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山神庙
推荐阅读:最强末世进化、道士不好惹、刀光如月映九州、谍影:命令与征服、天残殇、寒门崛起、凝真、阿兹特克的永生者、我在九叔世界做大佬、特拉福买家俱乐部、
老易走在队伍最前方,有他带路,一行人在路径选择上不会犹豫,径直前进,很省时间。
三十几余人排成长队缓缓前行,为了确保安全,断后之人需要频繁回报状况。
“不愧是几十年没人进过的深山,自然环境保留得很好,几乎看不到人为留下的痕迹。”一位中年正想丢掉手里串鱼用的木棍,却又不忍心,权衡一番后,把木棍插到了一颗树的树杈。
“膝盖高的牛蒡,比人还高的茼蒿,成片的青草以及干柴,这中景象在外面根本见不到,晋阴山内,全都是宝!”
牛蒡和茼蒿无需多言,可以入药,青草和干柴看似无用,实则不是。
三江市的经济状况比江河市好,沿河农田种植条件优良,耕牛的普及率较高,几乎每五户人家就有一头牛,既然养牛,就需要准备鲜草。
因此,普普通通的草,在三江市也是能引起争夺的紧俏资源。
至于枯木干柴就更紧俏,家家户户都是柴灶大铁锅,一日三餐烧水做饭都离不开干柴,每年春节过后,趁着农闲季节,大家都会上山砍柴,准备接下来一年所需要的柴火,以免农忙时分身乏术。
家家户户都需要柴火。
这晋阴山内,枯死的大树有不少,队伍还曾见到一颗人腰般粗细的松树,倒在地上,经受风吹日晒雨淋,干了又湿,湿了又干,始终无人将其捡回家。
松树是上乘的柴火,当中的油脂助燃,产生的火苗比一般的柴火大,并且材质结实耐烧,做一顿饭,三块松树柴火绰绰有余。
这么一大颗已经倒下的松树,一个家庭烧一个月完全没问题,但事实是,它摆放在这里,无人来取。
这就是晋阴山,无人来此。
茂密的深草似在说明,即便是放养的牛,都未曾来过这里。
队伍由易老头带领,不一会儿,大家已经翻过了一座山,正处于第二座山的山腰处。
身处山脉当中,其实并不知晓是否翻山,大家完全是根据感觉判断,先上坡再下坡,自然意味着翻过了一座山。
队伍前方有人负责沿途做标记,每经过十颗树,他就会在树干上留下箭头符号。
小刀雕刻的箭头符号指向自己来时的方向,折返时只需要跟着这件箭头,便能够原路返回。
周阳偷偷增加了只有自己才看得懂的标记,他在每一颗留有标记的树根处都制造了一点人为痕迹。
周阳原本打算放置一些东西,却发现不合适,山里的松果很多,可以留作标记,但这玩意很容易被路过的小动物抱走,就算是放一片树叶,也可能被凤给吹走。
“老易,还有多远?”周阳随时注意着时间,从天时来看,已经临近正午。
上午的日头要短一些,下午的日头要长一些,但考虑到还有归程,现在最好完成了一半路程,否则大家到不了那个地方。
“还有六座山,三个小时左右的路程吧。”易老头看了看周围,估计道。
周阳点头,撕了一块鱼肉塞到嘴巴里,旋即把剩下的递给身后的阮秀,并道:“出于时间考虑,就不停下来歇息了,大家在前进的途中解决午饭问题。”
“喝点水,以免中暑脱水,还有,下脚小心,以免扭伤。”
扭伤本不是什么大事,可在这荒山里扭伤,相当于丧失行动能力,需要有人进行一对一搀扶,影响前进效率。
“六座山,哪里需要三个小时,易老头,你也太看不起我们了,两个小时完全足够!”
“的确,我们这可都是壮年男性,可不是老弱妇孺,上山下山对我们来说,如履平地。”
“我觉得可以不用急,休息一下都无妨。”
大家对自己的速度都很自信,即便身处陌生区域,即便脚下没有路,全是草,大家都有信心快速翻过六座山。
这是三江市百姓的自信,生活在山城中,最擅长的就是上山下坡赶路。
大家嘴上虽然如此说,却还是老老实实跟着赶路,毕竟马不停蹄,是队长周阳的要求。
再者,不是队伍中所有人都有信心以这种速度赶路,来自胡海的四大古玩势力,以及凤家和力家就并未表态。
实际上,即便两个小时内赶到,来回一趟也是四个小时,加上已经走过的两个小时路程。
也就是说,队伍最快也是在下午六点出山,这还是没有任何意外情况发生。
不过还好的是,现在这季节白昼长,八点时天色才会彻底变暗。
“那是什么?”
