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劝服

推荐阅读:弹珠汽水瓶里的千岁同学百炼飞升录我是如何当神豪的全民领主:我的天赋有亿点强女总裁的全能兵王遮天记史上最强炼气期大明烟火寒门崛起最强末世进化

    “你们跟我来。”
    严广胜对着女儿和被扔醒了的儿子说道。
    “爹,得先救人啊。”严庆喜急急地说道。
    “就凭你?”严广胜非常不给面子的反问道。
    不等儿子回答,严广胜又继续说道:
    “三皇子和黄守孝,不到最后一步,是不会杀人的。
    除非他们不在意天下人悠悠众口。
    他们现在,也只是先把人控制起来,以防万一而已。
    里面的人,还安全着呢。”
    严庆喜冷静下来,也相信了爹说的话。
    “我们不能贸然闯入,以免打草惊蛇。若想救人,最好还是用别的法子……”
    严广胜目光如炬,胸有成竹,对儿子女儿说着自己的打算。
    尤其是他见女儿,被一队精兵护卫保护着之后,对朱明安就更加多了一份信任。
    救朱明安的心,也愈加地坚定。
    严庆喜听了严广胜所说,这才压低声音,忍不住震惊道:
    “爹,你竟然带了十万严家军过来?
    这一路上,为什么我都没有看到?
    他们如今,藏在何处?”
    严广胜拍了拍儿子。
    “你当然没有看到,因为十万严家军,现在还在赶来京城的路上呢。
    爹也是默许了五皇子和欣儿的亲事之后,才与他商量着,调军入京的。”
    他与朱明安密谈严欣之事,比皇帝给两人下旨赐婚,要早了将近一个月。
    两人当时就决定,私下调兵入京。
    若是没有得到皇帝准许,就私下调兵入京,这可是犯了诛九族的谋逆大罪。
    那时候,皇帝身体已经很差,但是还没有写下传位诏书。
    而朱明安,也没有资格调用军队。
    在柳文升的建议下,朱明安偷偷地见了得宝公公。
    得宝公公,一直陪在皇帝身边,勤勤恳恳服侍几十年。
    朱明安提出,让得宝公公在调兵令上,盖下玉玺章印。
    得宝公公虽然也向着朱明安,平日里大臣们的奏章,他也是在皇帝的授意下,帮着盖章的。
    可是这种调遣十万大军的军令,让他偷偷背着皇帝,私自盖章。
    那他被凌迟十遍,也抵不了这罪的。
    朱明安就按照柳文升所教的,问得宝公公:
    “父皇身体如何,你贴身侍奉多年,最是清楚不过。
    父皇忌惮严大将军,不会轻易调兵入城。
    可若因为忌惮严大将军,就被黄守孝等人得了先机,想必也不是父皇所愿。
    父皇如今,还能撑得住几时?
    难道要等黄守孝打到宫里来,再让人去临时调兵吗?“
    当时,得宝公公匍匐在地,颤抖着回答道:
    “京中有三军数十万守城将士,何苦冒险千里迢迢调严家军入京?
    若是三皇子和黄守孝逼宫谋反,严家军还能说得过去。
    可若是殿下算岔了,三皇子无谋反之意,那么被人状告谋反的,就是严大将军了啊。
    殿下调严家军入京,也是要被安上那谋逆大罪。
    殿下,万万要三思而后行啊。”
    朱明安斩钉截铁地说道:
    “公公不必再犹豫。
    三皇兄和黄守孝,若是得不到这皇位,必定谋反无疑。
    除非公公告诉本王,父皇已经打算立了三皇兄为太子,以后会由他继承这大周的江山。”
    得宝公公看向朱明安,思考着朱明安的话。
    皇帝属意谁为太子,他作为皇帝心腹,自然是最清楚不过。
    朱明安见他犹豫不决,又笑道:
    “若是父皇真打算立三皇兄为太子,想必年前也不必急召本王入宫。
    既然父皇早就有意将大周江山,委托于本王,那么本王就有使用玉玺的资格。
    只不过,本王是提前用了这玉玺而已。”
    得宝公公没考虑太久,就被朱明安给说动。
    在皇帝熟睡之后,他偷偷从皇帝枕头底下,摸出玉玺,在那张调兵令上,盖了章。
    他从拿玉玺,到放玉玺,身子一直颤抖地停不下来。
    当时永康帝睡梦中翻了个白眼,得宝公公就差点吓死过去。
    朱明安这才得了盖了大印的调兵令,名正言顺地让严广胜去调兵。
    虽说调兵令是名正言顺,不过这件事,除了朱明安、柳文升、得宝公公和严广胜之外,却是再无人知道。
    这也是防着三皇子和黄守孝等人,一旦起势,那么这十万大军,就是最秘密地救命符。
    显然,这救命符,如今就要派上用场了。
    严庆喜知道了这些事,知道了常青璃暂时无碍,这才放下心来,听着亲爹的安排。
    而柳文升那边,却并没有去皇宫,也没有去五皇子府,而是直接去了佑王府。
    佑王在三皇子秘密逼宫之前,也正被朱明安说的摇摆不定。
    只可惜,他还没被完全说动,朱明安就没机会来找他了。
    佑王二十年前,虽然人不在京城,可也是听说过夺嫡事件的。
    甚至,他也是为了避免卷入夺嫡事件,而提前以养病为由,远离京城。
    如今,他还是下不了决心,再次卷入这是非中。
    任凭柳文升好话一箩筐,说得口干舌燥,佑王都不肯松口,派兵相救。
    柳文升最终无奈,只得态度变得强硬。
    “佑王想远离这宫中是非,可却没想着,你本是皇室中人,这是非,又如何躲得过?
