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回 疏呈血染襟(3)
推荐阅读:剑帝、寒门崛起、校花的贴身高手、清都仙缘、刀光如月映九州、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巨门卷、老子是全村的希望、医路坦途、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司徒素的七夕夜便在品味这梦里温存与梦醒空虚的巨大落差中度过了。夏夜繁星照见了文嗣公主的凄泪,也没有错过西鉴城南邵歆舟的愁容。夜不能眠的他踱出屋,坐在院中自斟自饮,回顾往事,将一怀愁绪消融于冷酒之中。抬起头,满天熠熠星辰,却并没有一颗属于自己,一丝吟哦不禁脱口而出:“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到信王府时日已不算短,邵歆舟还是坚持不肯入仕。不管是司徒曦的推重还是伍亦清的暗示,甚至岳慎云的青眼,都不足以改变自己的决定。但他也逐渐意识到,随着储争的加剧,信王府诸士都将卷入其中,恐怕无人能幸免。而更没料到,自己代岳丞相拟完奏疏后,司徒曦便遭遇了行刺。愧疚感萦绕心间,一面寻思是否做错了,一面低头看着石板上自己被星光拉长的瘦影,嗟叹数声,酒杯空了又空。
是那个白裙飘飘的倩影,在脑中盘桓不去。为此邵歆舟不知自嘲了多少回,黯然了多少回。其实迄今为止,邵歆舟只跟她见了三次面,说的话一共不到十句。所谓伊人,终究不过是一场遥不可及的奢望。可是每个风摇竹佩的黄昏和月映藤环的夜晚,总有一丝绝密的遐念电波般穿越脑海,哧一声将自己点燃,引发源于灵魂的震颤和持久的失眠,今夜也不例外。
在七夕夜的星空下独自徘徊,凄凉的滴漏声像一把凿子,凿的是妄想和痴心。邵歆舟忽忆起白天从文学馆拿回了一卷公主府刚送来的古籍,还没来得及细看。于是匆匆返回卧室,点上灯,找到那本面目沧桑的古书,置于昏黄的烛光下细读。他的视力已不如年轻时那么好了,书需要凑近才行。可是这一次越读越觉奇怪,眉头也拧了起来,突然失声道:“这是……”
彻夜难眠。次日天气晴朗,丰满清洁的阳光洗亮了屋顶每一寸瓦片,邵歆舟赶到信王府探望仍在养伤的司徒曦。司徒曦正在喝药,见他风尘仆仆,手执一卷旧书,神情急切迥异于平日,便问道:“何事如此兴奋?”
邵歆舟道:“昨天我拿回了公主府送来的一本没有书名的古籍,夜里细读,竟发现此书……此书……”
“此书怎样?”
“此书很可能是相传失散的《竹书纪年》。”
司徒曦手一抖,药碗垂直坠落,砸地有清脆的裂声,乌黑的药汁即刻溅上了衣角。一个穿杏黄衣衫、髻间插花的侍女听到声音急忙进屋收拾。待侍女捧着碗片离去,邵歆舟便将古书从怀里拿出,递到司徒曦手中。司徒曦展卷而读,眼神愈发明亮,禁不住从座位上站起:“果然……难道真的是《竹书纪年》?”
他最近读史,知道根据《晋书.束皙传》记载,西晋太康二年,一个叫做“不准”的汲郡人盗了一座魏王墓,被官府逮捕,这也让墓里的大量竹简重见天日。晋武帝将竹简付与秘书校缀,排定次序,用当时的通行文字考订释文。束皙担任著作郎,得观竹书,加以整理、义证,便有了《竹书纪年》十三篇。从内容推断,这该是春秋晋国史官和战国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夏朝起到三家分晋,接着再记述魏国至魏安釐王的历史事件。其具体内容跟儒经正史颇有出入。比如《史记》记载,商王太甲曾因失德被伊尹囚禁三年,伊尹等太甲改过自新后便将国家还给了他,而太甲汲取教训终成一代圣君。但《纪年》说的是“太甲杀伊尹”。又如“共和行政”,《史记》认为是西周末年国人暴动,周厉王逃跑后,‘召公、周公二相行政’,《纪年》却说是由“共伯和”这个人摄行天子事。
《竹书纪年》直到唐朝还存在,但五代十国后,原本渐渐散佚无存。宋代的目录书,诸如《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已不加著录。那么眼前的这本书,难道真的是宋朝前留存的版本么?
