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 章

推荐阅读:剑帝寒门崛起校花的贴身高手清都仙缘刀光如月映九州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巨门卷老子是全村的希望医路坦途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锦盈随着尔珍一路到了婉茵居,待到了正屋内,这才见婉凝和茗玥已然一身新装,静待给长辈问安了。
    她匆匆看了一眼,只见婉凝上身着遍地梅染缠枝花夹绸的袄子,搭配着一条暗云纹刺绣的碧玉色挑线裙子,扶柳盈盈,清丽动人。
    茗玥上身是大红百蝶穿花暗云纹的交领袄子,下身是简单的靛蓝湖绸马面裙,举手投足间有着与本人相辉映的明锐灵动。
    正在打量间,小林氏携了沁瑶从内室走了出来,见此情景,仿若眼前一亮。随着脚步的迁移,柔缓的目光在婉凝和茗玥身上睃望,只微微点了点头,待目光转至锦盈处,却是蓦地一怔,只见十四岁的少女,上身穿了晚烟霞色的如意云纹袄,下配了一条藕粉色百褶妆花裙,如瀑布的头发简单绾了个温婉的抛家髻,用掐丝点翠五蝠大金钗定住,鬓边再戴了一支小巧玲珑的双翅白玉金丝簪,满身装扮虽并无大艳之色,却让人如虎珀拾芥。
    小林氏脚步顿了顿,伸手将鬓边微颤抖动的累丝白玉金钗略略扶了扶。
    向妈妈便笑道:“夫人,您的鬓发乱了几缕,方才老婆子没瞧仔细,今日时辰尚早,还是收拾妥当了才好。”
    小林氏含了笑,嘱咐几个女儿略坐坐,转身随着向妈妈返回了内室。
    再出来时,鬓边取而代之的,是一支掐丝孔雀点翠金簪。
    茗玥推了推锦盈道:“你不知道夫人最喜欢的是木兰吗?”
    锦盈一怔,这她还真不知道,不由间,想到了早上洁绿为她绾发时,萦白和绯红的欲言又止。
    待几个姐妹请了安,又鱼贯到次间用了朝饭。辰时三刻,唐宅的四驾马车稳稳停在了原家后面的乌啼巷。
    锦盈后脑抵在弹墨雏菊大迎枕上,有些昏昏欲睡,听到动静,抬眸问道:“到了?”
    萦白撩起墨绿色的帷裳一角,见原家的小厮正在合力卸下门槛,便回道:“姑娘,刚到了垂花门,看样子马车可以直接进内院。”
    “哦!”锦盈又眯着眼睛打起了盹。
    萦白眉心折了折。
    昨日轮到她值夜,因不放心,偷偷去主屋看了两次,见锦盈翻来覆去,睡不得劲。知她应是很晚才入了眠。
    她一面忖度着,也不知跟二房讨要的那个婆子这两天能不能到,一面轻轻将弹墨迎枕向上托了托。
    外面响起一阵喧阒声。
    车辕上坐着赶车的几个马夫,口中喝令,扬鞭驱马,朝着垂花门内驶去。不多时,四辆平顶黑漆墨色裳盖的马车重新晃动起来。
    又走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马车再次停了下来。
    外面响起一阵纷踏的脚步声。
    “是原家的迎客妈妈。”萦白叫醒锦盈,小心抚平她裙摆下方的褶皱,“我们下去吧,姑娘。”
    锦盈睁开惺忪的睡眼,点点头。
    女孩踩着脚蹬从马车上下来,眼睑内斜着映入一个笑脸,约莫四十岁出头,一身灰底水纹袄裙,头上简单挽了一个圆髻,插着一支五福捧寿的金簪,脸上是一派珠圆玉润的喜庆。
    “婢子夫家姓苏,唐大夫人可以唤奴婢一声苏妈妈。”圆脸的女人笑着对小林氏说道。
    小林氏微微颔首,身旁自有有眼色的婆子上前,“这点子心意,请妈妈喝茶的,有劳苏妈妈了。”
    那婆子乐呵呵地收了赏赐,眉梢带喜,对着身旁几个统一着雨后天晴色云纹袄子的丫鬟们吩咐道:“去带贵人们进内宅。”
    依言,几个丫鬟分次序站到了锦盈等三个姑娘身旁,个个微伛着身体,一派恭敬之色。
    接着一行人向北而行,只见处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待绕了一道蛮子门,一道月洞门,再两道侧门,两壁石山,就径直入了内院的花厅。
    唐家一行人到得早,此时花厅内客人还不多,只三三两两地围着八仙桌,坐在太师椅上说着话。
    “唐大夫人,可算把你给盼来了。”
    未见人,先闻声。