    您有十万大军在手,早就被人眼红心热。
    今天即便不是五皇子的人来求助,说不准过几天,就会有三皇子的人来求助。
    你打算两不相帮,以为可以置身事外。
    其实真若那样做,你不但无法置身事外,反而两方都得罪了。
    您到时候,再想回到封地偏安一隅,估计也是不可能。
    如今我代表五皇子殿下,向您来请兵相助。
    若您答应了,便代表您是五皇子殿下的人。
    若您今天拒绝了,那说明您心向着三皇子。
    佑王爷,您现在想好了吗?”
    “你一个小小的皇子侍读,竟然敢如此威胁本王!”佑王大怒道。
    他一直撑着没有表态,没有明确过自己会支持哪个皇子。
    可是如今,柳文升却把话说到让他无路可退。
    他本打算着,不表明自己的态度,这样两边就都不得罪。
    哪怕以后没有从龙之功,但是也不至于因为站错队而弄得家破人亡。
    可是现在,柳文升明确告诉他,他今天不表态支持五皇子,就代表他是支持三皇子的。
    这就让他很难办了。
    柳文升这完全就是在威胁他,立场明确地表态了。
    柳文升又说了一些软话,但是却依然婉转地让他表态。
    佑王却还是不肯表明态度。
    “虽然本王很想帮明安,可是你们也知道,本王虽然有十万大军,可是却都驻守在本王的封地。
    上千里的路程,也不是说调兵就调兵的。
    远水难救近火,本王如今,也是实在无能为力了。“
    佑王的打算是,拖一时算一时。
    他虽然身在京城,可是他的军队,却远在千里之外。
    他总不能凭着一张嘴,就能劝退三皇子的几十万兵马吧?
    柳文升此时,知道这个能在夺嫡中唯一活下来的王爷,不是省油的灯。
    但是他也不急了。
    他只向佑王再次确认道:“王爷这话,下官可否认为,您是一心向着五皇子的?”
    “那当然。”佑王果断地回答道:
    “本王一直都是看好明安这孩子的。
    若是本王的十万大军在京中,不用你二话,本王便立马调兵遣将,为明安马首是瞻。”
    “佑王此话当真?”柳文升继续追问道。
    佑王觉得柳文升话里有诈,可是他的话,却是已经说出去了。
    此时,他只能嘴硬到底。
    “本王一向说话算话。
    只是无奈,本王的兵将都不在京中。
    所以本王,心有余而力不足,实在帮不上明安了。”
    柳文升突然问道:“佑王只身前来京城,虎符可是带在身上?”
