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经典短篇 > 我的同学是世界遗产 > 第23章 济世书(二)

第23章 济世书(二)

推荐阅读: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武神主宰女富婆的神级村医我用阵法补天地猎天争锋天道天骄太荒吞天诀全民游戏:从丧尸末日开始挂机青葫剑仙九星神龙诀

    穆华夏手忙脚乱地躲避着徐方的“明器”,不过话又说回来,徐方年纪不大,那一招一式还真有几分架势。
    “你要去考武举吗?”
    “嘿!”徐方比划完最后一式,将树枝随手扔了,扑了扑手上的灰,“我爹不想让我考武举,他还是希望我规规矩矩地读书,他总说读书才是出路。”
    在这个重文轻武的年代,这个说法倒也不错。
    “那你呢?”穆华夏接着问。
    “我?”徐方歪头想了想,眨了眨眼,“我也不想考武举!”
    这个答案让穆华夏颇为意外,“为什么?”
    “我听说现在朝廷的武状元的名额,都是给考不中进士的勋贵铺路的,我这小门小户的,争又争不过他们。”
    徐方的语气很是高深莫测,让穆华夏想起了小时候班里分享八卦的那个人,“而且你不知道吧,现在的武状元都不会打仗的,在京中作威作福,个个都是见不得血的胆小鬼!”
    穆华夏配合地睁大了眼睛,惊讶的表情让徐方很是受用。
    可穆华夏是知道的,他还知道,在这个冗官的年代,文武官员的比例失衡得严重,文官的那些候阙者可能到死都没能等到一个官位,而通过武举入仕的勋贵们个个都升得很快。
    穆华夏隐隐记得听老师讲过一个段子,说当时武官最大的品阶是太尉,最后宋朝满朝都是太尉,但真正能带兵打仗的太尉少之又少。
    “那你打算入伍?”
    “对呀,”徐方语气很是雀跃,穆华夏在他眼中看见了名为“向往”的光亮,“靠军功一级一级升上去的才是大将军呢!那样才叫忠君报国!”
    徐方当真是静不下来的性子,听他说话,一般要退两步远才算安全,这人说到兴起就要伸展一下,穆华夏几次险些被打到。
    “而且你知道吗,我觉得我的机会就快来了!”
    穆华夏心下一动,海上之盟,联金抗辽,从结局来看,这不可谓不是一招烂棋,但在当时的宋廷,是有人真的指望借此收回燕云十六州的。
    “什么机会?”就算已经被剧透了,但这出戏总还是要演下去。
    徐方神秘地往穆华夏耳边凑了凑,“我听我爹说,朝廷打算北伐了,现在辽国式微,带我王师北上,燕云十六州唾手可得。”
    “真的?”
    “那当然!”徐方眼中的得意仿佛已然收复北地一般,“到时候我也要写一首诗,我已经想好半句了,就是‘收取燕云十六州’,简洁明朗,直抒胸臆。’”
    “好句好句。”
    穆华夏捧得很没有感情,但徐方听着他这没有灵魂的吹捧,又把头扬得更高了一些。
    “你呢?你以后打算干嘛?”
    “我?”穆华夏愣了愣,随即装作认真地思索了片刻,“我又没有习武的天赋,只好读书考进士了,也不知道什么年头才能考上......”
    “没事儿!”徐方豪爽地一巴掌拍在穆华夏的肩上,“等我位极人臣了,我罩着你!”
    穆华夏笑了笑,虽心底没当真,还是装模作样地作了一揖,“那以后便要仰仗徐兄了。”
    小孩子最喜欢玩这种模仿大人的游戏,穆华夏能感觉到徐方眼睛一亮,然后迅速进入了角色,“华夏兄弟莫要客气,你我一处长大,应该的、应该的,今晚可有空过府一叙啊?”
    “徐兄相邀,小弟不敢推辞......”
    “徐方!”穆华夏话没说完,便听见前院传来中气十足的一嗓子,是徐方的父亲徐镇。
    过家家的游戏到此为止,徐方恋恋不舍地跟穆华夏道了别,显然他还没过够位极人臣的瘾。
    说来这徐镇也是有趣,明明是个读书人,却长得五大三粗的,听说早年间跟个江湖人学过两下功夫。
    文人论辩起来皆是嘴上功夫,独这徐镇,说到激动处下意识地就要撸袖子、扬胳膊,旁人每每见到,都觉得他要打人了。
    可徐镇虽长得凶狠,学问却是不错的,所以读书人多乐与之交游。
    吃晚饭时穆节的脸色不太好,看样子是下午吵架的时候没吵赢。
    “快点儿吃,吃完问你功课。”
    穆华夏点点头,不敢吱声,低头飞快地默默扒饭。
    “吃那么快干嘛?”穆华夏正吃着,又听见穆节的声音响起,“没点儿规矩。”
    不带这么撒气的吧,穆华夏在心里不服气地顶嘴,却不敢说出来,只好又放慢了速度。
    不过比起被心情不好的穆节问书,穆华夏宁愿选择跟心情不好的穆节吃饭。
    毕竟纵有再多的规矩,饭总是有吃完的时候,但书,是问不完的。
    “今天学了什么?”
    “《孟子》。”
    “哪一篇?”
    “《告子上》。”
    “背。”
    “啊?”
    穆华夏一愣,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要背下来当日新学的古文,他倒不是不会,他只是没想到古人的教育也这么严苛的吗?
    “背。”穆节不管穆华夏惊愕的眼神,他冷硬地重复了一遍,手中的戒尺一下一下敲打着手心。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这是人教版语文书九年级的内容,是以对穆华夏来说,背下来并不难,难的是他不知道背下来之后,他要面对的是什么。
    穆华夏完整地背完了功课,穆节的神情终于是松了些,这也让穆华夏悄悄松了口气。
    “读懂了些什么?”
    “舍生取义。”
    “那我现在问你,百姓安居和祖宗遗志,何为‘鱼’,何为‘熊掌’?”
    这分明是在难为我胖虎,那个表情包在那一瞬完整出现在穆华夏的脑海,不过这个问题一出,他也算明白了下午他们究竟在争论什么。
    何为鱼何为熊掌?穆华夏琢磨了一下目前朝中的趋势,再想想穆节的表情,大约——
    “安居为‘鱼’,遗志为‘熊掌’。”
    穆华夏看见穆节眼睛亮了,他松了口气,看来自己猜对了。
    “说说原因。”
    “百姓安居是当下事,祖宗遗志,许是过去许是未来。况且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决国事,当以百姓为先。”喜欢我的同学是世界遗产请大家收藏:(663d.com)我的同学是世界遗产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9/19117/1146753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9/19117/1146753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