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闻说梅花早(3)
推荐阅读:剑帝、寒门崛起、校花的贴身高手、清都仙缘、刀光如月映九州、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巨门卷、老子是全村的希望、医路坦途、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简陋的柴扉久叩不应。瑟风中映弦转过头,撩开拂面青丝,遗憾说道:“看来我们来的不是时候,人不在家。”司徒曦抬足走近,朝墙头张望,未觉动静,脸上涌现疑色:“上次见面他还告诉我今天会留在家里整理书卷,我还特意算着时辰来的。”映弦耸肩道:“也许临时有事出门了也说不定。”
两人造访无果,只好循原途返回。逼仄如丝的小巷,老屋绵延于两侧围墙之后,路上却不见人踪。大风猛吹,道旁高树摇动,秃枝如四突的剑戟,肆意割乂头顶浑整的天空。沙尘扬起之际,视线烟熏似地模糊了。两人并肩而行,听风籁啸于耳畔,各有微情漫上心田。堪堪默然走了一段,司徒曦忽道:“要是下次见了邵歆舟,你该叫我什么?”
映弦道:“自然是按照殿下吩咐的,叫‘涂公子’。”司徒曦点点头,却又道:“不过,你我单独相处时,你也别老‘殿下’、‘殿下’的称呼我了。”映弦闻言不禁放慢了脚步,赧然问:“那该怎么称呼?”司徒曦想了想道:“你就说‘你’,或者……叫我的小名‘闻笛’。”
映弦还是头一遭听闻司徒曦有这么个雅致的小名,心跳加快几拍,嗫嚅道:“这……未免太不尊敬殿下、太没礼数了。”却听司徒曦道:“怎么,我们之间需要这么多礼数么?”她抬起头,见他眸光一黯,隐隐有失望之色,只好说道:“好吧,以后没其他人在的时候便叫你‘闻笛’。”司徒曦脸色方和悦起来:“这小名是我母亲取的。因为她生我的前夜恰好听到窗外有人吹笛子。不知是不是因此搅动了情绪,第二天一清早便生了我,其实是早产了一个月。”
映弦莞尔一笑:“原来如此。所以你也算是‘闻笛而生’。”司徒曦道:“不错。不过,自从母亲去世后,便没人再叫我‘闻笛’了,你还是第一个。”见映弦垂首不语,一抹薄红染在颊上,如明霞拂水,婉丽动人,又说道:“对了,反正现在时辰还早,咱们不如去江边走走。如果还有船,也不妨坐上一段。”映弦便嗯了一声。
信步走至沐阳江,遥望半空淡云冉冉,远山烟色苍苍,一派萧壮气象。冬季里江风凛冽侵骨,所幸江面未冻,一带寒流在目下缓送,寂无声讯。两人伫立江岸,等半天也不见船舶,正要放弃,视线尽处却陡现一只小舟,似枯叶一枚自天际飘来。两人欣喜而向。等船开近了,才发现是一条朴素篷船,篷口挂了风帘,不见舱内情景。船夫衣衫单薄,覆体的斗篷迎风作响。见两人在候船,便停舟于江岸,洪声道:“船里已有个客人。两位公子如果不嫌弃,可以一并上来,渡一段再说。冬天发船的少,两位怕是很难再等到一艘。”
司徒曦见船夫言辞诚恳,说了声“好”,牵挽着映弦小心踏上船板。船夫口中“嘿哟”一声,小舟复又东行。两人不愿进舱,便并肩站在船头,凌波眺景。橹声中但见长空一色,沧茫寥廓,浩然之气充塞穹壤。飒飒江风夹着泠然的水汽灌入冬衫,袭上面颊,愈令精神爽发。映弦斜眼瞟向司徒曦,见他远瞻江天不发一语,淡笑如隐,目光中却蕴含少见的深弘。正午阳光洒落周身,其人端立舟中,以浩浩青天为背景,瞬息定格成一幅诗意盎然的水墨画——多年后,可也是难觅流晖中值得惜念的一笔?一刹那,有莫名的嗟慨萦于映弦心间。本如碎萍乱絮般的思绪,丝丝团团,此刻便同两岸枝疏叶凋的颀木一齐随江流徐退,而那些无法重访的旧光阴却又在记忆里泛出曈昽的底色。
冷不丁猋风骤起,小船霎时剧烈摇晃,桨动时扬起的水花趁机扑入船内,打湿了衣足。映弦连声“哎哟”,狼狈地后撤。待船身恢复平稳,司徒曦笑道:“怕什么?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话音刚落,舱内却传出一声朗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司徒曦闻声大喜,宏亮念道:“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舱内又道:“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映弦好奇回头,司徒曦已转身疾走到篷舱,一把掀起垂帘,欣然说道:“邵兄,我可找到你了!”