    锦盈抬头一看,只见几个贵妇中间,走出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女子,眉眼缠媚,颊畔端敏,是典型的桃花眼角。
    只见她袅袅婷婷地屈身福了个礼,便热络上前握住了小林氏的双手。
    “我可是从接了你的名帖那日开始,就早早盼着过来了。”小林氏也热情地打招呼。
    接着就是乌泱泱一群珠光宝气的贵妇们过来,少不得又是一阵寒暄和见礼。
    待见礼完毕,原夫人安抚几位妇人坐下,又引了锦盈一行人从花厅右侧的角门进去,来到了类似暖阁的一间堂屋内。
    应是为一些身份贵重的客人们单独准备的。
    锦盈抬脚入内,只觉脚下一软,低头一瞧,这才看到屋里铺着厚厚的‘吉祥多福’纹样的酡红绒布毡毯。屋内空间不小,像是花厅一分为二改造而成,外面阔绰,内里却另有乾坤。只在约莫百步左右的地方,各竖了一面富丽堂皇的多宝格,足有四五面之多,可见面积之大。填着黑漆的多宝阁内,众多精美华贵的瓷器古玩排列得有条不紊,窗外点点状状的光芒闪烁打在上面,一时间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锦盈不由在心里泛起了嘀咕--唐家是国公之家,却也没有这般贵重的摆件。但又一想,唐家本是近两代苦熬着上来的,自然不比累世簪缨之家家底丰足。
    正遐想间,屋内一阵宣阒声,定眸一瞧,只见三三两两的八仙桌,围坐了许多男男女女,正热闹的说着话。
    “唐家夫人,你来了。”打头的是张府的张大奶奶,只见她一身缎织掐花交领袄裙,缓步走来,对着小林氏言笑晏晏,态度亲昵,想来是平日里便多有走动的。另有原夫人握了小林氏的另一只手,笑语盈盈地上前给众人开始了介绍。
    小林氏与几位贵夫人略略寒暄后,立刻恭敬地上前,给上首坐着的一位老太太行礼,笑容满面地问候道:“原老太太,祝您老人家增富增寿增富贵,添光添彩添吉祥。”
    坐在正位太师椅上的老太太,一身大红色暗纹福字的遍地金缠枝袄子,略略花白的发鬓间斜斜垮垮地插了一支祖母绿的累丝双翅雁钗,闻声打量了片刻,就冲着小林氏笑着点点头,道:“先帝爷在位时,我家先老太爷奉命到两淮巡视,与你父亲曾在两淮常总兵处交过面,那会儿他尚是个捧着鱼鳞册子不停计算盐米的盐务局主事,如今一晃儿两个人都....哎!大好的日子,不提也罢,不提也罢。”
    已过世的原老太爷年轻时曾任监察御史,负有监察京都百官和地方百官之责。
    小林氏闻言,眼睛一酸,忙让三个姑娘上前磕头。三个姑娘齐齐说道:“祝老太太松鹤长春、日月昌明。”一面说,一面弯腰朝着地上跪去,原夫人却使了底下丫鬟们去扶,笑盈盈对着原老太太说道:“母亲,节前这位唐府的五姑娘刚刚封了县主呢!”
    “哦?是吗?”老太太来了兴致,让原夫人将人带到了跟前,眯着眼睛细细打量,口中道:“倒是与林家那个姐儿像个七八分。”
    锦盈心里一跳,抬头去看小林氏,只见她迎着点翠般的朝阳光芒,肤若凝脂,眉若远黛,眸子里静静地泛着光,一副娴静无比的样子。
    原老太太只说了一句,便拉过旁边站着的两个女孩,一个身着玫红色折枝袄子,一个身着胭脂红牡丹盘金襟子,“这是我们原家二房的婷姐儿和英姐儿。”
    锦盈这才知道,原来原家家大业大,这原夫人是族里的宗妇,又被称为原二夫人。
    几个姑娘见了面,又是另一番热闹的景象。
    待几个姑娘相互见完了礼,小林氏又让三个姑娘给原老太太各鞠了个躬,算是替了磕头,立时便有丫鬟捧着托盘送上来几个精致的荷包,算是给她们三个的回礼。
    锦盈接过荷包,微微抬眼,只见原老太太后头窸窸窣窣站了好些个小青年,小的不过七八岁,大的也不过才三十出头,面上都是统一的得体微笑。
    锦盈正在想着,怎么原府老太太的寿辰宴,却站了一水的男同胞。
    原二夫人指着他们,嘴角略起了一个弧度,“这都是我们原家的兄弟子侄们,这位是原三爷,这是原四爷,那边两位是原五爷和原六爷,大伯哥今日有其他的事忙,没抽出功夫过来。这会儿子因瞧着前院客还没到,几个小叔便带着他们另几房的妻孩儿们,先过来这里给老太太见个朝礼。”
    一行父父子子约莫十二三个人,齐齐敛衽施了一礼。
    在场众人不免心里犯了嘀咕,原大老爷再有事忙,原老太太的寿宴总要出席的吧!