“那是…”
前方的景象,令整支小队不由自主停在原地。
在他们前方的必经之路上,有一座小型红砖瓦房结构建筑,并不大,占地五平方米左右。
屋顶的瓦片已滑落不少,经由屋檐落在两边地面,成为大小不一的碎片,门户也已腐朽,木制门框已不可见,只剩下坚固的墙体。
在小建筑的前方,有一只脚盆大的三足双耳鼎,当中的草木灰已经积成厚厚的黑色,成为经久难洗的固定污垢。
朱红建筑的前后方,皆尽有几乎同等大小的圆形平台,只不过已经被整齐的蒿草所覆盖。
“土地庙?这是谁修的,用来拜谁?”
“难不成是朱家的手笔?”
“走,上去看看!”大家打量不远处的土地庙,颇为好奇。
在临江四市一带,确实有在山上修庙祭拜山神的传统存在,但这样的祭拜场所很随意,一般不会刻意修建房屋,大多数是在山石或者岩峰中摆上祭坛,放上贡品和祭拜对象,能不受风雨便可。
像这般修建一栋房屋当做祭拜山神庙宇的,少之又少。
“大家最好不要靠近。”周阳喝止所有人。
“这并非是祭拜山神的庙宇。”
他指着朱红庙宇前的那口大鼎,道:“这只鼎三足两耳,本为冶炼重器,青铜材质,年代可以追溯到千年前。”
“虽为至宝,却并非是阳间器。”
小队在庙宇前驻留下来,对待周阳的话,大家内心当然有疑问。
周阳在古玩鉴定领域的能力,现场没有人表示质疑。
但要说这块大鼎是千余年前的器,实在太骇人听闻。
别的不说,这种一米高的器型,加上整体给人的感觉,起码是万宝会十大级别藏品,很难想象这种东西被弃置在荒郊野外。
朱家手笔未免太大!
“古玩还分成活人器和死人器不成?”
“倒没有这种分类方法,只不过是后人按照用途所做的划分,若是墓主人身旁之物,便叫做死人器。”
“原来是这样,那么这种说法的真假自然是因人而异,信则有,不信则无。”
大家纷纷看向周阳,希望得到解释。
“大鼎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关键在于鼎上的花纹。”
“花纹?”
队伍中的青壮年纷纷瞪大眼睛,打量鼎身上的纹路。
正如周阳所说,这块铜鼎的表面确实有纹理存在,遍布整个鼎。
一般来讲,这种上年代的玩意,经过风吹日晒,整体形象能保留下来都算不错,三只足两只耳朵没有遗落都算万幸,表面即便有纹理,很可能也十不存一,难以辨认其主题。
可这一只鼎表面纹理所刻画的形象,只需一眼便可辨认而出。
因为它实在是太形象,太夸张,将现实和理论抽象两个方面完美结合起来,达到了某种美妙的均衡,既兼顾了稳固性,又兼顾了昭然性。
小队最前方的中年,距离大鼎足有五米远,可大家仍旧认出纹理描绘的东西。
“那是一个人,有手有脚!”
“对,是人,但却长着四四方方的头颅,像是…怪物!”
“硕大的鼻子,凸出的眼球像马的眼珠,整体脸型偏长,这就是马脸!”
“一个长着马脸的怪物。”
“马脸人?”
谈到这,大家想起传统神话中阴曹地府的植曹牛头马面。
“看来队长说得对,这小庙进不得。”
“队长不愧是专家,这等细节也能够注意到。”
“为牛头马面修建庙宇,可见这座建筑,作为阳间之人沟通阴间的门户,寄存了当地人民心中对死的敬畏,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希望自己死后能够赎罪,投胎圆满的美好期望。”有人感叹。
“嗯,阅读理解满分。”
“不会真有人相信牛头马面阴曹地府这一说吧?反正我是不信的。”
此话刚落,最前方传来尖叫:“动了!”
“小庙里有东西!”
大家循声望去。
喜欢首富从90年代捡漏开始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首富从90年代捡漏开始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1/21794/1978066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1/21794/1978066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