.
映弦与邵歆舟的第一次照面,便是在这条朴素篷船里。风帘挂起,舱内顿时敞亮不少。眼前是一个瘦嶙嶙的青年,面孔苍白,眉目清俊。年纪虽才二十七,眼里已满是阅尽世态炎凉的沧桑。然则眸底那道清高寒光,仍趁人不注意便要逾睫闪上一闪。可以想象退回到七年前,这双黑白分明的眼睛会对人发出怎样一种傲芒,令近者避之不及。此刻他坐在舱中,桌上放一壶酒、一个酒杯,却是在自斟自饮。咳嗽几声道:“刚才在船头吹风吹久了,所以躲了进来。狭窄地方,涂兄怕是受不了。怎么,你在找我?”
司徒曦道:“不瞒邵兄,上次听你说家里有一本尊师亲撰的《古今文字考》,便想冒昧借来一阅。这是我家书童映弦,今日登门拜访,没找到你,没想却在这船里遇见。映弦,过来见邵公子。”映弦便上前恭敬施了一礼,道:“涂公子也知这本《古今文字考》乃尊师生平心血之作,想必不会轻易示人,所以专程登门求见。”
邵歆舟道:“这本书是我少时老师的遗赠,我已珍藏了十多年,其他人想借我当然不会借。不过若是涂兄想看,说一声便是,何苦专门跑一趟。陋屋斗室,倒让涂兄见笑了。”
司徒曦道:“君子所居,何陋之有?再说邵兄才华天赐,又岂是池中之物?迟早有一日会像那西晋左太冲一样,以文称世,名噪京城。”
邵歆舟却道:“涂兄说笑了。邵某早有永不应试之语,今生之志不在扬名显身。只是感念师恩,便常以考据旧字、研习古文为乐,不敢懈怠。
映弦道:“我也听涂公子说过,自仓颉造书,文字历时而变。春秋战国群雄并立,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后经秦皇统一,书写虽趋向简易,而古文字却因此大多湮没了,也是憾事一桩。”
司徒曦道:“且不论这么久远的事了,便是汉晋诗赋中的的字词物事,今人也多是不识……就说这一句,小弟不才,还想请教这几字作何解?”说着从怀中掏出一纸递给邵歆舟。映弦凑过来一看,却是‘湘蔈缥蒂’四字。
邵歆舟看罢笑了笑,道:“此语出自左思《齐都赋》,原句是‘其草则有杜若蘅菊,石兰芷蕙,紫茎丹颖,湘蔈缥蒂。’《齐都赋》原文已佚,只有一些散句见于《太平御览》、《水经注》、《初学记》等书。这句话便被唐代的徐坚在《初学记》里引过。”
司徒曦讶道:“邵兄竟连如此冷僻词句的出处都一清二楚。”
“昔年曾览得一套《初学记》,读到此句时,对这“湘”字颇想不通。左思明明写的齐都临淄,其植物跟湘水湘地有何关系?恐怕是后人誊抄时错录,将意为浅黄色的‘缃’字写成了‘湘’。因这句的‘缥蒂’指的是‘青白色的花蒂’,前面又是‘紫茎丹颖’,唯有‘缃’字放在这里才说得通。而这个‘蔈’字呢,《说文》作‘苕之黄华也’,《集韵》则为‘穀黃华者,一曰禾末。’亦可见是‘缃’而非‘湘’。”
映弦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连连点头:“邵公子说的是。”
邵歆舟又补道:《齐都赋》里还曾提到“胜火之木”,可见于李昉所编的《太平御览》。而就在‘胜火’一条下李昉还引用了伏琛的《齐地纪》,记载东方朔称此木为‘不灰之木’,特点是经火烧灼只成炭不成灰。我怀疑此物可能不是木,而是矿石。查阅《证类本草》方知这不灰木果然是石非木,或叫做滑石之根,颜色青白,能够入药。而左思所谓的“胜火之木”,便极有可能是这种不灰木。李昉将此物归为木部,和辛夷、合欢同列,岂非值得商榷?当然,说不定左思本人也认为它是一种植物。故而我对这《齐都赋》印象深刻,后来凡遇到引句,便都要细加斟酌一番。”
司徒曦赞叹道:“邵兄博闻强识,小弟佩服之极。真是天赐我良才啊。”忽觉失口,转头告知映弦:“左思以《魏都赋》、《吴都赋》、《蜀都赋》扬名于世,连陆机都自叹不如,其实在创作《三都赋》前已有《齐都赋》问世。”邵歆舟点头道:“不错。然则原文不存,殊为可惜。”
司徒曦一笑,又从怀里掏出一纸,递给邵歆舟:“邵兄且看看。”邵歆舟接过阅其文:“……连衽有云覆之阴,挥汗有雨洒之濡……牛岭镇其南……则有神岳造天……果则昫山之梨……天齐之池,因名国也……精逸击电,奔越惊风……”他目中讶意渐浓,惊望司徒曦:“这是……?”司徒曦问道:“兄台认为这可是《齐都赋》原文?”
