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过年情思(3)
推荐阅读:我在九叔世界做大佬、重生都市仙帝、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东晋北府一丘八、御鬼者传奇、武道凌天、重生药王、全球崩坏、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人族禁地、
“唉,谁叫我生于边远的穷山区!”冯伟豪长叹了一声,步出厅里,来到露台,倚栏遥望西南方的家乡,漫天思绪就像大海上的波涛冲击着他的心。
…..
“爸,咱家还末贴春联呀?下午我从广州驾车回来时,城里的人就开始贴春联了。”冯伟豪的儿子冯文龙还未踏入家门,声音已传了进来。
“文龙你可回来了。”王小芳一听到儿子的声音,便急急脚快步迎了出去。也难怪,王小芳爱子心切,儿子今年中大毕业国考,进入了省委办公厅,已有五个多月未曾见面。
冯文龙的声音猛地把冯伟豪从沉思中惊醒过来。这时,只见妻子拖着儿子的行李箱,儿子提着几个礼品袋回到大厅里。
“爸,我回来了,春联还未贴呀?”父子一见面,冯文龙又问。
“急什么,老规矩,咱家大年三十贴春联。”冯伟豪看了儿子一眼,不冷不热地说。
“都什么年代了,别人家都贴了,咱家还守着那百年不变的老规矩,要是没有年三十,那就……”冯伟豪不待儿子说下去,便插上话去,“那就小年晚年二十九贴嘛!”
“哼”,冯文龙在心里话,“老古董。”放下那几袋礼品进他的睡房去了。
“你父子俩过年是不是贴错了门神,一见面就顶嘴。”王小芳说完后,进厨房做饭去了。
大厅只剩下冯伟豪了,忙碌了年前近半个多月的大小会议,迎来送往到省城、下基层慰问困难老党员、老领导,此时一闲下来,才感到身心疲惫。
他躺在大厅那张沙发上,两眼微闭想养养神。
然而,他不可能闭目养神,也不可能入睡。儿子的话,儿时过年贴春的情景,正在像电视剧般一幕幕重现,在他的脑海中呼啸奔腾......
在冯伟豪看来,儿时和他爸学写春联、贴春联,这是他人生中最值得回味的美好时光。
冯伟豪儿时在家过年,各家各户的大门都要贴春联。这是他记忆中最浓郁的年味,或许这与他老爸写春联时飘散出来的翰墨香有关。
冯伟豪的老爸冯文彬,在天绿村算得上是一个有远见、有文化的人之一,且练得一手好书法。因此,每到临近过年,天绿村里的邻居乃至方沿十几里的乡亲都慕名而来,以求得他写春联为幸事。
以前,村里每家每户贴的春联、门神、福字大都是到天河圩市花几块钱,在过年前到街上专门摆摊写字的人那里买的,红纸墨字,都是实在的手书,甚至有看着写过当场买走。字非出自名家,个个透出俗气。
他老爸才思敏捷,人品又好,总能按照来者提出的要求创作、写出来者满意的春联,令来者乘兴而来,满意而去。
隔离邻居张学儒老学究夸他老爸创作出的春联:挥洒自如,怡然自得,难得一见的好字好文采!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习惯:每到过年前10天,八乡四邻就有人拿着红纸来找他老爸写春联。
为此,他老爸就在家门前摆上四方台,放上笔墨纸砚。慕名而来的都是乡里乡亲,故此,他老爸写春联不仅分文不收,还根据来人要求为其撰写春联。
令冯伟豪引以为豪的是在六岁那年,跟着他老爸模仿康熙御笔,写天下第一“福”,且模仿得有模有样。
虽然,他写的“福”字还远未达到康熙和他老爸的书法水平,可乡亲们毫不在乎,出自金童之手更金贵,一如金童送福,如获至宝一般乐开了怀,那浓浓的年味也就和着带有翰墨香的大红“福”扑面而来了。
贴春联,更是令冯伟豪难以忘怀,每到贴春联前,他母亲用木薯粉自制浆糊,供乡亲们一起拿去用。
这时,他老爸就会拿出家里的那把长梯,爬在梯上在大门两边刷上浆糊后,将春联留有空纸上方轻贴一下,这时,他老爸一改往日的严父专严,态度特别好,特别“听从”他的指挥。