    熟知原府情况的,不免翘着指尖有些拘谨。
    原二夫人仿若没有看到一般,又笑着指着其中一个身着靛蓝色暗八达晕纹的青年说道:“这是我兄长家的善哥儿,大名叫做商子善,旁边那位是他的胞弟陵哥儿,大名叫做商子陵。最边上那个是我亲外甥女叫萍姐儿。”
    锦盈这才看到原老太太另一边尚站着许多媳妇姑娘,各个穿金戴银,只是与原二夫人似乎风格大为迥异,原二夫人是妆容端庄,体态娴雅,而这几个媳妇姑娘却各个金银环绕,一派奢靡之态。
    待介绍完了兄长家两儿一女,原二夫人兴致似乎比刚才淡了许多,又介绍道:“这边都是家中的弟妹和侄女儿们。”
    先是三个三十岁出头,媳妇打扮的女人走上前来,一个自称‘原三太太’,一个自称‘原四太太’,一个自称‘原五太太’,一个自称‘原六太太’,可怜的锦盈今日本就吃得不多,这一圈圈福礼半蹲下去,眼中花火齐飞,吱吱得嗡嗡声在耳膜内搅了几个来回。
    锦盈手里又被塞进许多荷包,她随手掂了掂,发现分量统一比原二夫人先前给的轻了许多,然后偷瞄了眼自己两个姐姐,婉凝一如往日的娴静呆滞,茗玥低着头,唇角噙噙。
    锦盈侧耳过去一听,原来她在数漏刻壶内的滴答声响,估计也是饿得不轻。
    接着就是几个在室女孩上前给小林氏和张大奶奶行了礼,两人少不得又是送出许多精致的荷包。
    待一众人介绍完,许是为了避嫌,原二夫人便开口对着左边的几位小叔和子侄们说道:“前院客快到了,劳烦几位小叔带着孩子们过去吧。”
    一行十来个嘴里轻‘哼’了一声,也不知是不是在应话,只见作揖半退着走了出去。
    不知是不是错觉,锦盈见原老太太和原二夫人像是松了一口气。
    紧接着,原二夫人吩咐底下丫鬟们奉上茶点果盘,一群女眷们这才松快的聊起天,一面闲聊一面等着客人陆续到来。
    锦盈坐在一角,手里捧着个不大的填漆白玉盘,里面放着几片不合时令的桂花糕。她侧耳听到旁边茗玥在与一个小姑娘谈话。
    “你是唐国公家的?”女孩嘤嘤问道。
    茗玥‘嗯’了一声,补充道:“行二的,你呢?”
    “我是楼蔷,也是行二的,家父是大理寺卿。”边说,眼睛边往原家女孩堆里瞟,“今日晋王府的大姑娘鸢姐儿没来吗?”
    茗玥不知道她在问谁,而那楼姑娘显然也并未打算从她这得到答案,只是叹口气,随口道:“看来要嫁人了,当真是不能轻易出门了。”
    那边的原家姑娘听见了,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她生的娇俏,明媚可人,笑着对那感概的女孩问道:“楼家姐姐,莫不是你也正在说亲?”
    楼蔷顿时一张小脸红得似血,眸子定住恼回道:“哪有?哪有?妹妹怎得说这样的话?”不是怎会这样问,而是怎说这样的话,很明显这原家姑娘问的话引起了她的不快,只是不敢强硬地辩驳。
    原家姑娘扯了扯嘴角,一副‘我懂得’的表情说道:“不然,姐姐怎么会感概嫁了人如何如何?难道不是正在说亲?”