邵歆舟又低头细读一阵,喜道:“错不了。涂兄……敢问你从何处找到这《齐都赋》的全文?”
“此事日后必细告于兄。里面的文字佶屈聱牙,除了邵兄,可找不到第二个人能为我解答了。”
邵歆舟苦笑道:“这七年来我无所牵绊,只能埋头于古书旧籍。只不过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浅文俗曲,却传唱不绝。世情如此,如之奈何?”
司徒曦瞟了一眼映弦,映弦便说道:“邵公子也不必如此悲观。据我所知,京城有一贵人,平时也是乐古好文,目前正在寻访才士,欲请其整理古文,厘音辨义,加以校注后编纂成集,以传后世。”邵歆舟喃喃道:“当朝还有这么清雅的贵人,倒是头次听说,却不知是谁?” 映弦平淡答道:“是当今天子的次子,信王。”邵歆舟一呆,疑道:“信王?我听说这信王游手好闲,专行斗鸡走马之事,故为天子不喜。居然还能有如此雅好?”司徒曦脸微微一红,不由心滋怅然:“原来他的名声这么差。”映弦却道:“坊间传闻岂能轻信?关于这一点,邵公子当有切身体会才是。” 邵歆舟沉默片刻,道:“不管是不是信王,反正跟我也没什么关系。”
“未必。以公子之博学多才,可算是校注古文的不二人选。”映弦顿了顿,又道:“不瞒你说,涂公子跟信王颇有些渊源。如果向信王举荐公子,倒想问问公子可愿入府为士?”
又是一阵静默。邵歆舟最终摇头道:“多谢涂兄好意。邵某虽然轻贱,倒并不想依附于王公贵胄,失了自在。涂兄不必费心了。”
映弦道:“邵公子此言差矣。王公贵胄也是血肉凡躯,邵公子为何不能以平常心待之?便说这信王,其实早知公子之才,有心委以重任。他府中像那枚乘的《笙赋》、徐干的《玄猿赋》、司马相如的《梓山赋》,等等等等,这些费尽心力才找到的相传佚散的文赋,又包括其他虽然存世、却谬解百出的华章妙辞,若找不到人注解,那就太令人遗憾了。”
邵歆舟目露犹豫,司徒曦见时机差不多了,便起身施礼道:“还望邵兄答应我,成此‘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邵歆舟神色一变:“你是……?”
“我便是兄台听说的‘专行斗鸡走马之事’的信王。恶名在外,邵兄不怪我故意隐瞒吧?你我同为世人所误会,也真是机缘巧合啊。”司徒曦微笑道。
邵歆舟神情恍惚,似不敢相信眼前一切,映弦又道:“信王殿下慕公子才名已久,故亲自求访,足见诚意。”
“这……”
“邵公子切莫再推辞了。殿下求贤若渴,更难得与公子志趣相投,从古至今,又有几人能如此呢?”