“左边再高一点”,“右边再低一点”,最后,在父子齐上阵的努力下,红红的春联端正牢固地贴在了大门两边。过年贴春联,基本上都是大年三十下午贴。
……
冯伟豪记得六岁那年,他老爸教他写春联。
他老爸首先对小伟豪讲对联的起源:
早在秦汉以前,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
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
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之后,每逢岁时,人们便挂桃符来驱鬼避邪、迎喜接福,这是对联的萌芽。
五代时,桃符上的神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联语。
蜀后主孟昶曾写了一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对子,这是有史以来最早的对联。
“过年贴春联,不要将春联的上下联贴颠倒,要按上下联的顺序贴。”他老爸说完对联的起源后,便转入大年三十如何贴春联的话题。
小伟豪仄着头问:“阿爸,怎样分上下联呢?”
他老爸说:“首先要区分门的上下首。在面对大门时,右手方向为上首,左手方向为下首。贴对联时上联贴上首,下联贴下首。”
“那又怎样分上下首呢”冯伟豪又问。
“首先按音调平仄分。春联比较讲究音调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音,下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他老爸耐心地教小伟豪
小伟豪眨了眨眼,望着他老爸,说:“怎样分仄声、平声呢?”
他老爸举例说:“仄声一般为三四声。如新年纳余庆的“庆”字,是仄声。平声一般为一二声。如嘉节号长春的“春”字,为平声。”
过年,这意味着春天就要来了,万象复苏草木更新。华夏文化悠久的历史,赋予了过年欢度春节太多的内涵。
大唐以来,在过大年这样一个特殊的时空环境里,给了许多文人墨客想象发挥的空间,留下了许许多多美文佳句:
遥闻爆竹知更岁
偶见梅花觉已春
……喜欢天绿惰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天绿惰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
“爸,咱家还末贴春联呀?下午我从广州驾车回来时,城里的人就开始贴春联了。”冯伟豪的儿子冯文龙还未踏入家门,声音已传了进来。
“文龙你可回来了。”王小芳一听到儿子的声音,便急急脚快步迎了出去。也难怪,王小芳爱子心切,儿子今年中大毕业国考,进入了省委办公厅,已有五个多月未曾见面。
冯文龙的声音猛地把冯伟豪从沉思中惊醒过来。这时,只见妻子拖着儿子的行李箱,儿子提着几个礼品袋回到大厅里。
“爸,我回来了,春联还未贴呀?”父子一见面,冯文龙又问。
“急什么,老规矩,咱家大年三十贴春联。”冯伟豪看了儿子一眼,不冷不热地说。
“都什么年代了,别人家都贴了,咱家还守着那百年不变的老规矩,要是没有年三十,那就……”冯伟豪不待儿子说下去,便插上话去,“那就小年晚年二十九贴嘛!”
“哼”,冯文龙在心里话,“老古董。”放下那几袋礼品进他的睡房去了。
“你父子俩过年是不是贴错了门神,一见面就顶嘴。”王小芳说完后,进厨房做饭去了。
大厅只剩下冯伟豪了,忙碌了年前近半个多月的大小会议,迎来送往到省城、下基层慰问困难老党员、老领导,此时一闲下来,才感到身心疲惫。
他躺在大厅那张沙发上,两眼微闭想养养神。
然而,他不可能闭目养神,也不可能入睡。儿子的话,儿时过年贴春的情景,正在像电视剧般一幕幕重现,在他的脑海中呼啸奔腾......
