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重生大宋征服史 > 第470章 胡萝卜加大棒

第470章 胡萝卜加大棒

推荐阅读:穿越星际妻荣夫贵裂天空骑重生之都市仙尊陆地键仙混沌天帝诀女富婆的神级村医谍影凌云剑道第一仙人道大圣我的谍战岁月

    二月十一,沈括率领中军一千五百人从西京洛阳出发,前往延庆路路治延安府,由于大军随行押运火枪、粮草、物资,日行不过五十里,上千里的路程至少需要二十日,为了尽快推动伐夏事务,沈括安排李格非、韩睿两人带领一支队伍轻骑快马先行前往,为三路经略安抚使司衙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三月初三,沈括率领的大军来到了延安府,还没有等他熟悉延庆路的文武百官,四天之后,收到了秦凤路制置使蔡挺的书信。对于沈方与章惇两人前往西夏的决定,沈括虽然隐约瞎测到沈方的计划,但他并不认为沈方此行会一帆风顺,手到擒来。如果沈方能够刺杀西夏皇帝、太后或掌领政权、军权的其它权贵,引得西夏大乱,无论是采取分而化之,还是扶持一方,对于未来的局面,大周都可以占据主动。但如果沈方此行失败,引起了西夏党项贵族的强力反击,甚至沈方被拿住,提到两军阵前作为筹码,大周便会面临极大的压力。当然还有一种极微弱的可能性,沈方被反杀掉,对于两军交战而言虽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对于沈家而言却是无法承受之痛,希望不至于如此。
    沈方跟随商队意图蒙混过关,离脱离秦凤路边军的控制还有一段时日,此时快马加鞭亦能将其拦下,但以沈方的性格,持经略安抚使令牌的信使根本不可能影响沈方的决定,正如蔡挺信中所言,既使他不给沈方签发通关文牒,沈方和章惇亦可以潜入敌境,信使半路截住沈方、章惇两人,不但不能达到阻止的目的,反而会打草惊蛇,引起随行商旅甚至西夏的关注。
    三路经略安抚使司衙门议事堂,沈括只将弟子李格非、韩睿两人留下,给他们安排了一个差使,针对沈方西夏之行可能带来的后果,进行详尽的推演,拿出不同的应对方略。包括对安插在西夏内部奸细的使用,西路边军的军力调配,粮草物资的调拨等等。
    “老师,子矩此行凶险无比,现下子矩仍未离开大周,行文德顺军、镇戎军、怀德军还来得及。”李格非与沈方感情深厚,忍不住提醒道。
    沈括皱着眉头摇了摇头,“方儿的脾气你们也了解,他决定的事情,根本改变不了。就算是边军强行把他扣留,他若是想离开,谁又能拦得了?”沈括回想起刚到京城时,开封知府俞大千、兵马都指挥使司校尉陈平带着禁军,已将打伤柴棠的沈方锁拿住,结果沈方还不是将那些铁链一条条拽断,飞上屋檐,消失不见。
    “可是按老师所列条陈,若子矩被擒住,押往阵前,若是我军没有丝毫让步,只怕子矩凶多吉少。”
    “若沈某以私废公,这伐夏之战便会夭折。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影响军心士气的情形,你们二人要对所有边军统帅进行逐一鉴别,统一思想,把沈某的意思透露给他们,方儿此事若成,则众将皆有建功立业之时;若此事不济,则是方儿命薄,与众将无关,不得因小失大。”
    “无论子矩成与不成,这战事要提前了。”韩睿与李格非身为沈括的弟子,在沈括营中负责粮草辎重的管理与督促,如今昌国生产的火枪正在源源不断地运往延庆路,但即使通过漕运和逐渐修缮好的水泥官道运输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但昌国采购各种矿石材料、生产也要花费时间,一个月也只能提供两万支火枪,加上练习射击及阵法也需要时间,眼下最缺的还是时间。他们现在只盼着沈方潜入敌境之后可以安分一些,最好在没有引起西夏戒备的情况下无功而返,这样可以为边军的装备、训练挤出大量的时间。
