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兢兢业业
推荐阅读:清都仙缘、透视神医在都市、天灾降临:从加入救援队开始、一夜情深:霍少放肆宠、至强圣体、道士不好惹、万古神帝、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星球大战之第四天灾、外乡人的旅途、
钦天监监正李德庆坐在鸡鸣山观象台西侧,紫微殿东侧的厢房中,他的面前摆着一本正在编订的历书,虽然昨天还被他视之为珍宝,此刻已变成了一堆废纸。
他摇摇头,似笑非笑,刚刚发现的一个小小的错误推翻了他花费十年演算出来的历法。他不知道该气恼还是庆幸。
如果他没有发现那个小小的错误,高涨的热情依旧在燃烧他逐渐腐朽的生命,精心掩盖岁月流逝的苍凉。
如果他没有发现那个小小的错误,一部横空出世的新历法将会震惊朝野,他的名字会刻在供人瞻仰的墓碑上,写进不朽的历史中。
如果他没有发现那个小小的错误,而被其他人发现了,他会因为失职身败名裂,他的妻子——他一辈子唯一在意的人,或许会羞愤而死。
刺骨的凉气从他的后背沿着脊柱窜到颈椎,他打了个哆嗦,片刻之后,他舒了一口气,如释重负,幸好他发现了那个小小的错误。
他的妻子,他最爱的人会一直好好活着,陪在他的身边,这比热情和不朽都重要。
他站起身,伸了伸懒腰。以他这个年龄,要想在有生之年创造一种先进的新历法是不可能了。
他回想起初入司天监时的宏图大志,那时他才十八岁,是漏刻局的一名漏刻博士,卑不足道的从九品,负责唱报时刻,警醒晨昏。
就是在那时,他想到了多年以后自己坐在监正办公的屋子里,编撰海内外最精准的历法。
历经两朝交替,司天监变成了钦天监,他幸运地得到朱元璋的赏识,迎来了实现宏图的机会。
在钦天监监正的位置上,他坐了整整三十年,从西吴到洪武,再到建文,他观测星象,推算节气,演算历法,他的能力有了好几次飞跃,唯一缺的就是一次质的飞跃,可以让他流芳百世的飞跃。
他走进紫微殿,他的指尖从简仪上划过,扬起,又落在立运仪上。
这两件仪表从元大都东墙下搬到鸡鸣山后,在他的手上经历了一次重大的改革,它们已经抛弃了蒙古人的浓郁气息,当时,他以为这样的成就足以让他测出最精确的日月星辰,成为明朝观象授时的奠基人。
他向东走到滴漏堂,不管高兴还是失落,成功还是失败,他总喜欢在自己的**静思。
铜壶滴漏的日壶、月壶、星壶和受水壶从高至低陈列,像一排往下走的阶梯。
与常人规划事业从低至高的方式不同,他把这种从高至低的排列,从积聚水滴到最终推动用于指示时辰的浮箭的过程看成厚积薄发。
听着水滴的滴答声,他一点一点积累知识和经验,从漏刻博士到监正,他完成了自己的厚积薄发。
他弯下腰,凑近受水壶,回忆多年以前第一次看到壶里的木箭每一个时辰上升一段高度,精准指向十二时辰中的一格时的好奇和喜悦,他的激情正是在那时萌发的,他决心让这些神奇的器物变得更加神奇。
他继续朝东南方的晷影堂走去,滴漏堂的水滴声渐渐远去,它已经融入了他的生命,如果静下心来,闭上眼睛,不用参照任何计时器物,他也知道时间是如何流逝的。
晷影堂里的圭表是前朝的遗物,没有经过任何改造,除了在洪武初年告诉过他们节气的更替,后来基本上被弃之不用,取而代之的是汉人无与伦比的智慧创造出的更为精确的观象台。
尽管如此,李德庆还是常常到此驻留片刻,抬头仰望缕缕金光照进屋子,洒在他的身上,思考那光源和他到底有多远的距离,会不会有一天它们渐渐远去,再也不会透过屋顶,再也不会需要人们来测量。
离开以紫微殿为中心的院落,李德庆走向观象台,这座长约八丈,宽七丈,高四丈多的恢弘建筑是他事业的转折。
因为提出了一语中的的建议,绘制了精确无误的观象台建筑图纸,他进入了朱元璋的眼里,从默默无闻的漏刻博士越过八级台阶,成为一名监副,品级仅次于监正。
观象台的台身上小下大,每一次李德庆走上三十三级灰砖台阶时,都觉得自己登上了天梯,他的使命感在与天空离得越来越近的时候一步一步增强。
观象台像一座城堡,构建了他对浩瀚宇宙的想象,连接着他对无穷无尽的广阔空间的探寻。
玲珑仪、浑天仪、仰仪、景符、窥几、日月食仪、星晷定时仪、候极仪、正仪等等各式各样的仪器在台顶依次排列。
凹槽式样的高表垂直而下,与正北三十六块青石筑成的石圭相辅相成,测量出了精确的方位,推算出了准确的节气。
黄昏,落日挂在远处山腰的树梢上,依旧光芒万丈,依旧不可一世。
在观象台的台顶远眺日落,直到它隐没在山林之中,才能结束一天的工作,这是李德庆多年以来的习惯。
在落日和星辰交替的时候,他的思维像岩浆一样活跃。
他在想为什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天道总是循环往复,什么也不能打破它的规律?
