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339章 皇家海军学院

第339章 皇家海军学院

推荐阅读:鉴宝金瞳御天武帝神秘让我强大透视神医在都市重生都市仙帝道士不好惹叩问仙道清都仙缘四合院之赤脚医生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南京紫禁城文华殿中,朱慈烺如往常一般处理政事。
    由于紫禁城年久失修,许多殿宇破败,朱慈烺只得花钱让工部进行大规模的修复。
    近日来乾清宫周围往来工匠很多,加之平日敲击木锤,朱慈烺将休息和办公地点搬到靠近午门的文华殿。
    这时,税务部尚书程国祥求见,对朱慈烺道:“陛下,各省陆续传来公文,说虽然推行了摊丁入亩,但民间怨言甚多,还有人说国库盈,民仓减,赋税增而人心失,利弊尚在未定之中,望陛下再次三思。”
    朱慈烺冷哼道:“真是一派胡言,这些当官的纯粹是昧着良心替那些田多的人说话!你说说,哪个省官员抱怨最多?又有哪个省新政推行的最迟缓?”
    程国祥回道:“以南直隶的官员抱怨最多,以浙江推行新政的进展最为迟缓。”
    朱慈烺森冷道:“好啊!果然是豪门大户扎根的地方,吴大宝,拟旨,着杨廷麟调任浙江巡抚,浙江官员中凡是不推行新政者,立即革职查办!
    朱慈烺又道:“再传旨张世泽,令其暂时全权接管浙江防务,但凡有聚众闹事对抗新政的,强行镇压,告诉他,事情办得利索些,朕给他留个爵位!”
    浙江的财团是个硬点子,不用刀子怕是很难老实,让张世泽动刀子捅的厉害些,应该可以让他们成为一头温顺的小绵羊。
    进入南京之后,朱慈烺一直劳碌着,基本所有大事都亲力亲为,在交代完选拔海军士兵标准后,他又开始着手建立大明皇家海军学院,培养海军军官。
    第二日,朱慈烺便召开了军事会议,下旨决定由军机部从各军中,招募大明皇家海军学院的第一期海军军官生。
    按照旨意,从八月一日起,大明皇家海军学院将接受大明各体系的将士报名,接着将会统一进行选拔考核。
    考虑到民间或许还有遗才未用,朱慈烺又加了一条,接受民间应考者,只要在文化、水上经验以及身体素质等方面达成标准,一律吸收。
    考核内容虽然简单,但难度也不小,单文化一项只怕到时候就能刷下许多人。
    尽管皇家海军第一期只招收五百名军官生,但许多人得知毕业就能被授予官职后,从各省陆陆续续赶来报名的人络绎不绝,足有数万人。
    大明最不缺的就是人才,数万人中选五百名,可谓是百里挑一,能留下的自然是佼佼者,最具备培养成优秀海军军官潜力的军官生。
    至于海军学院的教官,朱慈烺找了些大明水师中善于海战的将官,又派人从广州、澳门等地花钱雇佣了一些海战经验丰富的西洋人。
    在这个时代,大明与几个海权国家的交往很普遍,当初孙元化就雇佣了二十七个葡萄牙人当教习训练大明火器部队,郑芝龙也雇佣了一些日本人和葡萄牙人,甚至来自非洲的黑人当家丁护卫这些老外,只要给钱什么事都能干,磕头叫爹都行,他们来亚洲不就是为了赚钱赚黄金吗?
