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重生大宋征服史 > 第464章 黄狮岭杀一儆百

第464章 黄狮岭杀一儆百

推荐阅读:逆天神尊闪婚夫妻宠娃日常神州战神女总裁的王牌高手全能真千金她马甲又被拆了代号修罗网游之横行天下三国之凤舞九天剑帝御天

    沈方喝了一口茶水,“好茶。”然后便陷入了沉思。
    章惇以为沈方在组织语言,等了片刻之后见沈方仍然没有开口的意思,“子矩,这茶可有什么不妥?!”
    沈方笑道,“我等喝茶为的是品其中的香雅之气,而党项人喝茶却是为了生存。是故我们需要的是好茶,而党项人需要的则是茶。”
    章惇、庞建岳不解沈方之意。
    “党项人食物以肉食为主,汉人食物以粮食为主,党项人需要茶叶来帮助消化,汉人也需要食盐来增加味道,但西夏之地并不适合生产茶叶,而大周食盐却有海盐、井盐多种来源。党项人满足了其本温饱之后,便会追求生活的质量,对茶叶的需求便大为增加。”
    “北辽以一匹劣马换我朝五石茶叶,几乎等于明抢,同时又以茶叶和女真、室韦、奚族等异族换他们的牛马,北珠,利润之高,远甚我朝数倍。西夏也同样如此,除了党项人自己使用之外,他们控制了河西走廊,便有了丝绸、茶叶的定价权,党项人需要茶叶,西域乃至更远的泰西更加需要。为了改善生活,为了通过茶叶获利,西夏、北辽亡我之心不绝,说到底还是其地并不适宜大规模人口的繁衍,为了种族的延续和生存,他们便不得不东进、南下与我朝争利、争地。生存危机到最后转变成经济方面的危机,其中也有茶叶危机。”
    “历次战争或许不是以茶叶为动机,但茶叶却在背后承担着重要角色,毕竟,每一个种族都有改善自己生存的需求和权力。”
    “要想永久地占领这块土地,就得让这块土地上的人民看到希望,让他们相信有了大周的统治,他们会过上和平的生活,不必担心有外族的入侵,不用担心填不饱肚子,不用担心吃了肉之后喝不到喝不到帮助消化的茶水,这才是战争所要解决的问题。”
    “大周的将士,不是侵略者,而是解放者,将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从对草地的依赖之上解放出来,对牛羊肉的依赖上解放出来,让他们选择水草之地定居,给他们种子、耕种技巧,让他们吃的饱,穿的暖。”
    “对于按大周安排合理工作的当地百姓,无论其种族都可以获得温饱和比以往更加优越的生活条件。这个理念,要通过火枪、物资、宣传深入人心,说起来伐夏之战乃是速战,但却并非只是军事上的速胜,而是由政治战、经济战、文化战、宣传战齐头并进的速战。”
    “兵锋到哪里,路便修到哪里,大周的物资便源源不断地运到哪里。西夏百姓的财物一概不取,参加修路还可以得到粮食衣物;但官府、权贵的财产一律充公,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我们要用手中的火枪取消党项贵族的特权,对于反抗者,甚至不惜斩尽杀绝,我们要的是踏实过日子的普通百姓,而不是骑在百姓头上代替我们进行管理的买办。”
    “总之,要用火枪让党项人害怕,用物资让党项人屈服,用差使让党项人忙起来,用平均主义让党项人分散而治,把西夏按州、县、乡、村四级治理,百姓没有允许不得离开所治之处,违者一律格杀。在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双重威力下,就是一个铁人也能给他捂热。”
    章惇、庞建岳听到沈方所讲的方略,只觉闻所未闻,觉得似乎有些道理,但是真觉并不实际。章惇思索了片刻,提出了一个问题,“子矩格局远超我等,只是大周与西夏远隔千山重关,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西夏途中损耗甚巨,而且大周虽然这几年国泰民安,但物产还不足以供给西夏百姓,若施行此策,只怕首先拖垮的便是大周。”