天地间是不是有什么力量牵引着日升月沉,潮汐涨落,日夜交替,四季轮回?
夏季,热气从青石板散发出来,透过他的鞋底,钻入他的脚心,汗湿他的全身。
冬季,寒气代替了热气,钻进他的每一个毛孔。
然而,所有一切都无法阻止他思考,他喜欢在这里思考,只有这样思考,他才能感受生活。
“李监正!”
掌司四时的冬官正站在石圭和高表的交界处,双手放在嘴边做成喇叭状,他的声音沿着青石块飞速攀爬,直到李德庆从观象台台顶的小窗探出头来。
“本官在这,有什么事情吗?”
李德庆也把手放在嘴边做成了喇叭状,他很享受从台顶向台底传递声音,只是平时少有机会,因为他严肃的外表让下属误以为对他而言这是粗鲁的举动。
他的声音还在台顶和台底之间盘旋,他就察觉到了不妙。
冬官正一向温文尔雅,不紧不慢,怎么会在此大喊大叫,而且看起来心焦如焚?
李德庆的脚跨出十七步之后,他就下了三十三级台阶,到达了台底。
“出什么事了?”他的眼睛在冬官正脸上寻找答案。
“李监正……您的夫人……失踪了!”
东官正不敢直视李德庆,似乎因为是他带来了坏消息,从而冒犯了李德庆。
半山腰的落日一下子掉进了山谷,不留一点残晖,青石板散发的热气让李德庆窒息,他头晕目眩,跌坐在滚烫的石圭上。
“李监正,您,您别着急……”冬官正撩起自己的前襟,拼命扇动,给李德庆带来一阵热风,“我们马上派人禀报皇上,皇上会帮您找到夫人的!”
李德庆没有说话,用一只手撑着额头,只在片刻的眩晕之后便集中起所有精神,抬头吸入新鲜的空气,他煞白的脸瞬间恢复了些许血色。每每到关键时刻,他总能凭借无人可比的意志力调整到最佳状态,此刻他的信念就是留住自己的老命,去寻找夫人。
“李监正,您,您怎么样了?”东官正赶紧上前准备搀扶李德庆,他不仅是他的上司,也是一个可怜的老人。
“感觉好些了吗?我扶您到东厢房,您,您先休息一下,我再去找个太医来吧!”冬官正全力以赴,穷思极虑,想出了所有在他的能力范围内他能做到的事。
“扶本官起来。”李德庆的声音很清晰,虽然中气不足,但是坚定的口吻不容置疑。
冬官正半曲身体,把自己的肩膀递给李德庆,只有这样他才能扶起比他高一头,宽两掌的李德庆。
李德庆伸手搭在冬官正单薄的肩膀上,东歪西斜站了起来,跌跌撞撞向前走去,像是风雨中的小舟,摇摇欲坠,不过却始终飘浮在河面上。
走出几步,他就渐渐重新掌握了平衡,在前方目的地的驱使下,他甩开东官正的胳膊,挺直胸膛快步向前走去。
被落在后面的东官正目瞪口呆,虽然早就知晓李德庆非人一般的超凡能力,但此刻亲见还是不免感慨。
在紫微殿门口,李德庆停住脚步,清了清干涩的喉咙:“备车,本官要回府!”
