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谁主楞伽A
推荐阅读:通天剑帝、武逆九千界、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龙王医婿、九龙归一诀、葬天神帝、道界天下、傲世潜龙、一剑吞鸿、三国之凤舞九天、
【~~楞伽,山名亦城名,众宝性所成,无神通者不可入住,意译难入难住等。】
一六三.和尚,我有疑问
一六四.佛果无果
一六五.一己习气,亦一己生命成就所依
一六六.涅槃妙心
———————万物之生,世事以成,之中是不是还真有一个渐顿顿渐的道理
一六三.和尚,我有疑问
“‘……尔时,
大慧菩萨为除自心现流故,复请如来白佛言:
‘世尊,
云何净除一切众生自心现流,为顿,为渐邪?’
佛告大慧:
‘渐净非顿,
如庵罗果渐熟非顿……
如陶家造作诸器,渐成非顿……
如大地渐生万物,非顿生也……
如人学音乐、书、画和伎术,渐成非顿,
如来净除一切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渐净非顿。
譬如明镜,顿现一切无相色像,如来净除一切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顿现无相、无有所有清净境界。
如日月轮,顿照显示一切色像,如来为离自心现习气过患众生,亦复如是顿为显示不思议智最胜境界……
譬如法佛所作依佛光明照耀,自觉圣趣亦复如是,彼于法相有性、无性恶见妄想,照令除灭。’”
~~“啪!”
此刻神秀教授师喝停戒板轻轻一响,一旁专职诵经师便顿然打住了声音。
大殿之内,坐无虚席,一派静穆之中,另一旁专职助讲便及时配合了:
“请问教授师,此段经文,云何大意?”
“概而言之,
此段经文谓人修佛得佛,事须渐除,理则顿悟。”
“请问教授师,何谓事须渐除?”
“如佛所言,
万物之生,世事以成,皆由渐近,人除虚妄习气,亦无二致。
故烦恼根断,亦坚轫之中渐次渐近,渐成正果。”
“请问教授师,何谓理则顿悟?”
“法界之中,
理不可分,悟不可分;
理之有悟,达之全然。
即‘一念净心,顿超佛地’。
如人皆佛性,人皆能佛,顿见顿知,修行方能始终一心。
那‘明镜顿现一切色像而无分别,喻佛法由加行位入通达位时,顿悟人法我执自心现流,顿证二无我所显之一真法界,顿断无始分别所起二执,顿遍照了一切法真如性而无能所分别之相’……”
讲者如数家珍,
听者如痴如醉,
话音落时,似有期待的神秀便将目光投向座下众僧了。
“请教首座,人皆佛性,人终得佛,于中顿渐次第如何?”一禅师有问。
“不闻圣教,无以修行。
渐能顿现心中明镜,此渐中有顿。
而明理以行渐除之事,行渐除之事更证顿悟之理,故渐修顿悟,顿悟渐修,一心而已。”
“请教首座,人如何‘一念净心,顿超佛地?’”座下又一紧接。
“人虽佛性本净,但因无始妄念覆之如镜有尘。人当‘远离责闹,住闲静处,调身调息,心住一境’,方能‘息灭妄念’。而‘念尽则心性觉悟,无所不知,如磨拂昏尘,尘尽则镜体明净,无所不照’。所谓‘趣定之前,万缘尽闭,发慧之后,一切皆如’。故‘观心一法,总摄万行,最为省要。’……”
自证分晓的首座讲到这里时,满殿啧啧称叹顿然一片。弘忍大师虽也甚觉欣慰,但深深目光却更有期待……
“诸位同门,此段还有疑义否?”助讲这时履责大声。
众僧听了,有人摇头,有人左顾右盼,更多则将目光渐渐聚向了专职诵经师……
~~“和尚,我有疑问?”
就在大殿复又肃静之时,神秀正欲示意接诵经文之际,最后一排角落之处南音陡起......