在冯伟豪看来,儿时和他爸学写春联、贴春联,这是他人生中最值得回味的美好时光。
冯伟豪儿时在家过年,各家各户的大门都要贴春联。这是他记忆中最浓郁的年味,或许这与他老爸写春联时飘散出来的翰墨香有关。
冯伟豪的老爸冯文彬,在天绿村算得上是一个有远见、有文化的人之一,且练得一手好书法。因此,每到临近过年,天绿村里的邻居乃至方沿十几里的乡亲都慕名而来,以求得他写春联为幸事。
以前,村里每家每户贴的春联、门神、福字大都是到天河圩市花几块钱,在过年前到街上专门摆摊写字的人那里买的,红纸墨字,都是实在的手书,甚至有看着写过当场买走。字非出自名家,个个透出俗气。
他老爸才思敏捷,人品又好,总能按照来者提出的要求创作、写出来者满意的春联,令来者乘兴而来,满意而去。
隔离邻居张学儒老学究夸他老爸创作出的春联:挥洒自如,怡然自得,难得一见的好字好文采!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习惯:每到过年前10天,八乡四邻就有人拿着红纸来找他老爸写春联。
为此,他老爸就在家门前摆上四方台,放上笔墨纸砚。慕名而来的都是乡里乡亲,故此,他老爸写春联不仅分文不收,还根据来人要求为其撰写春联。
令冯伟豪引以为豪的是在六岁那年,跟着他老爸模仿康熙御笔,写天下第一“福”,且模仿得有模有样。
虽然,他写的“福”字还远未达到康熙和他老爸的书法水平,可乡亲们毫不在乎,出自金童之手更金贵,一如金童送福,如获至宝一般乐开了怀,那浓浓的年味也就和着带有翰墨香的大红“福”扑面而来了。
贴春联,更是令冯伟豪难以忘怀,每到贴春联前,他母亲用木薯粉自制浆糊,供乡亲们一起拿去用。
这时,他老爸就会拿出家里的那把长梯,爬在梯上在大门两边刷上浆糊后,将春联留有空纸上方轻贴一下,这时,他老爸一改往日的严父专严,态度特别好,特别“听从”他的指挥。
“左边再高一点”,“右边再低一点”,最后,在父子齐上阵的努力下,红红的春联端正牢固地贴在了大门两边。过年贴春联,基本上都是大年三十下午贴。
……
冯伟豪记得六岁那年,他老爸教他写春联。
他老爸首先对小伟豪讲对联的起源:
早在秦汉以前,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
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
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之后,每逢岁时,人们便挂桃符来驱鬼避邪、迎喜接福,这是对联的萌芽。
五代时,桃符上的神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联语。
蜀后主孟昶曾写了一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对子,这是有史以来最早的对联。
“过年贴春联,不要将春联的上下联贴颠倒,要按上下联的顺序贴。”他老爸说完对联的起源后,便转入大年三十如何贴春联的话题。
小伟豪仄着头问:“阿爸,怎样分上下联呢?”
他老爸说:“首先要区分门的上下首。在面对大门时,右手方向为上首,左手方向为下首。贴对联时上联贴上首,下联贴下首。”
“那又怎样分上下首呢”冯伟豪又问。
“首先按音调平仄分。春联比较讲究音调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音,下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他老爸耐心地教小伟豪
小伟豪眨了眨眼,望着他老爸,说:“怎样分仄声、平声呢?”
他老爸举例说:“仄声一般为三四声。如新年纳余庆的“庆”字,是仄声。平声一般为一二声。如嘉节号长春的“春”字,为平声。”
过年,这意味着春天就要来了,万象复苏草木更新。华夏文化悠久的历史,赋予了过年欢度春节太多的内涵。
大唐以来,在过大年这样一个特殊的时空环境里,给了许多文人墨客想象发挥的空间,留下了许许多多美文佳句:
遥闻爆竹知更岁
偶见梅花觉已春
……喜欢天绿惰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天绿惰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7/27243/1569593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7/27243/1569593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