    三月二十,德顺军指挥使庞建岳的军情以四百里加急急递延安府,沈括等人在收到沈方所制定的伐夏方略后,并没有放在心上,只是存档备用,对于他们而言,当下最重要的还不是攻入西夏腹地之后如何开展政治战、经济战、文化战、宣传战,而是训练西军将士的枪法、阵法。虽然昌国生产的火枪不足以完全装备西军,但昌国的练兵方法及三段击、回形阵等火器战术已成为大周的秘密武器,西军统帅们虽然并不知道队列、操练有何实际作用,但眼见着手下的兵勇横看成列竖成行,成百上千人如同一人,也知道宋国公带来的《昌国兵书》确有可用之处。
    《昌国兵书》乃是由沈方主编,昌国各连排长共同商议确定,由王可儿执笔编写而成的小册子,这本兵书采用了最新的铅印法,虽然薄薄一册,里面的内容却非常丰富,不仅有关于队列训练、各种标准动作的文字描述,还有清晰的配图,让边军将帅可以依照此兵书直接进行手下将士的训练。
    《昌国兵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其一是队列操练,其二是体力训练,其三是射击训练,其四是文化训练,其五是内功训练。
    队列操练在兵书中讲述的极为容易,不过是站、立、坐、卧的标准化,但其背后包涵的意义却极为深远,沈括在给各将帅讲解队列操练便提到了两点,一是养成服从的习惯,到了战场之上,根本不必怀疑身边的袍泽会临阵退缩,每个士兵都会按军令行事;二是队列操列给士兵以不断的心理暗示,让其对自己,对军队充满信心。按这种纪律培养起来的士兵,到了战场之上一旦爆发,其战斗力极为惊人,可以达到侵掠如火的效果。
    体力训练中不仅包括越野跑、负重行军、障碍攀爬、匍匐前进等昌国原有的训练内容,还增加了军体拳及军队内部的比武选拔机制。这里面的军体拳是沈方根据龙虎山长拳及后世军体拳的内容改编而成的一套讲究格斗技巧及对抗性的实用拳法。长期训练,可以提高士兵的反应能力及单兵作战能力,便是遇到更加强壮的西夏、北辽士兵,也有了一战之力。
    射击训练中不仅介绍了站射、蹲射和卧射的标准动作,还详细地介绍了枪支射击原理,如何在不同光亮环境下射击,如何在有风情况下射击,如何确定目标物的距离等实用技巧。还有便是对不同兵种的射击战术,对待骑兵、步兵、弓兵及火枪兵的战术,三段击及自由射击战术,回形阵及一字长蛇阵的转换及优缺点等等。
    文化训练中不仅附有三字经、千字文等基本读物,还有汉唐时期汉家将士开疆拓土的经典故事,阐述了为什么异族会入侵,异族的优势,为什么汉家能取得最后胜利及目前大周的优势等内容。只看这篇明显是由沈方所写的文章,便会让将士们热血澎湃,恨不得马上与西夏军队展开决战,踏破贺兰山缺。
    内功训练用来快速恢复将士的精神状态、身体状态,提高将士的凝聚力。光明教军及昌国沈家军战力惊力便有集体练习内功的功劳。
    《昌国兵书》的后面还附有训练条例,士兵条例等内容,将士兵应知应会的内容用简短的语言编写,供士兵记忆背诵。
    《昌国兵书》里面的内容已经足够丰富,而《昌国兵书》这本小册子所包含的信息还不仅仅是里面的内容,纸张、排版、插图无不力求完美,体现着昌国强大的生产能力。当这上千册《昌国兵书》被送到种诂、种谔、种诊、折克柔、折克行等西军众将面前时,他们如获重宝,竟然以涉及军中机密为由,对于沈括将此兵书派发至属下队伍的命令抗令不遵。就连武卫上将军郭逵也劝言道,“大帅,种家军、折家军多为种家、折家子弟兵,《昌国兵书》虽好,也不能因此坏了种家、折家的根基,若是边军将士都按昌国兵法来练,那么练出来的倒底是种家军、折家军还是沈家军?”