———1.3.太虚大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记》——李英武注《禅宗三经》;2.神秀《大乘无生方便门》;4.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三;5.6.宗密《禅门师资承袭图》;7.张说《大通禅师碑》;8.神秀《观心论》;喜欢旷古绝今一樵夫——慧能大师成就因缘构说请大家收藏:(663d.com)旷古绝今一樵夫——慧能大师成就因缘构说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一六三.和尚,我有疑问
一六四.佛果无果
一六五.一己习气,亦一己生命成就所依
一六六.涅槃妙心
———————万物之生,世事以成,之中是不是还真有一个渐顿顿渐的道理
一六三.和尚,我有疑问
“‘……尔时,
大慧菩萨为除自心现流故,复请如来白佛言:
‘世尊,
云何净除一切众生自心现流,为顿,为渐邪?’
佛告大慧:
‘渐净非顿,
如庵罗果渐熟非顿……
如陶家造作诸器,渐成非顿……
如大地渐生万物,非顿生也……
如人学音乐、书、画和伎术,渐成非顿,
如来净除一切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渐净非顿。
譬如明镜,顿现一切无相色像,如来净除一切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顿现无相、无有所有清净境界。
如日月轮,顿照显示一切色像,如来为离自心现习气过患众生,亦复如是顿为显示不思议智最胜境界……
譬如法佛所作依佛光明照耀,自觉圣趣亦复如是,彼于法相有性、无性恶见妄想,照令除灭。’”
~~“啪!”
此刻神秀教授师喝停戒板轻轻一响,一旁专职诵经师便顿然打住了声音。
大殿之内,坐无虚席,一派静穆之中,另一旁专职助讲便及时配合了:
“请问教授师,此段经文,云何大意?”
“概而言之,
此段经文谓人修佛得佛,事须渐除,理则顿悟。”
“请问教授师,何谓事须渐除?”
“如佛所言,
万物之生,世事以成,皆由渐近,人除虚妄习气,亦无二致。
故烦恼根断,亦坚轫之中渐次渐近,渐成正果。”
“请问教授师,何谓理则顿悟?”
“法界之中,
理不可分,悟不可分;
理之有悟,达之全然。
即‘一念净心,顿超佛地’。
如人皆佛性,人皆能佛,顿见顿知,修行方能始终一心。
那‘明镜顿现一切色像而无分别,喻佛法由加行位入通达位时,顿悟人法我执自心现流,顿证二无我所显之一真法界,顿断无始分别所起二执,顿遍照了一切法真如性而无能所分别之相’……”
讲者如数家珍,
听者如痴如醉,
话音落时,似有期待的神秀便将目光投向座下众僧了。
“请教首座,人皆佛性,人终得佛,于中顿渐次第如何?”一禅师有问。
“不闻圣教,无以修行。
渐能顿现心中明镜,此渐中有顿。
而明理以行渐除之事,行渐除之事更证顿悟之理,故渐修顿悟,顿悟渐修,一心而已。”
“请教首座,人如何‘一念净心,顿超佛地?’”座下又一紧接。
“人虽佛性本净,但因无始妄念覆之如镜有尘。人当‘远离责闹,住闲静处,调身调息,心住一境’,方能‘息灭妄念’。而‘念尽则心性觉悟,无所不知,如磨拂昏尘,尘尽则镜体明净,无所不照’。所谓‘趣定之前,万缘尽闭,发慧之后,一切皆如’。故‘观心一法,总摄万行,最为省要。’……”
自证分晓的首座讲到这里时,满殿啧啧称叹顿然一片。弘忍大师虽也甚觉欣慰,但深深目光却更有期待……
“诸位同门,此段还有疑义否?”助讲这时履责大声。
众僧听了,有人摇头,有人左顾右盼,更多则将目光渐渐聚向了专职诵经师……
~~“和尚,我有疑问?”
就在大殿复又肃静之时,神秀正欲示意接诵经文之际,最后一排角落之处南音陡起......
———1.3.太虚大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记》——李英武注《禅宗三经》;2.神秀《大乘无生方便门》;4.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三;5.6.宗密《禅门师资承袭图》;7.张说《大通禅师碑》;8.神秀《观心论》;喜欢旷古绝今一樵夫——慧能大师成就因缘构说请大家收藏:(663d.com)旷古绝今一樵夫——慧能大师成就因缘构说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8/18881/1131905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8/18881/1131905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