司徒曦放眼环视,见篷舱角落处还有一个酒杯,便取了过来,擦干净,倒出一杯酒,又将邵歆舟的酒杯斟满,正色道:“邵兄如答应我,就请喝完这杯酒,如果不愿,便不用喝。我绝不勉强。以后仍然以友视之。我先干为敬。”说罢一饮而尽。
邵歆舟见状缓缓拿起酒杯,考虑再三,终于也仰脖而尽,慨然道:“歆舟不才,愿为信王殿下效力。”司徒曦大喜,笑道:“太好了。今日你我定要不醉不归。”又将酒杯倒满,两人坐下畅言。
酒香飘满整个篷舱,映弦见司徒曦和邵歆舟对饮叙谈不亦乐乎,便悄悄走出舱口,回到船头。小船正在江中破浪而行。
她迎风静立,眼前是融朗江天、清萧江岸,沙汀迷楼逐次展现在视线中。不多时,小船经过“天心楼”,岳青澜的少时逸闻浮出记忆,又想起司徒素,便轻叹了一声。
船行悠悠,经过朱帘彤扉的“玫香院”。映弦心念一动:有机会倒该去看看梦离姑娘,也不知她还在不在那地方。
遥思中小船又经过中秋曾登临的“采星楼”。一个白衣身影袭上心头。映弦怔了一会儿,弯腰拾起船板上一块可疑的卵石,赌气似的朝采星楼方向使力一甩。优美的弧线划过半空,“扑通”,石头应声落水。细碎的水花被激起,一圈圈涟漪便宁静自适地荡开了。
她得意地笑着,忽然风猛一吹,小舟急颠,人几乎跌倒。舱内却传来酒杯砸地而碎的声音,紧接着是“哎呀”的惊呼,也不知是哪个干的好事。映弦下意识地望向站在船尾摆橹的船夫。他摇摇头,无奈笑叹:“年轻人啊,喝酒高兴起来便什么都不在乎了。”
风浪稍息后小船继续前行,映弦精神陡一振:岸边一片明妍的黄色映入眼帘,如金星万点,从天幕洒落到虬劲的枝梢,正是腊梅的花苞。梅花十一月便含苞待放,看来今年会是个暖冬了。呜呜风声中她抬起头——碧空明净,白日高照,平视远方,沐阳江似一匹望不尽的素练,江水在脚下不舍昼夜地奔流,“如人生之长久,而如希望之生烈。”
※※※※※※※※※※※※※※※※※※※※
关于《初学记》里引用的“湘蔈缥蒂”这句,中华书局1962、2004版以及网上能看到的版本写的是“湘叶缥蒂”。但清朝文献学家、藏书家严可均编辑的《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之《全晋文》,转引《初学记》此句时,用的是“湘蔈”。这里我采用严可均的版本。“湘”字之辨见上。喜欢玉宇遥尘(第一卷最新修订)请大家收藏:(663d.com)玉宇遥尘(第一卷最新修订)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两人造访无果,只好循原途返回。逼仄如丝的小巷,老屋绵延于两侧围墙之后,路上却不见人踪。大风猛吹,道旁高树摇动,秃枝如四突的剑戟,肆意割乂头顶浑整的天空。沙尘扬起之际,视线烟熏似地模糊了。两人并肩而行,听风籁啸于耳畔,各有微情漫上心田。堪堪默然走了一段,司徒曦忽道:“要是下次见了邵歆舟,你该叫我什么?”
映弦道:“自然是按照殿下吩咐的,叫‘涂公子’。”司徒曦点点头,却又道:“不过,你我单独相处时,你也别老‘殿下’、‘殿下’的称呼我了。”映弦闻言不禁放慢了脚步,赧然问:“那该怎么称呼?”司徒曦想了想道:“你就说‘你’,或者……叫我的小名‘闻笛’。”
映弦还是头一遭听闻司徒曦有这么个雅致的小名,心跳加快几拍,嗫嚅道:“这……未免太不尊敬殿下、太没礼数了。”却听司徒曦道:“怎么,我们之间需要这么多礼数么?”她抬起头,见他眸光一黯,隐隐有失望之色,只好说道:“好吧,以后没其他人在的时候便叫你‘闻笛’。”司徒曦脸色方和悦起来:“这小名是我母亲取的。因为她生我的前夜恰好听到窗外有人吹笛子。不知是不是因此搅动了情绪,第二天一清早便生了我,其实是早产了一个月。”
映弦莞尔一笑:“原来如此。所以你也算是‘闻笛而生’。”司徒曦道:“不错。不过,自从母亲去世后,便没人再叫我‘闻笛’了,你还是第一个。”见映弦垂首不语,一抹薄红染在颊上,如明霞拂水,婉丽动人,又说道:“对了,反正现在时辰还早,咱们不如去江边走走。如果还有船,也不妨坐上一段。”映弦便嗯了一声。
