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179章 多尔衮也均田二

第179章 多尔衮也均田二

推荐阅读:鉴宝金瞳御天武帝神秘让我强大透视神医在都市重生都市仙帝道士不好惹叩问仙道清都仙缘四合院之赤脚医生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王爷说的极是,”满达海一脸堆笑,附和多尔衮道,“想当年咱们在辽东的时候,太祖先帝还因为无粮杀戮尼堪人口呢,人多了粮食许就不够吃了!”
    多尔衮笑了笑,没有接这个茬,顿了顿又道:“在本王看来,南朝自乱就是人太多造成的!人多地少,自然就会缺粮乏食,百姓无食,怎么会不乱?现在北地人少了,土地相对就多。咱们只要把河南、山东、北直隶撂荒的土地都利用起来。中州之土,早晚尽为大清所用!”
    中国历史的治乱循环,很大程度就是人地矛盾的积累和释放——立国初期,因为之前的乱世消耗,必是人少地多。土地产出足以养活不多的人口,人人有饭吃有衣穿,自然就没有反贼了。
    而当经济发展、人口繁衍之后,土地就变得紧张和珍贵了。一方面土地产出不足以养活日益增长的人口;一方面因为经济发展产生的巨大贫富差距又造成土地集中,无地贫民生存困难。乱世也就到了!
    现在北清的地盘上,因为多年战乱,人口至少减了八成,所以人地矛盾已经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满清要经营中原也没多难,平民百姓吃饱穿暖了,谁管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而南明的地盘上,因为没有历经太多的战乱,又来了许多北方的难民,所以人地矛盾相当激化,要让所有人都填饱肚子,是很不容易的!
    多铎问:“十四哥,咱们要如何利用山东、河南的荒地?”
    “两个办法,”多尔衮伸出两根手指,“一是圈地屯田。圈下一部分荒地,分给尼堪绿旗用于屯田。大约要在河南、山东圈下2000万亩。这样就可以建200个牛录,一个牛录给地10万亩土地。
    二是清田检地。本王不管那些乱七八糟的地契,谁给大清交税当差,土地就是谁的,大清的地契就给谁!”
    建立两绿旗的事儿,在场的八旗高层们都已经知道了,也都是赞成的。现在河南、山东、山西地面上的绿营兵,十万之数都是有的。现在每个月开销出去的军饷都在三十万两银子朝上,一年就是三四百万两。另外,每年还要再搭上几十万石的军粮。
    如果不改绿营为绿旗,大清朝早晚养不起!
    不过“清田检地”和“交税者有其田”却是第一回听说,而且这事儿听着有点不对啊!
    大家都绝得不大妥当,但都不敢说,全都把目光投向豪格和多铎。
    “摄政王,”豪格这个时候开口插话了,“交税者有其田,听着怎么有点均田的意思?”
    “均田?有吗?”多尔衮想了想,好像是有点,便一挥手道,“那就均呗!”
    多铎愣了又愣,自己这十四哥怎么跟李自成学了?多铎提醒道:“十四哥,均田可是流寇的路数”
    “什么就是流寇的路数?”多尔衮瞪了兄弟一眼,“流寇哪儿均过田?再说了,流寇在北京那会儿中原人口比现在多,要均田也不一定够啊!现在好了,死的死,跑的跑,出了京畿,一路上都不见什么人了,到处都是无人耕种的荒地,不均出去怎么办?留着长草吗?诸位,现在不是地值钱,是人值钱了!均出去就是赚了,知道吗?”
    实际上,这个“交税者有其田”,还真就是多尔衮的专利独创,但他也是在总结李自成的“均田”和朱慈烺的“新明国政”的基础上自己琢磨出来的。不知道此二人若是知道这个情况后,会有何感想。
    在座的八旗贵胄们你瞧瞧我,我瞧瞧你,都觉得摄政王的话挺有道理的。
    李自成占北京那会儿,北直隶、山西、河南、山东这几个省的人口比现在可多多了。自打清军入关,又是屠城,又是圈地,又是占房,又是投充,还有什么折腾人的逃人法,还被人污蔑说要发丘盗墓,而且还在好多地方打拉锯战,人口死的死,逃的逃,至少又减了一半。
    多尔衮掰着手指头计算道:“根据明朝户部的档案,山东有耕地6174万亩,咱们所占的东昌、兖州二府和济南半府(北半部)都是平地,至少有耕地2000万亩。
    河南有有耕地7415万亩,现在河南省除南阳、汝宁二府,都在咱们手里,咱们地盘上至少有5000万亩耕地。山西的耕地较少,只有3680多万亩.咱们的地盘上差不多有2500万亩。北直隶有近5000万亩,其中已经被圈占的旗地有2000万亩,还余下3000万亩。
    各处相加,不包括旗地,总共有一亿两千几百万亩耕地。拿出两千几百万给正绿旗的十万兵丁开垦耕种后,还剩下将近一个亿。
    一亩收个四升面粉,也有400万石啊。一亩四升,所求不多吧?谁能交的出这一亩四升的皇粮,本王就把土地授给他。至于那些陈年八股的地契,本王不管了。”
    还可以这样?在场的八旗贵胄都有点一愣愣的,打仗他们拿手,政治嘛,还真就是玩不转!
