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重生大宋征服史 > 第330章 金台周侗搬救兵

第330章 金台周侗搬救兵

推荐阅读:你喜欢的不是女儿而是我!?古井观传奇因为女朋友被学长NTR了,我也要NTR学长的女朋友乱世书万古第一神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极道武学修改器国民法医鉴宝狂少我有一座随身农场

    胜吉二十年正月初一。
    大内宫城周长五里。皇宫的正殿叫做大庆殿,是举行大典的地方。大庆殿之南,是王安石、秦源等人办公之所,分列两边,号称东、西府。大庆殿之北的紫宸殿,是每日开朝会的前殿。大庆殿西侧的垂拱殿,是皇帝平日听政的地方。紫宸、垂拱之间的文德殿,是皇帝朝会之余休息的场所。宫中的宴殿为集英殿、升平楼,因为今年要在元旦大典之后的宴席之上表演专为太后娘娘排练的京剧,所以今年的宴会没有选择设在集英殿,而设在更加宏伟宽阔的文德殿。自腊月二十六开始,沈氏父子便安排沈氏的匠人前往大内文德殿,在内侍省的配合之下,在文德殿内搭建戏台。到了腊月二十九才赶工完毕,好在戏台的规格与沈府宴会厅的戏台规格相差无己,沈氏戏班的演员们倒也不必担心场地不熟。
    元旦一大早,柴勐便穿好崭新的龙袍,带着晋王、齐王、魏王,在国师纯元子、皇后陈氏等人的护持之下前往太庙祭祀先祖,感谢上天对大周的恩赐照扶。祭祀礼毕,柴勐前往大庆殿举办元旦大典,而陈皇后则回到大内谷神殿行养蚕礼和纺纱礼。
    自从胜吉十七年起,柴勐在王安石、沈括、吕惠卿、章惇等人的辅佐之下推行新法以来,国家日益强盛,虽然言官们以与民争利,新法过苛等言论在朝堂之上与变法唱反调,但是朝廷国库、官家私库日渐充盈;边关武备焕然一新,与西夏连番作战,未尝败绩;北辽袭扰边关的次数也日渐减少;京城百姓的生活也有较大的改善,往日严冬之时的饥民流民再无踪影,无数京城百姓都在家中设立了太后娘娘和官家的牌位,每月初一、十五焚香礼拜。大周已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兴旺之象,酝酿了两年的伐夏大计,便在今年实施,只要将西夏击溃,使其臣服,则大周的版图将远超柴世宗时的疆域,柴勐的英明神武也足以与一代雄主柴荣相媲美。
    元旦大典之上,柴勐对大臣们进行了嘉奖勉励,特别是将要远行的沈括、章惇、王韶等人更是得到了额外的奖励。在元旦大典之上,柴勐正式任命延庆路安抚使韩绛任枢密副使,端明殿学士王珪任参知政事,填补王韶、章惇两人离任后的空缺。
    这韩绛可非同凡人,他的父亲乃是参知政事韩亿,仁德十七年,受范仲淹举荐,韩亿被周仁宗柴冒擢升为参知政事,韩亿有八个儿子,全部中了进士,在朝廷担任显职,其中韩绛、韩维、韩缜三人更是有翰林学士的官身。韩绛于仁德二十三年高中壬午科探花,同科进士中,除了状元杨寘英年早逝之外,榜眼王珪也在胜吉二十年元旦这天被擢升为参知政事,加上同科第四名王安石,壬午科一科前四名,居然有三名位列同朝宰辅。若不是言官们深知王珪乃是保守派,与王安石并不相和,只怕弹劾王安石结党营私的奏章又会铺满政事堂。
    事实上,韩绛、王珪两人的擢升与王安石并无干系。韩绛出自于沈括的举荐,因为韩绛资格太老,沈括担心到了延庆路之后有诸多不便,加上沈括在杭州守制期间,便与韩绛等人有书信往来,便顺便向柴勐美言了几句。而王珪上位却完全因为柴勐个人的喜好,王珪虽然缺少实干的经验,但有一笔好文采,颇得柴勐喜欢,如今争夺参知政事之位的人颇多,原本最有希望的吕惠卿因为弹劾他的人颇多,柴勐嫌麻烦,便直接放到一边不予考虑。其它人思来想去,难以取舍,索性便选了一位资历老、没野心,有文采的老熟人来上位。今日大典之上华美无双、气势磅礴的典章便出自于王珪之手。
    元旦大典之后,便是今日的重头戏,皇室家宴。虽说是皇室家宴,但参与朝会的三品以上的大臣均可以参加。一时之间,文德殿上,华衣如云、官帽如雨,大周最有权势地位之人齐聚一堂,共同庆贺胜吉二十年元旦。
    瓜果肉蔬、美酒点心摆满了每位权贵大臣前面的案几,他们的心思并不在这些美味珍馐之上,文德殿中那被红色幕布遮挡的舞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随着乐师熟练轻快的节奏声响起,红色幕布缓缓拉来,沈括、章惇、张天端、王珪等人在沈府欣赏过的京剧,在文德殿上隆重上演。
    美琦扮演的王妃一登上舞台,便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柴勐眼睛露出惊讶而又贪婪的目光,盯着身穿华美戏服,头戴凤冠霞帔的美琦。美琦原本青春可人,经过打扮之后,更显出七分靓丽、三分雍容,竟将宫中的嫔妃们全部比了下去。
    柴婧在邵太后的旁边陪着祖母一起看戏,她在看到舞台上精彩的表现后,也是喜不自禁,因为她知道,这组戏乃是她未来的郎君沈方所排练,正当她满怀欣喜准备与太后娘娘分享之时,她惊奇地看到,平时深不可测,极具威严的老祖宗,此时的眼神中露出少女一般狂热的神采,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柴婧被吓了一跳,她小心翼翼地拿着一个丝巾将邵太后的泪水拭去,然后怯生生地问道,“老祖宗,你怎么了?!”
