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120章 皇陵筑京观

第120章 皇陵筑京观

推荐阅读:武道凌天东京泡沫人生特拉福买家俱乐部开错外挂怎么办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人族镇守使人族禁地三国神话世界重生都市仙帝巡天妖捕

    京,谓高丘也;观,阙型也。京观就是为炫耀武功,把敌人的尸体聚集在一处,全部堆起来,再盖土夯实,形成金字塔形的土堆。
    大明崇祯十七年七月二十日上午八点半,朱慈烺率领文武百官,已经站在了位于凤阳府皇陵南边的两座京观之前。之所以放在南边,取面北称臣之意。他要这两座京观6000人头永远向大明称臣。
    从外表看,这两座京观不是土堆,两是两座人头堆。
    在没有堆京观之前,先把地面清理平整,然后撒上一层厚厚的生石灰,再在石灰上洒水,形成一层石灰结壳,然后开始在外面一圈紧挨着摆上一个个的人头,人头全都脸朝外竖起,然后再在中间空心处填上石灰与黄土搅混在一起的混和土,再洒上水;第二层向内收缩一些再摆上一圈人头,再填上混和土,如此就把京观筑了起来。
    中国古代有一项不那么文明的交战惯例是:战胜的一方将战败一方阵亡者的尸体堆积在大路两侧,覆土夯实,形成一个个大金字塔形的土堆,号为“京观”或“武军”,用以夸耀武功。
    这是很早以前就形成的惯例。
    司马迁写《史记》也继承这一传统,认为战争中的阵亡者都是各为其主,并没有罪过,不应该被修筑为京观。秦军在长平大战中战胜赵军,秦军统帅白起无法处理多达数十万的战俘,索性将战俘全部屠杀,并将赵军士兵尸体堆积为京观。司马迁特意用“阬”来表示这件事,“阬”字的原义是高大的门楼,而“观”与“阙”相通,也有门楼的意思。而“阬”与“坑”又可借用,也往往写作“坑”。
    在《史记》中这样的记载很多,比如秦始皇在秦军攻下他少年时曾居住过的邯郸后,就下令将曾经欺侮过他的人全部“坑杀”,又“坑”460多个对他有怨言的儒生。而项羽也曾“坑杀”襄城守军,“坑杀”新安的20多万秦军战俘。
    后世的史籍一直都保留这个传统,比如《汉书》记载王莽篡汉时将反对他的刘信、翟义、赵明、霍鸿等人及其亲属全部“坑杀”,但该书所载的王莽关于诛杀这些人的诏书中,明明白白地写着是要将这些人的尸体堆土,筑为“方六丈,高六尺”的京观,上面再树6尺高的旗杆,写上“反虏逆贼鲸鲵”。
    可见“坑”或京观、武军实际是一回事,都是指将尸体堆积封土,只是史学家认为是合乎楚庄王所言的惩治罪大恶极者标准的、或者至少是将阵亡的敌军尸体堆积封土的就称为“京观”;而认为根本是滥杀无辜、或者是屠杀战俘后将尸体堆积封土的就称之为“坑”。
    “京观”与“坑”是中国古代处理战场遗尸的惯例。
    见于史籍的这种“京观”记载很多。
    比如418年夏国进攻关中地区,将东晋军队阵亡士兵的首级堆积为京观,号“骷髅台”。
    隋炀帝征高丽失败,高丽国将隋军阵亡者尸体筑为京观,631年唐太宗派遣使者到高丽交涉,拆毁京观,收拾隋军骸骨,祭而葬之。
    784年军阀李希烈叛军进攻蕲春,被李皋打败,“斩首万级,封尸为京观”。
    ……
    有关“坑”的记载就更是史不绝书,几乎每个朝代都有。
    比如《后汉书?袁绍传》记载200年曹操与袁绍军在官渡决战,曹操险胜,将一支被迫投降的袁军部队“尽坑之”。而《三国志?魏本纪》就不提这事。
    258年司马昭攻破诸葛诞盘踞的寿春城,俘获东吴援军,有人建议说这批吴军士兵不会真心归降,应“坑”之。司马昭没有同意,只是将这批俘虏迁离边境地区。可见当时仍然习惯对于用不着的俘虏都“坑”杀。
    ……