    虎符,是唯一让能将士们听命的证物。
    在皇帝不能亲临的地方,谁拿着虎符,就证明了谁代表了圣意与皇命。
    佑王身为封地之王,虎符必定是要随身携带。
    佑王心虚,总觉得柳文升给他下套。
    可他此时,却也只能硬着头皮说道:
    “本王当然要随身携带虎符。
    只不过现在,有虎符没有兵,也是枉然。”
    末了,佑王似乎为了表明自己真得一心向着朱明安一样,他把虎符从怀中掏出,往柳文升手里一拍。
    “虎符在此,若是有用,你尽管拿去好了。”
    佑王暗暗夸奖了自己的这一招以退为进。
    在他看来,他的兵不在京城,五皇子就是临时拿了虎符,也是没用。
    他不光表明了自己的忠心,打消了五皇子的怀疑,还能让五皇子调不出兵来,而把这没用的虎符,直接还给他。
    真是进可攻退可守,一举两得好办法。
    他打算的好好的,就算是三皇子的人来劝说,他也要用这一招。
    如此一来,他还是两边表忠心,两边又都不得罪。
    佑王想的千好万好,也没料到柳文升会淡定地拿了他的虎符。
    “佑王深明大义,主动交出虎符,属下回去,一定跟五皇子好好说道佑王之功。”
    佑王伸出去的手,没能拿回自己的虎符。
    “柳侍读拿这虎符,实在没什么用。不若还给本王,由本王亲自照看为好。”
    柳文升却是不肯再交出虎符。
    “佑王爷此言诧异。
    您的十万大军,明日一早便能到达京城。
    五皇子殿下,有了您的这虎符,调兵遣将,更是如虎添翼,势在必得。
    属下回去,一定在殿下面前为您多美言几句。
    佑王爷的从龙之功,待一切尘埃落定之后,论功行赏,必定少不了您的。
    属下告辞。”
    “慢着!”佑王急了。
    “谁说本王的十万大军入京了?
    没有皇上的命令,本王的大军,从不敢妄动。
    即便皇上今天下旨,没有十天半个月,大军也是到不了这京城的。”
    柳文升嘴角隐隐向上翘起,把虎符,也攥得更紧了。
    这时候,有数十人的高手护卫,闯了进来。
    柳文升看了一眼,便将虎符往那护卫头领身边一抛,“接着!”
    护卫们拿到虎符,对着柳文升和佑王一抱拳,接着便迅速离去。
    速度之快,佑王根本都没有反应过来。
    而且那些高手护卫,都是带着五皇子的腰牌来的,佑王府的侍卫,根本就不敢阻拦。
    柳文升见人已经带着虎符离开,这才安心坐了下来,对着佑王,波澜不惊地说道:
    “王爷请坐。
    也许您还不知道,一个月前,宫中的调遣军令,便已下发到了您的封地将领手里。
    他们半个月前接了命令,就从封地赶往京城。
    只是目前皇上被困于皇宫,皇令难以及时传达出来,所以五皇子这才借您虎符一用。
    到时候调派兵马,也更容易些。”
    佑王气得咬牙切齿,心里都滴着血。
    他全身发抖,哆哆嗦嗦地问道:
    “皇上从未传过如此旨意。
    你们这是假传圣意,私自调派大军,罪犯谋逆,竟然还拖本王下水。”
    柳文升亲自给佑王斟了茶,不紧不慢地说道:
    “瞧王爷说的,那调兵圣旨,可是明明白白盖着玉玺大印的,怎么能说我们假传圣意呢?
    再说了,王爷刚才已经大义凛然地表明了支持五皇子殿下,又何必因为这点小事情,而大动干戈呢?
    莫非您说支持五皇子,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可不就是嘴上说说?佑王气得浑身只打颤。
    他哪里知道,他的兵将们,已经到了京城了?
    要是知道,他怎么会轻易交出虎符,让自己的军队,随意地听五皇子调遣?
    可是他现在,虎符都没了,已经被五皇子的人抢了去,接管他的军队了。
    他就是不想归顺,也得归顺了。
    可是他一想到,他要归顺的朱明安,现在还被三皇子围困在皇宫里出不来,他就气得要命。
    要是朱明安失败了,那他也成了叛贼,会跟着一道下地狱的。
    他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可是让他陷入如此境地的罪魁祸首,现在却就在他面前,笑呵呵地给他端茶递水呢。
    佑王很想一刀解决了这个看似柔弱书生,实则腹黑又难测的阴险狡诈之人。
    柳文升却在佑王忍不住要动手时,又出言安抚道:“王爷尽管放心,五皇子大胜,指日可待。”
    佑王心里的几十米的大砍刀,又被自己生生地吞咽在了肚子里。
    事已至此,他就是杀了柳文升,也没用了。
    还不如心平气和地,坐等天降大运五皇子大获全胜呢。
    只是他心里,还是太没谱了。
    怎么想,怎么都咽不下这口恶气呢?
    佑王不肯喝柳文升替他斟的茶,而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自己倒茶自己喝。
    他眼里冒出的愤怒之火,简直能将柳文升烤焦了。
    柳文升当然不在意这些“小事”。喜欢穿越农家之双喜临门请大家收藏:(663d.com)穿越农家之双喜临门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7/17903/1069494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7/17903/1069494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