    邵太后克制了一下,才用平静地声音说道,“他居然真的做到了。”邵玉涵从来没有想过,在几十年后,她居然能够再次听到京剧。在前世,她并不喜欢京剧,也没怎么听过,但在此世重生之后,京剧便显得格外亲切,而京剧中所描写的人物便是年轻时的自己,她瞬间有一种时间倒流的感觉,性情激荡之下,竟然在不知不觉间流下了泪水,好在绝大多数人的注意力全在舞台之上,只有柴婧及身边极少数人才注意到她的失态。
    柴婧自然知道邵太后嘴时的他便是沈方,可是老祖宗言外之意,似乎表明她知道这京剧的来例,难道这奇怪的曲子,太后娘娘竟然早就听过。“老祖宗,你以前听过京剧?!”
    “哦~”邵太后愣了一下,才缓缓说道,“那可是许久之前的事了,没想到沈方他居然真地把京剧排练出来。”
    柴婧将信将疑,邵太后看了孙女一眼,然后笑着说,“婧儿,呆会儿,等沈方带领演员谢幕之时,你替祖母打赏他们。”
    “谢幕?!”
    “哦~就是演完之后,所有演员重新登台,这时如果表演的好,观看之人便会给些赏钱。”
    柴婧兴奋起来,知道这是邵太后给自己涨脸面,“老祖宗,我们赏多少呢?!”
    “就赏一万两白银吧。”邵太后淡淡的说道,这个赏金一说出来,柴婧便是一愣,旁边服侍的坤宁宫宦官总管李德远只觉双膝一软,显些没跪下。此时太后、皇帝的赏金最多不过五十两,这些赏银取自于内库,受赏之人收到之后,无不奉为珍宝,供在府中,朝夕礼拜,视为传家之宝,断不会视做寻赏银两花销散去。而太后娘娘生性节俭,从不铺张浪费,这万两赏格实在出乎众人所料。
    “老祖宗,一万两白银未免多了些,沈方也不好拿,不如赏五十两如何?”柴婧怀疑自己听错了,便试探着问道。
    “这一万两不用从内库取,全是老身自己多年来所存,原本想留着给你们几个孙儿辈添些喜庆,现在见沈方这么孝顺知趣,我便放心了,记着,这钱是赏给沈方的,也是赏给你的,你看好那小子,别让他捣乱。”
    柴婧见太后说的镇重,又提到看好沈方,便重重地点了点头。
    半个时辰很快过去,从皇室宗亲到达官显贵,都看得如痴如醉。对于邵太后年轻时的丰功伟绩,这些皇室宗亲怎么可能不知道,此京剧《一剪梅》虽然表面是讲唐朝的故事,但里面的贤王、王妃的原型乃是太上(注:即先皇)及太后娘娘,这几十年前的往事,用京剧这种形式展现出来,让这些人直呼过瘾。待红色幕布落下,观众们知道此剧终了,便忍不住赞叹叫好,柴勐也是喜笑颜开,暗道沈方办事漂亮,把几个宦官和京城的歌姬调教地有模有样。
    大幕再度拉开,沈方、李师师、田燕儿带着所有的演员再度盛装登台,向太后娘娘、皇帝陛下、皇后娘娘等各位上位恭贺元旦。
    众人的眼光齐刷刷地看向邵太后,想要看看这位比戏中王妃更加传奇的太后娘娘有何评价,结果人们只看到邵太后微笑颔首,旁边的昌国公主涨红着脸大声说道,“太后娘娘说,沈方有心了,赏白银一万两。”
    众人的笑容凝固了,他们互相看了一眼,以确认自己没有听错。在这鸦雀无声地气氛中,柴勐也笑了起来,“母后既然厚赏沈方,儿臣也不可不赏。沈方受朕之托,能够不辱使命,这么短的时间便将京剧排编出来,也算替儿臣尽了一份教心。吴成何在?!”