    真正把这个传统的交战惯例停止使用的,倒是现在有些“民族主义”者很仇视的满清。清朝入关后,不再有这样的举动,屠杀结束后就地掩埋尸体,不再堆起来吓唬人。于是“京观”和“坑”才不见于史籍的记载。
    而一般人则望文生义的把“坑”按照活埋来使用——这在过去也有过,但比较罕见。
    ……
    黄得功是知道有许多人不相信——忠义军一战阵斩鞑子3000的说法,为此他又在两座京观的右侧,搭起了一个大大的帐篷,然后把缴获的大量清军旗帜、仪仗和军械分门别类地摆放在里面。
    如果按每个人头高度30厘米计算,三十层,则是900厘米,9米高是27尺,就是二丈七尺高,这个高度约在现代的楼房二层到三层之间。
    这样高度、庞大的一堆人头,给人的印象那是相当地令人震撼的。
    孙传庭一指一位下属,那位下属就跑到了鞑子京观处,开始仔细观看鞑子人头。
    孙传庭向众人解释道,“我这位下属是原来祖大寿手下的一个小队长,叫陈长福。祖大寿投降后,他带着老娘,经过千辛万苦、渡海流落到徐州,我看他孝顺,就收留了他,对于是否真假鞑子、是否百姓,他一看便知。
    陈长福先去查看首级的头皮,然后又跑到放旗帜的帐篷里,翻看各类旗帜。
    看了一会儿,他回来汇报,“报大帅,是真鞑子,从首级的头皮上可以看出来,这些人剃头留辫子绝对是很多年了,并不是那种杀了平民百姓后,再动手把他们头发剃光的做法。那些旗帜也是真的。里面也有汉人首级,显然是汉八旗的。”
    此言一出百官震动,在到处都是战乱和杀戮的明末乱世,京观并不罕见,可是一座全由真正满洲鞑子首级堆成的京观,却足以震撼人心。特别是对于二十年来屡战屡败于清军之手的官兵,以一种难以想象的莫大冲击。
    自从万历末年萨尔浒之战的惨败以来,明军和东虏打了几十年的仗,真正是屡战屡败,死伤不计其数。在这样连绵多年的失败里,只要能够斩获一百以上的真鞑首级,绝对是一桩可以震动朝野的飞捷。
    这座京观里,更不知道有多少建奴的辫子头。陈长福最乐观估计一下,都觉得起码也要超过二千之数。
    这个数字,如果是明军获得了这样的战绩,上报给朝廷,足够让任何一个武将封侯、任何一个文臣坐上督师位置了。而且不仅是有首级,忠义军还把大量的清军旗帜、仪仗和军械,整齐摆放到帐篷里。
    这些军旗甲仗……就毫无伪造的可能了!
    太子所练新军,居然杀了那么多东虏,还都是真鞑,我大明中兴有望!
    ……
    黄得功还在一边得瑟,“太子,你让我们堆京观,还要把3000颗都堆上,我们也不知道最底下这一圈摆多少啊?还好找到了一个算学比较好的先生,帮我们解决了。”
    朱慈烺也开始得瑟,“这还不好算吗?”他边说,边找一根树技,就地演算起来。
    “假设我们把所需要堆的层数定为Y,最底层人头数为X,最上层的人头肯定是1,那么这个方程式就是Y*(X+1)/2=3000,现在我们打算堆成三十层人头,Y=30这是层数,(X+1)/2=100,X+1=200,X=199。
    好了,你的这最下面一圈的人头数是199,最上面那个人头应该是叛徒耿仲明,这边挂起来的就是大清第一勇士多隆。对不对?”
    “是,最下面是199颗,最上面的就是耿仲明,你连最上面的这个是耿仲明,这都能算出来,你也太神了吧,不过你所说这什么Y、X的,我听都没听说过。”喜欢大明最后一个狠人请大家收藏:(663d.com)大明最后一个狠人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1/21295/1271419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1/21295/1271419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