    多铎皱着眉头,“一亿亩地都授出去吗?”
    “都授出去,留在手里干啥用?”多尔衮想了想,“可以计口授田!搞得简单一点可以平分,一口给个十亩。如果有人可以拿出明朝的田契并且愿意交上顺治元年和二年的税,咱们就认了。如果没有田契或不愿交税,那就拉倒吧!”
    你看,这个多尔衮要想干李自成都没干成的事情!
    不过这事儿也是理所当然的,土地矛盾这档子事儿,总是在王朝初期比较缓和,在王朝末期比较激化。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人地矛盾激化所致!现在大清统治的中原地盘上,人口比明朝万历年间少了八成都有了。人都没多少了,当然也就没有人地矛盾了。
    除去八旗大爷,包衣奴才,绿旗走狗这些个,在北直隶、山西、河南、山东境内的大清朝直接控制的土地上,最多还有一千万口,二百万户。计口授田的话,一户起码能得到50亩田。一亩只收四升的皇粮,一户一年要上交的皇粮就是两石。而50亩田再怎么“小冰河期”,一年十几石总有吧?交了两石皇粮,余下的足够一家五口吃的了。
    而一户两石交皇粮,二百万户就是四百万石!盐税、关税、商税,怎么都有一百几十万两。有了这两笔收入,再加上给绿旗兵授田所节省的开销,大清朝廷的日子绝不会过不下去。
    唯一的问题就是东南的读书人知道这事儿以后,恐怕就再没人会投大清当汉奸了——大清可比朱慈烺狠多了,现在就要均田,均田啊!会严重触犯文人士大夫阶层利益,朱慈烺到现在都没敢搞呢!
    豪格终于明白了多尔衮的心思,大清摄政王之所以大张旗鼓地南来,不是来协调两军一致行动的问题,而是为了推行“设立绿旗”和“计口均田”!
    前者要在河南、山东大量圈地,少不了又得激起一点反抗。而后者更得罪人了,均田啊!
    李自成也就喊了喊均田免粮的口号,就被天下士大夫仇视到现在。多尔衮更狠,不是喊口号,而是直接上了!这还不得成为天下读书人的眼中钉,肉中刺?还能指望人家出来带路当汉奸?计口授田解决的是封建社会最根本,也是最难以解决的社会矛盾!
    这个矛盾,饶是朱慈烺这个“穿越者”,也不知道该怎么解。而多尔衮却轻而易举的解了,虽然他是开了“灭霸模式”,在北地人口减少七八成的基础上解决问题的,但问题总归是解了。
    而且一个五口之家就能授五十亩田,年缴皇粮不过两石,即便加上官吏贪墨的数目,最多就是四石。而五十亩北方旱田一年所出的均数,怎么都不会少于十四五石。交了四石还有十石,足够维持五口所需了,而且非常宽裕,因此可以长久维持。
    解决了这个问题,大清国在北方的统治就稳定了,而朱慈烺所发动的北伐将很难得到北方劳动人民的支持。
    因为一口授十亩田缴四斗皇粮的日子是完全可以吃饱穿暖的,而且可以吃到撑死,朱慈烺所代表的大明又能给他们带去什么好处?
    当然了,北方那些得到授田的农民,也不会自发的去当兵保大清。因为多尔衮没有那样的组织能力,能够收齐一亩四升的租子就不错了,他真正能够掌握的,还是被组织起来的八旗和绿旗军事集团,顶天就是20万户,这才是他的根本。
    “十四哥,”多铎压低了嗓音,斟酌着语气,“今后是不是北归北,南归南了?”
    多尔衮哼了一声:“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便是明初由南而北,金陵王气也不过张扬了三十几年,之后还不是让燕王朱棣篡了天下?朱慈烺是雄主不假,但是他不得不弃中原而就江南,就已经失了大势。只要咱们能全取中土,好生经营,即便咱们这一代人,没有收获江南而成一统的气运,多尔博也一定能成混同海内的英雄!”
    这话说的,多尔博是混同海内的英雄,顺治是什么?让皇帝?隐皇帝?多尔衮的意思莫不是要学曹孟德,自己不篡位,让儿子多尔博当曹丕吧?
    大堂内的八旗贵胄们脸上全都滑过几丝讶异,然后又平静如初,仿佛什么都没听见。
    “十四哥,可山东和关中现在……”
    山东大部还姓朱,关中的西安府则姓李——山东和关中都没得呢,怎么叫得中原?而朱慈烺还能以山东为跳板,把爪子随时伸进辽东、辽西沿海。万一辽东、辽西出了纰漏,那就是明军入关灭清了?
    “关中先交给吴三桂,”多尔衮道,“咱们拿着榆林、延安和潼关即可。至于山东,东昌府、兖州府和济南府北边都得拿下了!喜欢大明最后一个狠人请大家收藏:(663d.com)大明最后一个狠人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1/21295/1271425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1/21295/1271425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