他再次扫读,神情越来越复杂:
“舜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后稷放帝朱于丹水。”
“益干启位,启杀之。”
“殷仲壬崩而立大甲,伊尹放大甲于桐,乃自立。伊尹即位,放大甲。七年,大甲潜自出桐,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
司徒曦自语道:“果然如此,太甲(大甲)被放逐后潜回国杀了伊尹。呵呵,孟子却说什么‘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己也,复归于亳。’”
邵歆舟道:“不错,《尚书.太甲中》也说‘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亳’。”
司徒曦又道:“儒家经典都道舜是有德之人,所以尧将帝位禅让给舜。《中庸》称其为‘故大德,必得其位’。伯益也主动让位给大禹的儿子启。这里偏偏是囚之杀之而得帝位。至于尧的儿子朱,正史中称其被尧派到丹渊为诸侯,这里却是……”
邵歆舟叹了口气:“实际上《韩非子》早就直言‘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两人心照不宣地对视,都恨不得能亲身穿越时空,拨开迷雾,看一看上古时期的帝王夺位靠的究竟是德,还是暴力。但这一切,除了亘古巡游的日月星辰,谁又能知道呢?
良久,司徒曦问道:“这书是不是皇姐府中送来的?”邵歆舟道:“是。我实在想问问公主她从哪里得到此书。”司徒曦点头道:“改天我们一起去问她。不过,这本书你暂时自己保管,不要给其他任何人看。我怕会引起一场不必要的风波。”邵歆舟应了,又询问其伤情。司徒曦道:“不碍事。只是刺客至今没有归案,却让人放不下心。呵呵,也不知道下一次我又会被刺中哪里了。”
邵歆舟告辞离去,司徒曦默默发了会儿呆,恬然感觉肩上的刀伤,创痛起起落落忽张忽合就像是濒死的鱼贴着骨头吮吸。先前的黄衫侍女又送来一碗新熬的药汤,递到司徒曦面前,语声温柔:“殿下趁热喝。”司徒曦接过,摇头道:“这药太难喝,我这几天嘴里都苦死了。”侍女望着最近清减不少眉目间却依然光彩流动的司徒曦,心一悸,定神道:“奴婢给殿下拿些酥糖来。”司徒曦却说道:“等一等。”
他将碗放下,紧盯着侍女,见她盈盈十六七岁,玲珑俏丽的面庞上尚带一丝青涩,水润双眸如沾晨露。视线在她的粉脸上游弋,又慢慢往下移,移过纤白颈脖,停留在玫红的抹胸上。那里裹得甚紧,依稀可辨缎子上绣着几只戏舞的蝴蝶,上方却不多不少露出一片晶莹如酪的肌肤。侍女被看得娇羞地垂下了头,双颊酡红。司徒曦忽然一拉,将侍女揽到怀里,一缕幽香袭鼻,心神不由一荡。“啊……”侍女怯怯低呼,却不敢挣扎。司徒曦喃喃道:“你的嘴唇红得很,该是甜的吧。”说罢将头俯凑过去,似欲品尝。侍女颤抖着身躯,闭上眼不作一声,大有任君采摘之情态。司徒曦见状却皱了皱眉,停顿须臾,猛地将侍女推开,道:“你走吧。”侍女愣了会儿,目中流露一丝失望,连“是”都忘了答,摇摇晃晃踱到门口。转回身,声如蚊呐地说了句“殿下保重”,半捂着脸疾冲出门。
司徒曦端碗灌了一口药,苦涩的味道流入体腔,整只胃都翻江倒海起来。放下碗,望穿数扇花窗,三天前跟伍亦清的对话渐渐在耳边响起。
当时伍亦清一脸严肃地告诉他,岳丞相的病中上疏和这场诡异的行刺,导致的一个最坏的结果是宸妃和韩忞会因此意识到其实他并不打算真正退出储争。而之前他和信王府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付之东流了。那么接下来他们会采取什么狠招发动反攻,谁都猜不到,未来也必然险象环生。长史沉重而不失镇定地说道:“这是一场长期而艰苦的仗,殿下千万不要为一时的胜负乱了方寸。保护好自己,蓄势等待时机。”
另一件令司徒曦烦闷不堪的事,却是伍亦清告诉说不得不在今年上奏请婚,王妃人选也需要好生斟酌。又说会尽量拖延,为映弦争取时间。司徒曦听在耳里,心底却隐约滋生不祥。这种不详的来源,他也说不清。明明是两情相悦,目标一致,日日思挂,像是挂念惊浪雷奔的大海中一截可供自己安抱的浮木,可为何又有一种忐忑和疑虑?自己跟映弦,究竟会有怎样的收场呢?
