朝廷,大半个江西。
一个朝廷,大半官员都是来自于江西。这话或许有些夸张,但是一半还是有的。
再放大一些来说,一个朝廷,大半个江南,这肯定是有的。江南有个东林党,北方也分类成了无数党派。
当年的南北人之争,最后彻底演变成了党争。大家你来我往,打得不亦乐乎。
看起来是党争,说白了就是利益之争,争的就是钱。
谁能决定这个国家的走向,谁就能够制定对自己有利的政策。这对于后世人来说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
可能在朱翊钧所在的国家不太好理解。利用自己的国家,一以贯之,五年计划,十年计划,甚至还有百年计划。
换了国外的某些大国,就能好理解的多了。你在位置上干的事情,我上来就给你推下去,因为不符合我和我背后这些人的利益。
你想减税,我想加税;你想加税,我想减税。
在大明也是如此。当然了,大家也有利益相同的时候,那时候没准还能合作。
在现在这个时候,孔家早就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安天下读书人的心,只要有一个牌位就行了,不一定非得你孔尚贤这一家。
这些事情都看不明白,也是活该了。
孔尚贤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甚至一度陷入了哽咽。
朱翊钧脸色严肃了起来,收起了自己的轻视之心。
显然,孔尚贤的演技出乎了自己的预料。
原本朱翊钧觉得这也就是一个小鲜肉的演技,现在看来,自己是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啊!
就这个演技,怎么也是青年演员的演技。虽然不如老戏骨,可是这也不差了。
“快快快,给孔爱卿擦一擦。”朱翊钧连忙说道。
一边的陈矩拿着帕子走上了,恭敬的来到孔尚贤的面前说道:“衍圣公,擦一擦吧。”
孔尚贤接过帕子,抹了一把,随后就干呕了起来。
“呕!呕!”
看到这一幕,朱翊钧瞪了一眼陈矩。
他哪能看不出来这是陈矩做的手脚。
鬼知道那条帕子有什么东西?
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
朱翊钧下意识都觉得有点恶心。
不过我怎么这么高兴呢?
“衍圣公伤心过度,要不先回去休息吧。”朱翊钧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既然你喜欢演,我就陪你演了。
“不用不用。”孔尚贤连忙抬起头摆手说道:“臣谢陛下关心。”
他心里明白,这次回去,鬼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再出来?
见到皇帝一次不容易,索性就把话都说了吧。
“陛下,海瑞在山东横征暴敛、冤枉臣,罗织罪名,甚至冤枉山东大大小小的士绅,实在是罪大恶极!还请陛下明察呀!”孔尚贤趴在地上大声道。
看着他的样子,朱翊钧一皱眉头,有些迟疑的说道:“居然还有这种事情吗?可朕怎么没有收到奏报啊?山东那些官员们都怎么了?”
说着,朱翊钧看向陈矩问道:“有山东那边的奏疏吗?”
闻言,陈矩连忙向前走了一步,恭敬的说道:“回陛下,并没有。”
说完,他就退了回去。
孔尚贤恨得牙痒啊,山东那些废物!
他不禁想到了赵贤他们。
你们可真是太废物了,居然连奏疏都不敢上!
废物,废物!坏我大事!
    喜欢回到明朝做仁君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回到明朝做仁君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7/27394/1934333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7/27394/1934333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