信步走至沐阳江,遥望半空淡云冉冉,远山烟色苍苍,一派萧壮气象。冬季里江风凛冽侵骨,所幸江面未冻,一带寒流在目下缓送,寂无声讯。两人伫立江岸,等半天也不见船舶,正要放弃,视线尽处却陡现一只小舟,似枯叶一枚自天际飘来。两人欣喜而向。等船开近了,才发现是一条朴素篷船,篷口挂了风帘,不见舱内情景。船夫衣衫单薄,覆体的斗篷迎风作响。见两人在候船,便停舟于江岸,洪声道:“船里已有个客人。两位公子如果不嫌弃,可以一并上来,渡一段再说。冬天发船的少,两位怕是很难再等到一艘。”
司徒曦见船夫言辞诚恳,说了声“好”,牵挽着映弦小心踏上船板。船夫口中“嘿哟”一声,小舟复又东行。两人不愿进舱,便并肩站在船头,凌波眺景。橹声中但见长空一色,沧茫寥廓,浩然之气充塞穹壤。飒飒江风夹着泠然的水汽灌入冬衫,袭上面颊,愈令精神爽发。映弦斜眼瞟向司徒曦,见他远瞻江天不发一语,淡笑如隐,目光中却蕴含少见的深弘。正午阳光洒落周身,其人端立舟中,以浩浩青天为背景,瞬息定格成一幅诗意盎然的水墨画——多年后,可也是难觅流晖中值得惜念的一笔?一刹那,有莫名的嗟慨萦于映弦心间。本如碎萍乱絮般的思绪,丝丝团团,此刻便同两岸枝疏叶凋的颀木一齐随江流徐退,而那些无法重访的旧光阴却又在记忆里泛出曈昽的底色。
冷不丁猋风骤起,小船霎时剧烈摇晃,桨动时扬起的水花趁机扑入船内,打湿了衣足。映弦连声“哎哟”,狼狈地后撤。待船身恢复平稳,司徒曦笑道:“怕什么?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话音刚落,舱内却传出一声朗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司徒曦闻声大喜,宏亮念道:“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舱内又道:“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映弦好奇回头,司徒曦已转身疾走到篷舱,一把掀起垂帘,欣然说道:“邵兄,我可找到你了!”
.
映弦与邵歆舟的第一次照面,便是在这条朴素篷船里。风帘挂起,舱内顿时敞亮不少。眼前是一个瘦嶙嶙的青年,面孔苍白,眉目清俊。年纪虽才二十七,眼里已满是阅尽世态炎凉的沧桑。然则眸底那道清高寒光,仍趁人不注意便要逾睫闪上一闪。可以想象退回到七年前,这双黑白分明的眼睛会对人发出怎样一种傲芒,令近者避之不及。此刻他坐在舱中,桌上放一壶酒、一个酒杯,却是在自斟自饮。咳嗽几声道:“刚才在船头吹风吹久了,所以躲了进来。狭窄地方,涂兄怕是受不了。怎么,你在找我?”
司徒曦道:“不瞒邵兄,上次听你说家里有一本尊师亲撰的《古今文字考》,便想冒昧借来一阅。这是我家书童映弦,今日登门拜访,没找到你,没想却在这船里遇见。映弦,过来见邵公子。”映弦便上前恭敬施了一礼,道:“涂公子也知这本《古今文字考》乃尊师生平心血之作,想必不会轻易示人,所以专程登门求见。”
邵歆舟道:“这本书是我少时老师的遗赠,我已珍藏了十多年,其他人想借我当然不会借。不过若是涂兄想看,说一声便是,何苦专门跑一趟。陋屋斗室,倒让涂兄见笑了。”
司徒曦道:“君子所居,何陋之有?再说邵兄才华天赐,又岂是池中之物?迟早有一日会像那西晋左太冲一样,以文称世,名噪京城。”
邵歆舟却道:“涂兄说笑了。邵某早有永不应试之语,今生之志不在扬名显身。只是感念师恩,便常以考据旧字、研习古文为乐,不敢懈怠。
映弦道:“我也听涂公子说过,自仓颉造书,文字历时而变。春秋战国群雄并立,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后经秦皇统一,书写虽趋向简易,而古文字却因此大多湮没了,也是憾事一桩。”