    “若在以前或许如此,但如今,大周各路州均开始用水泥修路,使用昌国产的轻便马车,而昌国物产丰富,足可满足百姓所需,外部输入的效率比以前增加了十倍不止。而另一方面,此方略更加注重的是西夏内部的合理分配。原本西夏便已生存了上百万人口,即使没有大周的补给,在满足西夏百姓生存的前提下,西夏贵族还可以有更多的结余。如今,大军压境,除了官兵对西夏贵族进行劫掠之外,所得收益足以满足一到两年西夏百姓所需,有这一两年的缓冲,足够在整个西夏推行汉化,普及农耕。”
    “党项人逐水草而生已有千年,岂会因一纸命令而改变千年传统,即使攻占下来,还是会有不停的反叛。”章惇提醒道。
    “大周百姓使用三尺布也有千年,但六尺布一出,三尺布便渐渐淘汰。类似的铜镜、玻璃、成衣还有很多。如果有好的生活,百姓会主动改变习惯,党项人逐水草而生,是因为土地贫瘠物产甚少,加之对农耕技术并不熟悉,放牧牛羊可以获得稳定的食物。但是,农耕所能养活的人口大大超过放牧,而西夏之地亦有适合农耕之地。一方面是稳定的物产保证,整个大周的帮助扶持,另一方面是颠沛流离的游牧生活,还会因此遭到擒杀。党项人有传统,但他们也并非视死如归的蠢材。只要他们能明白这个方略,自然会做出选择。”
    “眼下的战争,有了火枪之后,正面战场战胜敌人不费吹灰之力。关键是信息通畅和物资补给不要出差错。不要闹出数十万党项人聚集,大周官兵还蒙在鼓里这种低级失误,不要出现因天气或人为原因导致后勤补给出现亏空。便是所有的党项人与大周为敌,我等亦可分而治之。”
    “所以伐夏之战,难的并不是战胜党项人,而是如何统治他们,征服他们,从内心深处征服。”
    “此方略宋国公可知?朝廷可知?”章惇问了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
    “沈某临时起意,并未与家父提起,当然朝廷也并不知晓。”
    章惇苦笑道,“如此重要的方略,岂能不与主帅、朝廷商议?!”
    “沈某提出此策,并没有要求庞将军按此策施行,这么庞大的计划,绝非一支军队可以建功。沈某是想提醒一下庞将军,要认清楚此战的目的与形势,要充分研究目前军力对比之下,如何建立快速可靠的信息渠道,如何通过修建通道保证物资供给,加强与党项人的联系,学习他们的语言,了解他们的习惯,想办法改进他们的生活,这才是攻夏的万全之策。”
    庞建岳起身拜倒,“沈公子所言,震聋发聩,末将受益匪浅,末将往昔熟读兵书,也未尝见如此全面细致之言,离开战还有数月,末将会依沈公子之言,仔细琢磨,拿出一个可行计划。”
    “庞将军免礼,沈某静候佳音。”沈方将庞建岳搀扶起来,见其能够理解自己的一片苦心,也感到十分欣慰。
    庞建岳站起身后,犹豫道,“既然沈公子胸有韬略,已有必成之法,何需再涉险地,末将斗胆直言,沈公子与章相应放弃西夏之行,回宋国公帐下共同主持伐夏大业。”
    沈方笑道,“来去不过几个月,也不会耽搁许多功夫,沈某与章相身负武艺,又有路引,无论何等险境亦能全身而退。”
    庞建岳狐疑地看了章惇一眼,章惇笑道,“看来章某倒成了子矩的累赘了。”也不见他发力,只一个闪动便出现在正堂门口,把守正堂的侍卫吓了一跳,赶紧拔出配刀,见到是章惇,才相视一眼,将刀收回。
    “时候也不早了,子矩,我们也该告辞了。”门口传来章惇的声音。
    庞建岳惊叹道,“末将眼拙,万没想到章相也是武艺高强之人。”
    沈方、章惇婉拒了庞建岳招待之意,回客栈居住。庞建岳已得到了沈方的指点,心中对二人感激不尽,虽然知道沈方、章惇都是注重实际,对这些虚礼并不介意,还是抬着满满一桌宴席,送到二人安歇的客栈,在客栈之中陪沈方、章惇二人喝了几碗美酒。
    接下来两日,沈方、章惇二人分别在镇戎军(注: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怀德军(注: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黄铎堡镇)小住,以方便车队为这两军补充给养,同时将在德顺军与庞建岳所说的方略与两军指挥使细细讲了一遍。虽然镇戎军、怀德军两军指挥使出身经历不同,但对于沈方所言亦深有感触,纷纷表示加强三军之间的信息通畅和粮道通畅,准备迎接未来的大战。