他看起来已经赶走了眩晕,顽强意志打败了年老体衰,为了妻子,他没有什么战胜不了。
“李监正,您先休息,下官已经派人去通知皇上了,也派了人去打探您夫人的下落。”冬官正以为自己说了最合时宜的话,他一直都是李德庆的得力助手,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是由他来代替李德庆的位置。
“备车,本官要回府!”李德庆重复了一遍自己的话,其威力胜过任何责备和怒吼。
“是,下官去安排。”冬官正不敢劝阻,芦柴棍一样的双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穿过紫微殿,向西南方奔去,沉重的踩踏声像是从大象的粗腿下发出来的。
———————————————————
支持本书请到纵横小说观看
———————————————————喜欢花重大明请大家收藏:(663d.com)花重大明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他摇摇头,似笑非笑,刚刚发现的一个小小的错误推翻了他花费十年演算出来的历法。他不知道该气恼还是庆幸。
如果他没有发现那个小小的错误,高涨的热情依旧在燃烧他逐渐腐朽的生命,精心掩盖岁月流逝的苍凉。
如果他没有发现那个小小的错误,一部横空出世的新历法将会震惊朝野,他的名字会刻在供人瞻仰的墓碑上,写进不朽的历史中。
如果他没有发现那个小小的错误,而被其他人发现了,他会因为失职身败名裂,他的妻子——他一辈子唯一在意的人,或许会羞愤而死。
刺骨的凉气从他的后背沿着脊柱窜到颈椎,他打了个哆嗦,片刻之后,他舒了一口气,如释重负,幸好他发现了那个小小的错误。
他的妻子,他最爱的人会一直好好活着,陪在他的身边,这比热情和不朽都重要。
他站起身,伸了伸懒腰。以他这个年龄,要想在有生之年创造一种先进的新历法是不可能了。
他回想起初入司天监时的宏图大志,那时他才十八岁,是漏刻局的一名漏刻博士,卑不足道的从九品,负责唱报时刻,警醒晨昏。
就是在那时,他想到了多年以后自己坐在监正办公的屋子里,编撰海内外最精准的历法。
历经两朝交替,司天监变成了钦天监,他幸运地得到朱元璋的赏识,迎来了实现宏图的机会。
在钦天监监正的位置上,他坐了整整三十年,从西吴到洪武,再到建文,他观测星象,推算节气,演算历法,他的能力有了好几次飞跃,唯一缺的就是一次质的飞跃,可以让他流芳百世的飞跃。
他走进紫微殿,他的指尖从简仪上划过,扬起,又落在立运仪上。
这两件仪表从元大都东墙下搬到鸡鸣山后,在他的手上经历了一次重大的改革,它们已经抛弃了蒙古人的浓郁气息,当时,他以为这样的成就足以让他测出最精确的日月星辰,成为明朝观象授时的奠基人。
他向东走到滴漏堂,不管高兴还是失落,成功还是失败,他总喜欢在自己的**静思。
铜壶滴漏的日壶、月壶、星壶和受水壶从高至低陈列,像一排往下走的阶梯。
与常人规划事业从低至高的方式不同,他把这种从高至低的排列,从积聚水滴到最终推动用于指示时辰的浮箭的过程看成厚积薄发。
听着水滴的滴答声,他一点一点积累知识和经验,从漏刻博士到监正,他完成了自己的厚积薄发。
他弯下腰,凑近受水壶,回忆多年以前第一次看到壶里的木箭每一个时辰上升一段高度,精准指向十二时辰中的一格时的好奇和喜悦,他的激情正是在那时萌发的,他决心让这些神奇的器物变得更加神奇。
他继续朝东南方的晷影堂走去,滴漏堂的水滴声渐渐远去,它已经融入了他的生命,如果静下心来,闭上眼睛,不用参照任何计时器物,他也知道时间是如何流逝的。
晷影堂里的圭表是前朝的遗物,没有经过任何改造,除了在洪武初年告诉过他们节气的更替,后来基本上被弃之不用,取而代之的是汉人无与伦比的智慧创造出的更为精确的观象台。
尽管如此,李德庆还是常常到此驻留片刻,抬头仰望缕缕金光照进屋子,洒在他的身上,思考那光源和他到底有多远的距离,会不会有一天它们渐渐远去,再也不会透过屋顶,再也不会需要人们来测量。
离开以紫微殿为中心的院落,李德庆走向观象台,这座长约八丈,宽七丈,高四丈多的恢弘建筑是他事业的转折。
因为提出了一语中的的建议,绘制了精确无误的观象台建筑图纸,他进入了朱元璋的眼里,从默默无闻的漏刻博士越过八级台阶,成为一名监副,品级仅次于监正。
观象台的台身上小下大,每一次李德庆走上三十三级灰砖台阶时,都觉得自己登上了天梯,他的使命感在与天空离得越来越近的时候一步一步增强。
观象台像一座城堡,构建了他对浩瀚宇宙的想象,连接着他对无穷无尽的广阔空间的探寻。
玲珑仪、浑天仪、仰仪、景符、窥几、日月食仪、星晷定时仪、候极仪、正仪等等各式各样的仪器在台顶依次排列。
凹槽式样的高表垂直而下,与正北三十六块青石筑成的石圭相辅相成,测量出了精确的方位,推算出了准确的节气。
黄昏,落日挂在远处山腰的树梢上,依旧光芒万丈,依旧不可一世。
在观象台的台顶远眺日落,直到它隐没在山林之中,才能结束一天的工作,这是李德庆多年以来的习惯。
在落日和星辰交替的时候,他的思维像岩浆一样活跃。
他在想为什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天道总是循环往复,什么也不能打破它的规律?