    “奴婢在!”吴成出列说道,练了几年功夫,他的嗓门特别响亮。
    “赏沈方白银九千两。”
    “官家有旨,赏沈方白银九千两,沈方跪谢皇恩!”
    沈方、李师师等人刚才跪下之后就没有起身,此时听到邵太后、柴勐有赏,再度磕了三个响头,朗声道,“谢太后娘娘隆恩,谢陛下隆恩,《一剪梅》这部京剧全系陛下至诚所创,小子不敢贪天之功,受之有愧。”
    沈括在远处听的真切,暗自点头。
    皇室宗亲、达官显贵们这才知道,原来今天文德殿的一切全是出自于官家的圣裁,官家的孝心足可感动上天,一时之间,赞美太后英明、官家仁孝的过年话层出不群,让柴勐极为受用。
    随后便是君臣同饮的环节,柴勐把沈方直接叫了过来,少不了评点几句,柴勐见过沈方的表演,自然对童贯等生角的表演看不上眼,挑出的几处倒也在情理之中,让听到柴勐之言的人,更加有拍马屁的藉口。沈方陪着柴勐说了几句话,柴勐才把他放走,让他跟着李德远面见邵太后。
    此时除了沈方之外,包括李师师在内的其它演员全部在幕布之后收拾行头,准备一会儿宴会结束之后,乘坐密闭好的马车离开大内。里面扮演旦角的歌姬们此时便成了达官显贵嘴上的肥肉,只待宴席过后,便会有人露出獠牙。对于这些歌姬而言,通过表演歌剧而上位,未尝不是她们的心愿,所以沈方也没有为这些人的前途担心过,过了这几日,如果京剧在京城反馈良好,他倒是不介意再招收一批年轻的少女从小进行培养,这时的沈氏戏班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一支宣传力量。沈方一边陪着邵太后随意聊着京剧,一边用心留意着柴勐那边的动静,他想知道此时那些达官显贵们对京剧的反应,虽然在官家面前他们只会说好,但京剧是否打动了他们,还是很容易听的出来。
    陈皇后和申贵妃已年过五十,她们两个从《一剪梅》里面看到不少青春时的影子,在柴勐面前进言,想把这支戏班招入宫中。出乎沈方意料的是,柴勐居然没有同意,而且还是以沈方做借口,说什么沈方培养一支戏班不容易,皇后与贵妃若是想看戏,可以让沈方专门为她们培养一支宫廷戏班,这才让两位娘娘顺了心意。
    沈方转念一想,便明白了柴勐的心意,他必然是看上了某个旦角,只是碍于情面不好在皇后、贵妃面前提起。至于是天音阁的美琦、文菊,还是矾楼的云娟、香君,甚至是妙香楼的田燕儿,便不好猜测。虽然从戏份来讲,美琦所扮演的王妃最多,但从扮相上来看,文菊、云娟、香君各有所长,便是田燕儿做生角打扮,也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让“三影先生”张先念念不忘。
    正在沈方胡思乱想间,听到齐王柴濮的声音,“爹爹(注:父皇乃是明清之后皇子对皇帝的称谓,从本章开始更正。),刚才台上沈方旁边那个小娘子,爹爹可曾留意。”
    “很俊俏的小姑娘,怕只有十来岁吧。”柴勐的声音听不出喜乐。
    “爹爹圣明,那是孩儿在矾楼训练的一名歌姬,艺名唤做李师师。”
    “她便是李师师?”柴勐来了兴趣,“这个名字倒是听过几次。”
    “师师姑娘,乃是矾楼花魁,论歌艺还在美琦、文菊、云娟、香君之上。乃是孩儿专为爹爹调教之人,不如便传唤入宫,侍奉左右?!”
    沈方听到柴濮与柴勐的对话,在心里面便判了柴濮鞭刑,受邵太后所托,他答应会给柴勐近支以富贵,但是并不表示他是一个不记仇的人,相反,对于这些仇怨,他会写到一个小本子上,到时候好好地算算帐,有恩报恩,有仇报仇,也是人生快事!喜欢重生大宋征服史请大家收藏:(663d.com)重生大宋征服史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9/19502/1169074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9/19502/1169074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