司徒曦道:“且不论这么久远的事了,便是汉晋诗赋中的的字词物事,今人也多是不识……就说这一句,小弟不才,还想请教这几字作何解?”说着从怀中掏出一纸递给邵歆舟。映弦凑过来一看,却是‘湘蔈缥蒂’四字。
邵歆舟看罢笑了笑,道:“此语出自左思《齐都赋》,原句是‘其草则有杜若蘅菊,石兰芷蕙,紫茎丹颖,湘蔈缥蒂。’《齐都赋》原文已佚,只有一些散句见于《太平御览》、《水经注》、《初学记》等书。这句话便被唐代的徐坚在《初学记》里引过。”
司徒曦讶道:“邵兄竟连如此冷僻词句的出处都一清二楚。”
“昔年曾览得一套《初学记》,读到此句时,对这“湘”字颇想不通。左思明明写的齐都临淄,其植物跟湘水湘地有何关系?恐怕是后人誊抄时错录,将意为浅黄色的‘缃’字写成了‘湘’。因这句的‘缥蒂’指的是‘青白色的花蒂’,前面又是‘紫茎丹颖’,唯有‘缃’字放在这里才说得通。而这个‘蔈’字呢,《说文》作‘苕之黄华也’,《集韵》则为‘穀黃华者,一曰禾末。’亦可见是‘缃’而非‘湘’。”
映弦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连连点头:“邵公子说的是。”
邵歆舟又补道:《齐都赋》里还曾提到“胜火之木”,可见于李昉所编的《太平御览》。而就在‘胜火’一条下李昉还引用了伏琛的《齐地纪》,记载东方朔称此木为‘不灰之木’,特点是经火烧灼只成炭不成灰。我怀疑此物可能不是木,而是矿石。查阅《证类本草》方知这不灰木果然是石非木,或叫做滑石之根,颜色青白,能够入药。而左思所谓的“胜火之木”,便极有可能是这种不灰木。李昉将此物归为木部,和辛夷、合欢同列,岂非值得商榷?当然,说不定左思本人也认为它是一种植物。故而我对这《齐都赋》印象深刻,后来凡遇到引句,便都要细加斟酌一番。”
司徒曦赞叹道:“邵兄博闻强识,小弟佩服之极。真是天赐我良才啊。”忽觉失口,转头告知映弦:“左思以《魏都赋》、《吴都赋》、《蜀都赋》扬名于世,连陆机都自叹不如,其实在创作《三都赋》前已有《齐都赋》问世。”邵歆舟点头道:“不错。然则原文不存,殊为可惜。”
司徒曦一笑,又从怀里掏出一纸,递给邵歆舟:“邵兄且看看。”邵歆舟接过阅其文:“……连衽有云覆之阴,挥汗有雨洒之濡……牛岭镇其南……则有神岳造天……果则昫山之梨……天齐之池,因名国也……精逸击电,奔越惊风……”他目中讶意渐浓,惊望司徒曦:“这是……?”司徒曦问道:“兄台认为这可是《齐都赋》原文?”
邵歆舟又低头细读一阵,喜道:“错不了。涂兄……敢问你从何处找到这《齐都赋》的全文?”
“此事日后必细告于兄。里面的文字佶屈聱牙,除了邵兄,可找不到第二个人能为我解答了。”
邵歆舟苦笑道:“这七年来我无所牵绊,只能埋头于古书旧籍。只不过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浅文俗曲,却传唱不绝。世情如此,如之奈何?”
司徒曦瞟了一眼映弦,映弦便说道:“邵公子也不必如此悲观。据我所知,京城有一贵人,平时也是乐古好文,目前正在寻访才士,欲请其整理古文,厘音辨义,加以校注后编纂成集,以传后世。”邵歆舟喃喃道:“当朝还有这么清雅的贵人,倒是头次听说,却不知是谁?” 映弦平淡答道:“是当今天子的次子,信王。”邵歆舟一呆,疑道:“信王?我听说这信王游手好闲,专行斗鸡走马之事,故为天子不喜。居然还能有如此雅好?”司徒曦脸微微一红,不由心滋怅然:“原来他的名声这么差。”映弦却道:“坊间传闻岂能轻信?关于这一点,邵公子当有切身体会才是。” 邵歆舟沉默片刻,道:“不管是不是信王,反正跟我也没什么关系。”
“未必。以公子之博学多才,可算是校注古文的不二人选。”映弦顿了顿,又道:“不瞒你说,涂公子跟信王颇有些渊源。如果向信王举荐公子,倒想问问公子可愿入府为士?”