    茗玥性子爽利,闻听此话,觉得这原家姑娘甚是无礼。转头过来,见楼蔷果然粉面桃羞,手中的帕子绞个不停,偏还不知道怎么还口。
    茗玥侧侧身子将楼蔷略微挡住了些,“难不成为此感概一番的,就都是正在议亲吗?原妹妹家中这么多姐妹,都是这般望风生雨的,若是如此,倒是省事了,只要略略感概一番,就能觅得如意郎君。”
    原家姑娘面皮一红,“我不过是随口开了句玩笑。”
    围在一处的另一个女孩便过来笑着化解口角,“哎呀!都是一时不熟悉闹的,原六姑娘想来也不是有意的,来,我看这里好多糕点果子,倒是比我家里的厨子做的都好吃呢!”说着,朝着楼蔷和茗玥的方向各推去了一个泥金小碟,里面摆着糖蒸酥酪和桂花糖蒸栗粉糕。
    茗玥不想再理那原家姑娘,转过头去与楼蔷继续聊天。不一会儿,从钗环衣衫聊到刀工裁剪,又聊到各处的名川大山,仿若已然亲身历往过一般。
    锦盈对这功夫自叹不如,本想寻个角落藏匿起来胡吃海喝。忽然,耳膜一动,沁入一声黄鹂百吟的女声。
    “盈姐儿,可还识得我吗?”
    锦盈转头一看,正是清河府宴客那日见到的原三姑娘--原英。
    锦盈咯咯地笑,“原来是英姐儿啊!”
    原英一愣,后也抿嘴笑了起来。
    锦盈瞧瞧她,又去看旁边坐着的另一个原家女孩。
    原英笑了笑,对着那女孩道:“明姐儿,方才我到净室,经过西苑拣到这个,大姐姐现在正在里头休息,我本想过去交还于她,又不忍吵醒她,这个你帮姐姐拿着守在西苑,等大姐姐醒了还给她可好?”
    那被叫做明姐儿的原家女孩起身拍了拍身下卷起的衣衫,笑盈盈接过那支金钗道:“好,三姐姐放心,东西我定帮你送到。”想了想又道:“大姐姐已然给老太太见过礼了吧?”
    原英笑着点点头。
    那被叫做明姐儿的原家女孩乐呵呵地从花厅角门走了出去。
    原英坐在那女孩原本的位子上,对着锦盈说道:“我大姐姐前几年嫁到了胶州,回来一次不容易,祖母特意拨了西边的院子让她做起息用,待过了祖母的大寿才能启程回山东了。”
    锦盈点点头,想到明姐儿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忍不住问道:“明姐儿不是你的亲姐妹吧?”
    原英点点头,眼神瞟过那十几位原家姑娘那里,道:“听说你才回洛邑不久,想必我们原家的事情你不甚清楚。”原英想着原家六房这些事,满洛邑几乎人人知晓,与其将来由着别人的口中传入几个姑娘耳中,不如眼下自己将实情倒出,反而让那些企图混淆事实的刻薄之辈没了做假的机会。
    略斟酌了下说辞,她娓娓道来。
    原来,原家本来子嗣不旺,五代都是单传,偏巧到了原英祖父那辈却得了两个兄弟,曾祖父自然视二人如同天赐福禄,捧得如珠似宝。两位祖父人也争气,自小到大无事不睦,常常一个闯了祸,另一个争着抢着去认错。
    原英的祖父因是长兄,自小便以‘振兴家族’作为了肩上第一大要务。又因勤勉习学,埋头苦读,一朝名扬三甲,入了翰林做了庶吉士,而二祖父也因仗着原英祖父的进士名声做起了生意。
    有了名头的生意总是比白衣之身容易得多,这样过了十来年后,原家二祖父生意越做越大,不免起了骄奢之心。梨园颂唱,走马飞鹰,甚至在一众狐朋狗友的挑唆下做起了放印子钱的生意,还逼死了人命。
    原家大祖父见自己二弟成了那些膏粱子弟,不免痛心疾首,活动了官场上许多人脉,这才将他重罪轻判,得了个流放三百里之刑。
    原曾太公念着原家的未来和大儿子的前途,不得已将两房人都叫到了跟前,言明要趁着他还在世,将家产一分为二,以后各房头过自己的日子,没得自己过不好再连累另外一房。
    谁知,原英祖父死活不同意,直言说自己终日钻营为官之道,不免失了对弟弟的教导,这才令他浑噩度日,待二弟归来定要细心劝解,让原家重归昌荣和平静。
    原曾太公和二房妻儿见大伯如此秉直公正,又不欲在原曾太公过世后,让官场的人以‘治家不严’为由参掉原英祖父的官生,故此,原曾太公铁了心必得分家。
    原英祖父见分家势在必行,便以二弟在他官秩升迁时曾以银钱相助为由,拒绝了财产一分为二的提议,说是如果一定要分,就请留给他几亩家里的祭田,其余财产一律过到二房名下,且只要有他一日,必看护二房子嗣一日,绝不推脱。
    是以闹到了最后,延续到了今日,成了‘分家不分产’,‘分院不分财’这样的结果。喜欢君家小女请大家收藏:(663d.com)君家小女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8/18072/1079315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8/18072/1079315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