心潮澎湃,遂捉了案上一枝毛笔,在纸上一蹴而就:“云投恶海溅琼瑶,沓浪摧衣影自销。万古驰光难一醒,可期凝噎是星桥?”搦管未稳,“桥”字最后一横竟然粗重地歪了去。他一怔,扭头瞥见那碗黑洞洞的药汤,虽然难喝至极,却是用来治伤的。而他早已明白,为了品味最甘的甜,必须饮下最涩的苦。
不过,也许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刻,那个人还能派上用场……一念飘过,司徒曦不禁微微笑了一下,似在众生忙碌的尘世上又觅得一丝隐秘的宽慰。
※※※※※※※※※※※※※※※※※※※※
关于《竹书纪年》的版本说法有好几种。除了古本今本之别外,有的学者还认为即使是晋朝的《竹书纪年》也有荀、和初写本和束皙改写本两个版本。这里司徒曦仅是以《晋书.束皙传》作为参考,所以不会像清代以后的学者那样考证得那么详切。
原本《竹书纪年》(又称《汲冢纪年》)(即竹简出土后经当时学者整理的十三篇)已于两宋之际亡佚,但有一些句子被晋朝后的书所引用。现在可以看到的明清通行本《竹书纪年》(又称今本《竹书纪年》)一般来说被后来的学者认为是明朝人所伪造(也有人认为更早。不过是否一定是伪书,某些学者还存在异见)。清朝学者朱右曾搜集了自晋朝以后诸书所引《竹书纪年》的文句,注其所出,考其异同,编成《汲冢纪年存真》。王国维在此基础上又完成了《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这两本书可谓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原本《竹书纪年》的面貌。《玉宇遥尘》此处出现的《竹书纪年》文句,除了第一句外都在《汲冢纪年存真》里有,也就是说肯定是原本中的句子。但是“舜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这两句是否原本里有,尚有争议。《辑校》不录,《存真》未收,但“舜放尧于平阳”可见于唐代史学家刘知几的《史通.疑古篇》所引《汲冢琐语》文,而“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可见于唐代张守节所著的《史记正义》中引《竹书纪年》文。所以我认为这两句话还是有可能是《竹书纪年》的原文。出于小说需要,留于本章。喜欢玉宇遥尘(第一卷最新修订)请大家收藏:(663d.com)玉宇遥尘(第一卷最新修订)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到信王府时日已不算短,邵歆舟还是坚持不肯入仕。不管是司徒曦的推重还是伍亦清的暗示,甚至岳慎云的青眼,都不足以改变自己的决定。但他也逐渐意识到,随着储争的加剧,信王府诸士都将卷入其中,恐怕无人能幸免。而更没料到,自己代岳丞相拟完奏疏后,司徒曦便遭遇了行刺。愧疚感萦绕心间,一面寻思是否做错了,一面低头看着石板上自己被星光拉长的瘦影,嗟叹数声,酒杯空了又空。
是那个白裙飘飘的倩影,在脑中盘桓不去。为此邵歆舟不知自嘲了多少回,黯然了多少回。其实迄今为止,邵歆舟只跟她见了三次面,说的话一共不到十句。所谓伊人,终究不过是一场遥不可及的奢望。可是每个风摇竹佩的黄昏和月映藤环的夜晚,总有一丝绝密的遐念电波般穿越脑海,哧一声将自己点燃,引发源于灵魂的震颤和持久的失眠,今夜也不例外。
在七夕夜的星空下独自徘徊,凄凉的滴漏声像一把凿子,凿的是妄想和痴心。邵歆舟忽忆起白天从文学馆拿回了一卷公主府刚送来的古籍,还没来得及细看。于是匆匆返回卧室,点上灯,找到那本面目沧桑的古书,置于昏黄的烛光下细读。他的视力已不如年轻时那么好了,书需要凑近才行。可是这一次越读越觉奇怪,眉头也拧了起来,突然失声道:“这是……”
彻夜难眠。次日天气晴朗,丰满清洁的阳光洗亮了屋顶每一寸瓦片,邵歆舟赶到信王府探望仍在养伤的司徒曦。司徒曦正在喝药,见他风尘仆仆,手执一卷旧书,神情急切迥异于平日,便问道:“何事如此兴奋?”
