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属国的命脉

推荐阅读:你喜欢的不是女儿而是我!?古井观传奇因为女朋友被学长NTR了,我也要NTR学长的女朋友乱世书万古第一神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极道武学修改器国民法医鉴宝狂少我有一座随身农场

    礼部尚书府衙内。
    梁储一脸愁容的等待着,对于之后天子会如何处置他,他根本不敢去多想。
    眼下,最主要的就是尽快将这件事查个水落石出,还陛下一个交代。
    梁储坐立不安的在大厅内徘徊则,足足等待了半炷香左右,杨一清这才重新出现在这里。
    梁储迫不及地的上前询问道:“杨大人,调查的怎么样了?有没有查出问题出现在哪里?”
    杨一清重重点了点头,沉声说道:“既然已经查出大致过程中问题出现在哪里,刚才我也已经去查验了所阿琉国经过的国家。”
    “问题正是出现在达契亚王国。”
    闻言,梁储心头一震,目光顺着杨一清手指的方向望去。
    路线所指,阿琉国航海路线途径达契亚王国,根据杨一清所拿出的账目来看,货物的确减少在这里。
    “杨大人多谢了,本官现在就去查达契亚王国。”
    说罢!梁储正准备从礼部尚书府衙内离去,却是被杨一清直接拦了下来。
    “梁大人且慢,在此事情上,本官看还是由礼部来调查会方便一些。”
    “这样,你且先行回去查验账目,这边一有消息后,我会立刻派人通知你。”
    梁储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拱手拜道:“多谢杨大人。”
    杨一清摆了摆手,回礼道:“梁大人客气。”
    待得梁储从礼部尚书府衙内离去后,直接赶往向户部中。
    杨一清不再有任何迟疑,连忙命令下属翻阅关于达契亚王国的赋税、贸易等事宜。
    甚至说,为了不遗漏其他重要的信息,杨一清特地安排了一部分的人手,开始调查跟达契亚王国有联系的国家。
    虽说事情已经知晓了是哪一环出现了问题,但并不代表着他们的目光仅仅局限在这里!
    ……
    紫禁城皇宫内。
    朱厚照站身于养心殿前,眺望着远处的玉石广场。
    现今天下大定,国内百姓皆富裕安康,教育、科技、工业等平稳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
    而这一切,全得益于天子的英明治理。
    工部、科学院,名义上虽身为两处不等的部门,但却在性质上大同小异。
    近些时日以来,朱厚照着重关注了关于教育和经济改革上。
    虽说两者看似没有多少关联,实际上却是密不可分。
    自刘健、李东阳两位阁老向天子谏言,提议再次对教育改革后,一点一滴的变化日益呈现出来。
    两本奏折紧握于天子手中,目光远眺下,面颊上尽显深思之色。
    师资力量的出现,为公立学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储备,确保不会因为公立学堂的展开而出现短缺的局面。
    不过,在有些事情上,也的确正如两位阁老所言,教育经费上的开支只会日益增多。
    关于这一点,朱厚照倒是没有要减少经费开支的打算。
    毕竟此乃帝国立国、发展之根本,不容半点小气。
    “小喜子。”
    闻声,内侍太监连忙来到天子身侧后方,恭敬说道:“陛下。”
    “传朕旨意,宣召两位阁老进宫。”
    “是。”
    内侍太监回应一声,躬身退离此地。
    时约一炷香左右,刘健、李东阳二人出现在天子面前。
    通红的面颊,足显二人是急步赶来的。
    “臣等参见陛下。”
    “平身。”
    “谢陛下。”
    朱厚照平静说道:“两位阁老呈递的奏折,朕已经看了。”
    “一切便如两位阁老奏请安排下去吧!”
    “无论私塾、公立学堂,都要严格把控数量,过多、过少都会严重影响到其他学堂的平衡。”
    “这些你们明白吗?”
    刘健、李东阳微微颔首,躬身拜道:“臣等明白。”
    “嗯。”
    朱厚照回应一声,直接向白石广场上走去。
    刘健、李东阳二人快步紧跟而去,与天子刻意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两位阁老近些日子可从内阁归整的奏折中发现什么其他的要事吗?”朱厚照随口问道。
    刘健位于天子身后左侧,躬身说道:“回禀陛下,倒是有一件事或许陛下会感兴趣。”
    “哦?!”
    朱厚照驻足停在原地,转身问道:“刘阁老说说是何事。”
    “是,陛下。”
    “据奏折中呈递上来的消息,海外部分国家内发生了海啸,其疆域内的田地大多被淹没。”
    “同时,这些小国内的生产力远远落后于同等国家,跟帝国更是没有任何可比性。”
    “故而,在粮食购买上,更多倾向于帝国。”
    闻言,朱厚照若有所思道:“刘阁老的意思呢?”
    刘健面露深思的拜道:“回禀陛下,小麦、大米等乃百姓生活的根本,虽说帝国已不愁粮食短缺的问题。”
    “不过,倒是没有必要完全出售这些,在微臣看来,土豆、玉米、红薯等皆可作为粮食售卖到他国。”
    “并且这些东西在产量上,也要远远超过其他农作物。”
    “以此对比下,用这些粮食来出口到其他国家,亦可让帝国成长为世界第一粮食出口大国。”
    “经济上,皇上已经不用担心,工业上的发展、贸易的推进,早已将属国命脉紧紧握在手中。”
    “但若将粮食命脉抓在手中,无异于随时扼住了这些国家的咽喉。”
    话音落毕,朱厚照的嘴角上渐渐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微微颔首道:“好!依爱卿所言。”
    “至于小米等本土农作物上的价格可适当提升一些。”
    “微臣遵旨。”
    朱厚照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先行下去安排这些事。
    自稻谷改良以后,帝国内的粮食从未出现过短缺的情况。
    甚至说,哪怕是出现了旱情等,单靠帝国国库内的粮食储备,都足以支撑一年以上。
    可想而知,每年内帝国百姓们的良田究竟能盛产出多少粮食。
    加上各地官府内同样存有粮食储备,为的就是防止旱情一旦出现后,无法及时供应。
    将百姓们的伤亡程度降低到最小,而这也成为了百姓们积极缴纳赋税的主要原因之一。喜欢全球帝国:朕登基以后请大家收藏:(663d.com)全球帝国:朕登基以后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3/23618/1394053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3/23618/1394053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