    沈括初来延庆,多有依仗种家、折家之处,便采纳了郭逵的建议,允许种家、折家对昌国兵书稍加修改,最终以《种氏兵书》、《折氏兵书》的形式在西军流传。对于他而言,只要能将西夏扫平,种家、折家继续保持在延庆路的超然地位又如何。
    《种氏兵书》、《折氏兵书》尚未成形,种家军、折家军,以及三路其它禁军统帅便以《昌国兵书》为基础组织所属将兵,开始了艰苦训练,沈括主持三路军务带来的另一个巨大的好处,便是源源不断的物资给养供应,沈方本身就长于经济,担任三司使多年,如今朝廷内皇帝柴勐、王安石、王珪二相对西夏边事多有扶持,满载昌国生产各种战略物资的漕运船、昌国马车很快便出现在运河及京城西边的官道之上,而朝廷为伐夏之战准备的库银也装满了回程的货船。
    负责为西夏前线运输粮草辎重的乃是沈家的武装护卫,这帮武装护卫原本只是张天端从京西北路招募来的光明圣教教众,张天端受沈氏父子安排将那二十五万八千两黄金,两大箱珠宝运往昌国,顺路帮京西北路内监使关伯和将沈括敬献给邵太后的三万两黄金,十大箱珠宝运往东京开封府。
    后唐重宝出世的消息,早已传遍了江湖,这些黄金珠宝刚离开西京洛阳,沿路便多了一些穿着奇怪服装的江湖人。负责押送敬献给太后生辰纲的少侍李少轩当下脸色便变了,要求返回洛阳,准备向关伯和言明厉害,请京西北路制置使费志晖安排更多的禁军护送。
    张天端哪里肯听他的,让李少轩带着那十来车黄金珠宝走在车队的中间。结果第二晚,便有十余个江湖人前来打探虚实,几十声枪响后,留下几具尸首消然褪去。
    三天后,京西北路绿林人终于聚集了人手,总有两三千人,气势汹汹的拦助了车队的去路,开口便称,后唐重宝非朝廷、沈家所独享,要求分润三成黄金珠宝,否则将会沿路袭扰。这些江湖好汉,多半都有些功夫,对付一般的光明教众自然不在话下,但在准备有火枪的光明教众的几轮齐射下,数百名江湖好汉瞬间便被击倒在地。为首的几个大寨主压住阵脚,见势不妙便准备撤退,结果被张天端格杀在当场。
    经过一场一边倒的屠杀之后,京西北路再没有绿林人敢打车队的主意。张天端将生辰纲送到东京城外二十里,见已有禁军接应,便继续护送剩余的黄金珠宝向东而去。京东西路还有零星的山贼利欲熏心前来骚扰,被射杀了几十个之后便偃旗息鼓,到了京东东路,便到了光明圣教的地盘,直到车队抵达密州,都没有一个江湖人敢冒出头捋虎须。
    从密州到昌国,由昌国航运总公司来负责运输,到了海路更是昌国沈氏的天下,只用了不到五日,便安全运达了昌国。
    正是因为有了运输这批重宝的先例,朝廷便行文三路经略安抚使行营,要求由沈家武装护卫来护送运往西夏前线的各种物资粮草。这些武装护卫和车夫的月钱原本就由沈家支出,如此一来,朝廷便可节省大量的银钱,而且也不用担心中间出现差错,这大周没有哪个山寨敢打沈家的主意。大周武功第一人金台率领五百禁军收服太行山两万匪众的消息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向大周各路州蔓延,江湖好汉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就算修练一辈子功夫,拥有上佳的艺业,甚至达到传说中的补元境界,一个普通的沈家护卫一枪便能结果了这名高手的性命,而沈家武装护卫有上千把火枪……
    烟花三月,莺飞草长,运河两岸逐渐焕发了生机,昌国的各种物资可以通过运河运往京城,负责运输的乃是胡江,胡江是胡喜儿的大儿子,在去年的沈家改制中,胡江因这两年丰富的经验与人脉,被沈方、王寿光任命为昌国河运总公司总经理。
    到了京城之后,那些武装护卫便派上了用场,由沈林负责组织调配各种物资,这些武装护卫负责京城到延庆等三路的运输,而为这支特殊运输队压阵的乃是由张天端委派而来,已化名为沈家护院的光明圣教天王、天将,以他们补元境界的修为,丰富的战场经验,应付可能出现的山贼自然不在话下。喜欢重生大宋征服史请大家收藏:(663d.com)重生大宋征服史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9/19502/1169080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9/19502/1169080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