    朱慈烺顺便让人又从大明的好朋友,威德尔先生那买了些三级和四级风帆战列舰的图纸,促进交往。
    为了防止洋鬼子们在大明皇家海军学院传教洗脑军官生,朱慈烺暗中派出一些锦衣卫混在学院军官生中,又安插了一些资质上佳的孤儿,这些孤儿由陈世芳暗中训练,不少已经十七八岁了。
    海军的发展已经提上了日程,朱慈烺现在最担心的就是郑家,想着给他们整点什么好处,让他们放弃东南海域的控制权。
    南京紫禁城乾清宫,正举行了一次核心朝会。
    税务部尚书程国祥手拿一份账本抚须汇报道:“今岁年初,商税一开征便能看出我大明江南民间还是很富的,虽说农业是我大明的根本,但商业也不可抑制,相反更应该大力促进。”
    户部尚书侯恂连连点头,表示支持。
    教化部尚书李岩说道:“程大人心系朝廷,想充盈国库建设大明,晚生佩服,然江南各省太平,生齿日繁,北方却战火又起,大量北方百姓渡江迁居江南,又加上气温逐年降低,农业产量大不如前,我觉得朝廷仍应该继续发展农业为主。”
    坐在上首的朱慈烺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听着下面几个重臣在议论。
    他很清楚,程国祥是徽州府人,隐隐代表着徽商,张国维是浙江人,二个老家伙都生在商业繁荣之地,受了环境不小的影响,希望大力发展商业。
    只要他们不行党争之事,能为百姓做点实事,朱慈烺任凭他们吵吵,这样也好,最起码不用担心往后大力发展商业,二个老家伙因为保守持反对意见。
    程国祥继续看向朱慈烺道:“殿下,臣以为大力发展商业,既可以增加明年的赋税也可多吸纳一些无地百姓做工,这也算是殿下所提出的以工代赈之法。”
    李岩接茬说道:“臣以为,殿下开发商埠,发展海贸,已经在沿海各省着重发展商业了,没有必要再让其他各省发展商业,毕竟天灾还在,渡江南下的灾民日益增多,江南各省的粮食需求仍然很多。”
    朱慈烺点点头,看向程国祥,开口道:“虽然江南各省今年的粮食收成有些成绩,但我们不能骄傲,未来几年还是要以农业发展为主,不能让逃难到江南的百姓们饿肚子活不下去作乱。”
    朱慈烺接着道:“以户部的名义在各省发出告示,取消路引制度,在各处城镇中心建立农贸市场和商贸市场,陆续开放一些行业允许民间经营,譬如部分矿业和部分制造行业,对于纳税大户给予一定的政治优待。”
    路引实际上就是离乡的证明,现在的大明各地规定,凡人员远离所居地百里之外,都需由当地衙门发给一种类似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这就是路引,如果没有路引是要依律治罪的。
    朱慈烺觉得,这玩意严重限制了人口流动和经济发展,随着从江北逃亡江南灾民的不断增多,甚至会引起矛盾和动乱,必须要废除。
    程国祥道:“殿下不愧是人中之龙,所虑之事无不惊世骇俗,臣敬佩不已!”
    朱慈烺双眼一翻,道:“你一个进士出身的大学者,用的都是什么破词,尽往一处使,好了,接下来说说市舶司和海关税吧。”
    市舶司是中国历代王朝在各海港设立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衙门,相当于海关。
    自唐玄宗开元间,便在广州设有市舶使﹐一般由宦官担任﹐是为市舶司前身,到了宋朝才正式设立市舶司。
    到了明朝时期,为了管理海外诸国朝贡和贸易事务,沿袭前朝之制﹐设置从五品提举一人,从六品副提举二人,负责征收关税。
    明朝在广东的广州,福建的泉州,浙江的宁波各设一个市舶司,广东市舶司专为安南(越南)﹑暹罗(泰国)﹑满剌加(马来西亚)﹑真腊(柬埔寨)诸国朝贡而设﹐浙江市舶司专为日本朝贡而设,福建市舶司专为琉球朝贡而设。
    经过大明几代皇帝反复海禁,三个市舶司经过被废又恢复,对外贸易港口也发生了变化,直到万历中期才稳定下来。
    见朱慈烺问道市舶司,程国祥饶有兴趣的说起了市舶司,并说道:“殿下,开海通商的好处不言而喻,红夷人的货船每年需要大量的瓷器,丝绸以及茶叶等货物,我大明却仅仅开了三个用作贸易之用的市舶司,且三司还对贸易的货物和数量有着复杂而又让人恼火的各种限制,臣请殿下废掉那些限制。”
    朱慈烺点头道:“三司的关税就由税务部派人征收,还要近一步降低当地官府对百姓经商的限制。”
    税务部尚书程国祥颔首称是,他明白皇上这样做的深意,想让明年的赋税收入再次攀到一个新高度。
    ……喜欢大明最后一个狠人请大家收藏:(663d.com)大明最后一个狠人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1/21295/1271441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1/21295/1271441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