邵歆舟道:“昨天我拿回了公主府送来的一本没有书名的古籍,夜里细读,竟发现此书……此书……”
“此书怎样?”
“此书很可能是相传失散的《竹书纪年》。”
司徒曦手一抖,药碗垂直坠落,砸地有清脆的裂声,乌黑的药汁即刻溅上了衣角。一个穿杏黄衣衫、髻间插花的侍女听到声音急忙进屋收拾。待侍女捧着碗片离去,邵歆舟便将古书从怀里拿出,递到司徒曦手中。司徒曦展卷而读,眼神愈发明亮,禁不住从座位上站起:“果然……难道真的是《竹书纪年》?”
他最近读史,知道根据《晋书.束皙传》记载,西晋太康二年,一个叫做“不准”的汲郡人盗了一座魏王墓,被官府逮捕,这也让墓里的大量竹简重见天日。晋武帝将竹简付与秘书校缀,排定次序,用当时的通行文字考订释文。束皙担任著作郎,得观竹书,加以整理、义证,便有了《竹书纪年》十三篇。从内容推断,这该是春秋晋国史官和战国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夏朝起到三家分晋,接着再记述魏国至魏安釐王的历史事件。其具体内容跟儒经正史颇有出入。比如《史记》记载,商王太甲曾因失德被伊尹囚禁三年,伊尹等太甲改过自新后便将国家还给了他,而太甲汲取教训终成一代圣君。但《纪年》说的是“太甲杀伊尹”。又如“共和行政”,《史记》认为是西周末年国人暴动,周厉王逃跑后,‘召公、周公二相行政’,《纪年》却说是由“共伯和”这个人摄行天子事。
《竹书纪年》直到唐朝还存在,但五代十国后,原本渐渐散佚无存。宋代的目录书,诸如《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已不加著录。那么眼前的这本书,难道真的是宋朝前留存的版本么?
他再次扫读,神情越来越复杂:
“舜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后稷放帝朱于丹水。”
“益干启位,启杀之。”
“殷仲壬崩而立大甲,伊尹放大甲于桐,乃自立。伊尹即位,放大甲。七年,大甲潜自出桐,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
司徒曦自语道:“果然如此,太甲(大甲)被放逐后潜回国杀了伊尹。呵呵,孟子却说什么‘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己也,复归于亳。’”
邵歆舟道:“不错,《尚书.太甲中》也说‘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亳’。”
司徒曦又道:“儒家经典都道舜是有德之人,所以尧将帝位禅让给舜。《中庸》称其为‘故大德,必得其位’。伯益也主动让位给大禹的儿子启。这里偏偏是囚之杀之而得帝位。至于尧的儿子朱,正史中称其被尧派到丹渊为诸侯,这里却是……”
邵歆舟叹了口气:“实际上《韩非子》早就直言‘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两人心照不宣地对视,都恨不得能亲身穿越时空,拨开迷雾,看一看上古时期的帝王夺位靠的究竟是德,还是暴力。但这一切,除了亘古巡游的日月星辰,谁又能知道呢?
良久,司徒曦问道:“这书是不是皇姐府中送来的?”邵歆舟道:“是。我实在想问问公主她从哪里得到此书。”司徒曦点头道:“改天我们一起去问她。不过,这本书你暂时自己保管,不要给其他任何人看。我怕会引起一场不必要的风波。”邵歆舟应了,又询问其伤情。司徒曦道:“不碍事。只是刺客至今没有归案,却让人放不下心。呵呵,也不知道下一次我又会被刺中哪里了。”
邵歆舟告辞离去,司徒曦默默发了会儿呆,恬然感觉肩上的刀伤,创痛起起落落忽张忽合就像是濒死的鱼贴着骨头吮吸。先前的黄衫侍女又送来一碗新熬的药汤,递到司徒曦面前,语声温柔:“殿下趁热喝。”司徒曦接过,摇头道:“这药太难喝,我这几天嘴里都苦死了。”侍女望着最近清减不少眉目间却依然光彩流动的司徒曦,心一悸,定神道:“奴婢给殿下拿些酥糖来。”司徒曦却说道:“等一等。”