    胜吉二十年三月十九日,沈方、章惇终于跟着剩下的这一百余辆马车进入了西夏与大周的边界。
    从怀德军到西夏最近的静塞军(注:今宁夏吴忠市同心县)之间只有一百五十里,若是轻骑,一日便至,两地之间并无道路,山塬之间的谷地也布满了拒马、滚木,车队行进的极为缓慢,一天也不过三十余里。随行的马车少了一半,镖师却并没减少,镖师们即将进入西夏人的地盘,每个人都打足了精神,虽然他们有大周官府发的路引堪合,又有四五十人的武装,但到了异族的土地,经常会受到西夏军士的无礼纠缠,甚至有时,还会遇到蒙脸马队的劫掠,至于这批蒙脸人究竟是山贼还是西夏军士根本无法分辨。遇到小股的马匪,镖师们还能结阵对抗,马匪人数一旦超过二、三十人,便得说服商队的东主们破财消灾,若是因反抗马匪折损一些镖师只怕回程更加困难。
    三天之后,大周商队被一支三十来人的蒙面马匪挡住了去路。商队的通事赶紧上前,用汉话、党项话向对方申明这支商队受两国共同承认,结果马匪没有答话,只是有一人快马上前,一皮鞭将这通事抽的皮干肉绽。
    为首的马匪骑着马缓缓地走了过来,开口却是吐蕃话。
    商队之中也有会说吐蕃语的商人,此时只好战战兢兢地走上前来。吐蕃马匪开口便要一半货物,经过讨价还价,被压在了二成货物。商队中的其它东主虽然不象沈方、章惇一般每到一处便会受到指挥使大人的款待和礼遇,但在秦凤路也是有头有脑的人物,无论是官府还是军队都有很深的根基,如今见吐蕃人来势汹汹,便集体来到了车队后面寻沈方等人商议事情。
    这些东主已知道这位沈公子乃是幽蓟路安抚使沈披的三公子沈封,他二叔便是昌国沈氏的掌舵人宋国公沈括,如今掌握三路军政大权,而旁边这位章管家来历也非寻常,无论走到哪个州县、军寨都会受到礼遇。
    “沈公子,强龙难压地头蛇,如今遭此劫难,正应同舟共济,还请公子开恩,能从尊驾货物之中匀出两车,打发给这些吐蕃马匪。”一个后台乃是秦凤路安抚使李哲的富商壮着胆子恳求道。
    沈方一脸不悦,“为什么?”
    “哦,一车也可以,我们商量一下,给吐蕃马匪再补一车。”富商赶紧补充道。
    沈方好笑道,“为什么要给他们?!”
    “那算了!”富商见这个沈家公子不通实力,也懒得再费口舌,便准备回去几个东主商议一下,把此事摆平,沈家势大,他们也惹不起。
    “李东家,你且等等!”沈方见富商要走,便开口叫住。
    李姓富商回过身来,面无表情道,“沈公子还有什么吩咐?”
    “李东家,我看吐蕃马匪也没多少人,我们这支商队只镖师便有四十六人,难道我们出镖银是让他们来看热闹么?”
    李姓富商心中一阵冷笑,这沈家子弟没有出门历练过,若不是跟着这支商队,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但表面上还是一本正经回道,“沈公子,因为些许财物,便损了镖师的性命,以后便没有镖师肯走这趟商路了。”
    沈方摇了摇头,“不能这么白白给这些吐蕃人,我去和他们讲讲理。”
    沈方说完之后,便纵马向前面驶去。
    李姓富商正准备阻拦,结果被旁边的商人劝了一下。“李东主,你且看沈公子大发神威。”言语之间却有讥讽之意。
    章惇瞪了那人一眼,也骑着马往前。
    李喜儿看到有热闹可看,便不顾旁边镖师和沈氏伙计的阻拦,很快便跟了上来。喜欢重生大宋征服史请大家收藏:(663d.com)重生大宋征服史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9/19502/1169079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9/19502/1169079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