又是一阵静默。邵歆舟最终摇头道:“多谢涂兄好意。邵某虽然轻贱,倒并不想依附于王公贵胄,失了自在。涂兄不必费心了。”
映弦道:“邵公子此言差矣。王公贵胄也是血肉凡躯,邵公子为何不能以平常心待之?便说这信王,其实早知公子之才,有心委以重任。他府中像那枚乘的《笙赋》、徐干的《玄猿赋》、司马相如的《梓山赋》,等等等等,这些费尽心力才找到的相传佚散的文赋,又包括其他虽然存世、却谬解百出的华章妙辞,若找不到人注解,那就太令人遗憾了。”
邵歆舟目露犹豫,司徒曦见时机差不多了,便起身施礼道:“还望邵兄答应我,成此‘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邵歆舟神色一变:“你是……?”
“我便是兄台听说的‘专行斗鸡走马之事’的信王。恶名在外,邵兄不怪我故意隐瞒吧?你我同为世人所误会,也真是机缘巧合啊。”司徒曦微笑道。
邵歆舟神情恍惚,似不敢相信眼前一切,映弦又道:“信王殿下慕公子才名已久,故亲自求访,足见诚意。”
“这……”
“邵公子切莫再推辞了。殿下求贤若渴,更难得与公子志趣相投,从古至今,又有几人能如此呢?”
司徒曦放眼环视,见篷舱角落处还有一个酒杯,便取了过来,擦干净,倒出一杯酒,又将邵歆舟的酒杯斟满,正色道:“邵兄如答应我,就请喝完这杯酒,如果不愿,便不用喝。我绝不勉强。以后仍然以友视之。我先干为敬。”说罢一饮而尽。
邵歆舟见状缓缓拿起酒杯,考虑再三,终于也仰脖而尽,慨然道:“歆舟不才,愿为信王殿下效力。”司徒曦大喜,笑道:“太好了。今日你我定要不醉不归。”又将酒杯倒满,两人坐下畅言。
酒香飘满整个篷舱,映弦见司徒曦和邵歆舟对饮叙谈不亦乐乎,便悄悄走出舱口,回到船头。小船正在江中破浪而行。
她迎风静立,眼前是融朗江天、清萧江岸,沙汀迷楼逐次展现在视线中。不多时,小船经过“天心楼”,岳青澜的少时逸闻浮出记忆,又想起司徒素,便轻叹了一声。
船行悠悠,经过朱帘彤扉的“玫香院”。映弦心念一动:有机会倒该去看看梦离姑娘,也不知她还在不在那地方。
遥思中小船又经过中秋曾登临的“采星楼”。一个白衣身影袭上心头。映弦怔了一会儿,弯腰拾起船板上一块可疑的卵石,赌气似的朝采星楼方向使力一甩。优美的弧线划过半空,“扑通”,石头应声落水。细碎的水花被激起,一圈圈涟漪便宁静自适地荡开了。
她得意地笑着,忽然风猛一吹,小舟急颠,人几乎跌倒。舱内却传来酒杯砸地而碎的声音,紧接着是“哎呀”的惊呼,也不知是哪个干的好事。映弦下意识地望向站在船尾摆橹的船夫。他摇摇头,无奈笑叹:“年轻人啊,喝酒高兴起来便什么都不在乎了。”
风浪稍息后小船继续前行,映弦精神陡一振:岸边一片明妍的黄色映入眼帘,如金星万点,从天幕洒落到虬劲的枝梢,正是腊梅的花苞。梅花十一月便含苞待放,看来今年会是个暖冬了。呜呜风声中她抬起头——碧空明净,白日高照,平视远方,沐阳江似一匹望不尽的素练,江水在脚下不舍昼夜地奔流,“如人生之长久,而如希望之生烈。”
※※※※※※※※※※※※※※※※※※※※
关于《初学记》里引用的“湘蔈缥蒂”这句,中华书局1962、2004版以及网上能看到的版本写的是“湘叶缥蒂”。但清朝文献学家、藏书家严可均编辑的《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之《全晋文》,转引《初学记》此句时,用的是“湘蔈”。这里我采用严可均的版本。“湘”字之辨见上。喜欢玉宇遥尘(第一卷最新修订)请大家收藏:(663d.com)玉宇遥尘(第一卷最新修订)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8/18948/1136239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8/18948/1136239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