天地间是不是有什么力量牵引着日升月沉,潮汐涨落,日夜交替,四季轮回?
夏季,热气从青石板散发出来,透过他的鞋底,钻入他的脚心,汗湿他的全身。
冬季,寒气代替了热气,钻进他的每一个毛孔。
然而,所有一切都无法阻止他思考,他喜欢在这里思考,只有这样思考,他才能感受生活。
“李监正!”
掌司四时的冬官正站在石圭和高表的交界处,双手放在嘴边做成喇叭状,他的声音沿着青石块飞速攀爬,直到李德庆从观象台台顶的小窗探出头来。
“本官在这,有什么事情吗?”
李德庆也把手放在嘴边做成了喇叭状,他很享受从台顶向台底传递声音,只是平时少有机会,因为他严肃的外表让下属误以为对他而言这是粗鲁的举动。
他的声音还在台顶和台底之间盘旋,他就察觉到了不妙。
冬官正一向温文尔雅,不紧不慢,怎么会在此大喊大叫,而且看起来心焦如焚?
李德庆的脚跨出十七步之后,他就下了三十三级台阶,到达了台底。
“出什么事了?”他的眼睛在冬官正脸上寻找答案。
“李监正……您的夫人……失踪了!”
东官正不敢直视李德庆,似乎因为是他带来了坏消息,从而冒犯了李德庆。
半山腰的落日一下子掉进了山谷,不留一点残晖,青石板散发的热气让李德庆窒息,他头晕目眩,跌坐在滚烫的石圭上。
“李监正,您,您别着急……”冬官正撩起自己的前襟,拼命扇动,给李德庆带来一阵热风,“我们马上派人禀报皇上,皇上会帮您找到夫人的!”
李德庆没有说话,用一只手撑着额头,只在片刻的眩晕之后便集中起所有精神,抬头吸入新鲜的空气,他煞白的脸瞬间恢复了些许血色。每每到关键时刻,他总能凭借无人可比的意志力调整到最佳状态,此刻他的信念就是留住自己的老命,去寻找夫人。
“李监正,您,您怎么样了?”东官正赶紧上前准备搀扶李德庆,他不仅是他的上司,也是一个可怜的老人。
“感觉好些了吗?我扶您到东厢房,您,您先休息一下,我再去找个太医来吧!”冬官正全力以赴,穷思极虑,想出了所有在他的能力范围内他能做到的事。
“扶本官起来。”李德庆的声音很清晰,虽然中气不足,但是坚定的口吻不容置疑。
冬官正半曲身体,把自己的肩膀递给李德庆,只有这样他才能扶起比他高一头,宽两掌的李德庆。
李德庆伸手搭在冬官正单薄的肩膀上,东歪西斜站了起来,跌跌撞撞向前走去,像是风雨中的小舟,摇摇欲坠,不过却始终飘浮在河面上。
走出几步,他就渐渐重新掌握了平衡,在前方目的地的驱使下,他甩开东官正的胳膊,挺直胸膛快步向前走去。
被落在后面的东官正目瞪口呆,虽然早就知晓李德庆非人一般的超凡能力,但此刻亲见还是不免感慨。
在紫微殿门口,李德庆停住脚步,清了清干涩的喉咙:“备车,本官要回府!”
他看起来已经赶走了眩晕,顽强意志打败了年老体衰,为了妻子,他没有什么战胜不了。
“李监正,您先休息,下官已经派人去通知皇上了,也派了人去打探您夫人的下落。”冬官正以为自己说了最合时宜的话,他一直都是李德庆的得力助手,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是由他来代替李德庆的位置。
“备车,本官要回府!”李德庆重复了一遍自己的话,其威力胜过任何责备和怒吼。
“是,下官去安排。”冬官正不敢劝阻,芦柴棍一样的双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穿过紫微殿,向西南方奔去,沉重的踩踏声像是从大象的粗腿下发出来的。
———————————————————
支持本书请到纵横小说观看
———————————————————喜欢花重大明请大家收藏:(663d.com)花重大明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5/25527/1483245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5/25527/1483245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