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108章 离开大沽口南下

第108章 离开大沽口南下

推荐阅读:鉴宝金瞳御天武帝神秘让我强大透视神医在都市重生都市仙帝道士不好惹叩问仙道清都仙缘四合院之赤脚医生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大明崇祯十七年七月一日,宜远行。
    大沽口水师码头站满了大沽口所有能来送行的人,除了巡逻、站哨官兵以外的所有的人。
    天津卫的巡抚一众官员及抚标家丁、李岩、红娘子及其属下、勇卫营二师(满员、含新营)官兵、部分天津水师、沈廷扬部部分留守人员、勋贵们部分留守家丁等,约三万二千人,齐齐站在码头后面的广场上,来送行即将南下凤阳府登基的大明太子朱慈烺。
    军舰缓缓地离开码头,朱慈烺站在北海水师旗舰上向岸上的人群挥手道别。
    “恭祝新皇此行顺利、期盼吾皇早日北伐!”
    炸雷般的声音传来,把朱慈烺吓了一跳,他转脸看看苏观生,苏观生满脸诡秘、鸡贼一样的笑容,显然这是臣子们早就谋划好的,苏观生是个直臣啊,从脸色上能看出一切……。
    在送行的人群中,最虔诚的当是筑城的建筑兵们,也就是那些工匠们。
    前几日,在巡视新城建筑进度时,他与工匠谈话,无意间说到如何更快地筑城时,他说到以水泥与小石子、沙子混合、以竹子为筋,浇筑大块水泥板可大幅降低筑城制砖时间。
    建筑兵们如获至宝,立刻试验,得到的结果让所有建筑兵们喜出望外,并且他们自己以此推导,又推论出以此法可浇筑水泥柱、水泥承重梁,若是用钢条、铁条替换掉竹子,多么高的高楼大厦,那也能盖起来了!
    还真别说,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这已经接近现代建筑技术了。
    得此结果,建筑兵们立马觉得朱慈烺一定是获得了鲁班祖师爷真传,否则如何会这么高深的技巧……。于是,全体建筑兵立马跪了……。
    那一刻,给了朱慈烺极深的印象,也让他深深感受到自己肩膀上的重担,中兴大明,朕绝不辜负你们……。
    直到旗舰远去看不见了,岸上的人群才逐渐散去。朱慈烺回到自己座舱,李若琏已在舱内等他。
    李若琏被朱慈烺任命为勇卫三师师长、兼登莱总兵,驻防登州,这次来大沽口,是专门接驾去登州的。所以朱慈烺就利用这段时间和从登州过来的李若琏说话,李若琏向朱慈烺汇报登州那边的情况。
    “千岁爷,登州府城现在已经在臣的勇卫三师将士牢牢控制之下了,那可真是易守难攻的坚城啊!
    周长九里,高三丈五尺,厚二丈,城墙用青砖包裹夯土而成,非常坚固!
    登州有七座城门,其中旱门四座,水门四座。府城之外还有水城,水城比府城更加坚固,城内有海港,可以泊舟数十艘,还船场、打铁场和兵营。
    水城之侧还有丹涯山和蓬莱阁,丹涯山三面临海,一面紧挨着水城,山势不高,却极为陡峭,稍加改造,就是万夫莫开之险。千岁爷,登莱巡抚曾化龙和臣都觉得大沽口这边不大牢靠,以后,千岁爷北上,还是在登州为好。”
    李若琏指着一张登州城地形图和朱慈烺解说着,说到最后就提出了请朱慈烺以后再北上就呆在登州的建议。
    南下登州是既定方针,一直就在执行,不过堆放在大沽口的物资不少,人员也不少,必须分批前往。
    最早一批是四月上旬登船出发的,就是李若琏和苏观生一批7000多人、一百二十万两白银和10万石粮食,乘坐着沈廷扬的沙船浮海到了登州。之后沙船又回到了大沽口,带回来一批红布和各种生活物资,还带来了登莱巡抚曾化龙。
    在四月十五日时,沈廷扬第二次率领沙船队离开大沽口。这次带走了两位公主、一批宫人太监,还有一些在大沽口行在没有差事的官员和勋贵,另外还拉走了20万石粮食。
    四月二十二日,沙船队第三次离开大沽口。这次又带走了一批官员、勋贵,还带着了许多随行的“义民”,锦衣卫指挥使朱纯杰和朱慈烺的老师户部侍郎林增志也跟着一起走了,还带走了一半的锦衣卫、一百二十万两白银和10万石粮食。
    五月初三,沙船队第四次离开大沽口。滞留在大沽口的官员、勋贵的家眷,还有勇卫三师部分官兵,以及一百多万两银子,10万石粮食也跟着一起运往登州。
    而这一次,除了留给大沽口一百二十万两银子,大部分皇室成员、主要朝庭成员、勋贵、余留的一千几百多万银两、10万石粮食,勇卫一师(框架、官齐兵少)官兵、虎卫一、二、三营(框架、官齐兵少)、龙骑一、二、三营(框架、官齐兵少),都将跟随朱慈烺去中都凤阳。
    大沽口至登州,乘船最快需要一天,朱慈烺利用这段时间,发奋写书《格物致知之理》,以后开科取士考试内容,大部分也将取自全册。
    总之,他要将《格物致知之理》编成一本引领大明发展的百科全书,同时帮助那些有才华的匠户和军户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然后带领他们研制各种先进的器械和武器,让大明发展成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国家。
    写着写着,一道灵光,突然闪现在他的脑际,他终于明白了——大明之所以发展不起来,是因为很多人才都被埋没了!
    这年头的统治者错误的认为,只有读书人,才是人才,或者说,只有读死书,认死理,认为读书就是为了当官,读书就是为了跻身士绅阶层,这样的人,才是人才。
    其实,他们错了,倒不是说读书人不是人才,只是他们的看法太片面了。
    读书就只为当官,然后跻身士绅阶层,然后兼并土地,然后依靠兼并来的土地过上上层人的生活,这样能发展起来吗?这样只能慢慢走上绝路!
    读书人还应该有别的追求,不能只为当官,更不能只为跻身士绅阶层。
    比如王宣这样的,读了书,有学问了,就开始考虑怎么把匠户的技艺传承下来,并想方设法的去提高匠户的技艺,这样,大明的工业才能发展起来。
    比如俞大猷、孙元化这样的,读了书,有学问了,就开始考虑怎么用改进武器和战船,击败倭寇,怎么改进战车,击败蒙元骑兵,这样大明的军队才能强大起来。
    工业发展起来了,有钱了,有先进的武器了,军队强大了,有实力了,大明不就随之强大起来了吗!
    这就是大明的希望所在,或者说,这些人才是大明的希望所在!至于那些读书纯为当官的官绅,不但不能令大明富强,在很多方面,反而是阻碍大明发展的绊脚石。喜欢大明最后一个狠人请大家收藏:(663d.com)大明最后一个狠人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1/21295/1271418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1/21295/1271418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