他将碗放下,紧盯着侍女,见她盈盈十六七岁,玲珑俏丽的面庞上尚带一丝青涩,水润双眸如沾晨露。视线在她的粉脸上游弋,又慢慢往下移,移过纤白颈脖,停留在玫红的抹胸上。那里裹得甚紧,依稀可辨缎子上绣着几只戏舞的蝴蝶,上方却不多不少露出一片晶莹如酪的肌肤。侍女被看得娇羞地垂下了头,双颊酡红。司徒曦忽然一拉,将侍女揽到怀里,一缕幽香袭鼻,心神不由一荡。“啊……”侍女怯怯低呼,却不敢挣扎。司徒曦喃喃道:“你的嘴唇红得很,该是甜的吧。”说罢将头俯凑过去,似欲品尝。侍女颤抖着身躯,闭上眼不作一声,大有任君采摘之情态。司徒曦见状却皱了皱眉,停顿须臾,猛地将侍女推开,道:“你走吧。”侍女愣了会儿,目中流露一丝失望,连“是”都忘了答,摇摇晃晃踱到门口。转回身,声如蚊呐地说了句“殿下保重”,半捂着脸疾冲出门。
司徒曦端碗灌了一口药,苦涩的味道流入体腔,整只胃都翻江倒海起来。放下碗,望穿数扇花窗,三天前跟伍亦清的对话渐渐在耳边响起。
当时伍亦清一脸严肃地告诉他,岳丞相的病中上疏和这场诡异的行刺,导致的一个最坏的结果是宸妃和韩忞会因此意识到其实他并不打算真正退出储争。而之前他和信王府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付之东流了。那么接下来他们会采取什么狠招发动反攻,谁都猜不到,未来也必然险象环生。长史沉重而不失镇定地说道:“这是一场长期而艰苦的仗,殿下千万不要为一时的胜负乱了方寸。保护好自己,蓄势等待时机。”
另一件令司徒曦烦闷不堪的事,却是伍亦清告诉说不得不在今年上奏请婚,王妃人选也需要好生斟酌。又说会尽量拖延,为映弦争取时间。司徒曦听在耳里,心底却隐约滋生不祥。这种不详的来源,他也说不清。明明是两情相悦,目标一致,日日思挂,像是挂念惊浪雷奔的大海中一截可供自己安抱的浮木,可为何又有一种忐忑和疑虑?自己跟映弦,究竟会有怎样的收场呢?
心潮澎湃,遂捉了案上一枝毛笔,在纸上一蹴而就:“云投恶海溅琼瑶,沓浪摧衣影自销。万古驰光难一醒,可期凝噎是星桥?”搦管未稳,“桥”字最后一横竟然粗重地歪了去。他一怔,扭头瞥见那碗黑洞洞的药汤,虽然难喝至极,却是用来治伤的。而他早已明白,为了品味最甘的甜,必须饮下最涩的苦。
不过,也许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刻,那个人还能派上用场……一念飘过,司徒曦不禁微微笑了一下,似在众生忙碌的尘世上又觅得一丝隐秘的宽慰。
※※※※※※※※※※※※※※※※※※※※
关于《竹书纪年》的版本说法有好几种。除了古本今本之别外,有的学者还认为即使是晋朝的《竹书纪年》也有荀、和初写本和束皙改写本两个版本。这里司徒曦仅是以《晋书.束皙传》作为参考,所以不会像清代以后的学者那样考证得那么详切。
原本《竹书纪年》(又称《汲冢纪年》)(即竹简出土后经当时学者整理的十三篇)已于两宋之际亡佚,但有一些句子被晋朝后的书所引用。现在可以看到的明清通行本《竹书纪年》(又称今本《竹书纪年》)一般来说被后来的学者认为是明朝人所伪造(也有人认为更早。不过是否一定是伪书,某些学者还存在异见)。清朝学者朱右曾搜集了自晋朝以后诸书所引《竹书纪年》的文句,注其所出,考其异同,编成《汲冢纪年存真》。王国维在此基础上又完成了《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这两本书可谓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原本《竹书纪年》的面貌。《玉宇遥尘》此处出现的《竹书纪年》文句,除了第一句外都在《汲冢纪年存真》里有,也就是说肯定是原本中的句子。但是“舜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这两句是否原本里有,尚有争议。《辑校》不录,《存真》未收,但“舜放尧于平阳”可见于唐代史学家刘知几的《史通.疑古篇》所引《汲冢琐语》文,而“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可见于唐代张守节所著的《史记正义》中引《竹书纪年》文。所以我认为这两句话还是有可能是《竹书纪年》的原文。出于小说需要,留于本章。喜欢玉宇遥尘(第一卷最新修订)请大家收藏:(663d.com)玉宇遥尘(第一卷最新修订)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8/18948/1136243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8/18948/1136243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