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万古晨昏常对待
推荐阅读:战神狂飙、我的七个姐姐绝色倾城、至尊战王、豪门战神狂婿、天界淘宝店、道界天下、道士不好惹、九龙归一诀、闪婚夫妻宠娃日常、剑帝、
【一】《登齐政楼-上阙》张宪.诗
层楼拱立夹通衢,
鼓奏钟鸣壮帝畿;
万古晨昏常对待,
两丸日月自双飞。
年货基本置办齐了,甄友乾好不容易把马车拖到了齐政楼[今鼓楼]脚下的驰道上。
清婉端坐在车前的大箱子上,掀开车帘问道:“这里让停车吗?”
“我不停这儿。”友乾让有才坐到副驾驶上说,“我们这就走!”
“走也不行啊!”
“这你就不懂了,这段时间,走一小会儿还是可以的。”
驰道是皇帝的专用车道,大臣、百姓,甚至连皇亲国戚都是没有权利走的。但也有例外,就是每逢大的节假日,或遇上庙会、赶集等,皇帝为了给百姓提供方便,也允许他们把车子停在驰道的两边,或者简短地走一小段路。
看到马车过了万宁寺[今钟楼],还一直往北走,清婉就问:“咱这是去哪儿?”
“送你回家。”
“不买衣服了?”
“下午买。”
“下午,”清婉明显有些不悦,“干嘛不一下子买上?”
“先把‘年礼’给你父亲送家去。”
“噢~,去我家呀!”
“那你以为呢?”
“我以为……去我家不是往东南走么?”
“逢集,往东南哪能过的去,到了光熙街[今北三环中路]往东一拐,也是一样的。”
“其实,看我父亲下午去也行。”
“回家看望父母,怎能下午去?都得上午一早就去。”
“我家才没那么多讲究呢!”清婉拍了拍一大箱子年货说,“你是怕这一箱子东西给放坏了吧!”
“现在的东西,怎能放坏?”
“既然东西放不坏,过个十天八天的回家,不也一样么!”
“为何非要过个十天八天呢?”
“你不见,我今天穿的有些寒碜,何不等我做好了新衣服,穿上回家,岂不更好!”
“新衣服,春节穿着回去显摆也不晚么!古语说,姑娘回家看父母,不能超过腊月二十三。”
“为什么?”
“腊月二十三,姑娘姑爷不登门。”
“你瞎编的吧!”
“我哪有那本事还能编古语。老人说,腊月二十三以后姑娘回家会踩断娘家的根儿。这就叫‘闺女不踩娘家尘草’。”
“我们于家的正根儿不是在我们甄家放着么?踩不坏的!”清婉又笑道,“噢~,你是怕我回去踩坏你的亲外甥于慕凡吧!他那大高个子,我踩得着么……”
说笑间,马车便转了直弯,拐向文明街[今东单北大街],大约又走了一个时辰,便到了齐化门[今朝阳门]附近,清婉的娘家就住在这里。
她的家原先可不在这里。
自从通了通惠河,门内九仓之粮皆从齐化门运至,它是通州码头最近的一个城门。那时离京南去的官员客商,或是由南入京朝觐、经商的官员与客商,都要在此门经停。有些携带高档中药材的商贾,还没上岸,便被抢购一空,清婉的的祖父为了购药的方便,便把家搬到了此地。
进了家门,清婉就问甄姨娘,“我爹呢?”
甄姨娘说:“上班去了。”
“还没放假?”
“你爹什么时候这么早就放假了?”
“我们的大汗不是一直住在上都么,根本用不着我爹去侍候,他还不赶紧地和他的那帮太医们放假,尽早回家过年。”
“皇帝不在,更得坚守岗位。”甄姨娘说,“听说今年大都的官员,年假会长一些。”
“长又能长到哪去?也不过是十天八天的日子!”
“哎~”看到那么多的礼物,还有一个大箱子搬进了客厅,甄姨娘眉开眼笑地道,“你爹说,小年就放假,过了十五才上班……”
放好了礼品,友乾嘱咐道:“妹子,你让人把箱子里的东西,找个阴凉的地方放好,可不要放坏了……”
“好呀,我这就安排。”甄姨娘说着,便让丫鬟去找厨房的李三前来处置。
友乾告诉甄姨娘,“妹子,别忙活了,我们这就回去。”
“晌天了,吃了饭再走。”
“等你做好了饭,得等到什么时候,俩孩子早饭还没吃呢!”
“这不找李三去了么,我这就安排他做。”
“算了,我们出去吃点儿就行,”友乾边说边领着清婉他俩往外走,“再说,我们有好多东西还没买上呢……”
甄姨娘没有再做太多的挽留,把他们送出了大门,又看着他们上了车。
马车出了于家胡同,回到了文明街。马车并没有往斜街方向走,而是左拐去了文明门[接近现在的崇文门位置]。
【二】《出文明门》薛瑄.诗
文明门外柳枝新,
百啭黄鹂送好音;
行过御沟回望处,
凤凰楼阁五云深。
文明门是京城东南部进城的唯一通道。
由于人员往来频繁,于是有许多乡下人在城门外设摊叫卖,其中以经营大蒜的居多,于是被称为蒜市。
这个蒜市,其实就是一片空场地。在这块长条形的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场地不断地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
这几溜长条的类似路的街道上,可是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还有驻足观赏通惠河景色的。
在明朝嘉靖年间修建北京外城以后,蒜市一带就成了城里。在形成南北走向的真正街道后,人们就把这条街称做“蒜市口街”。可是后来,在街道的北口有“景德轩”和“精品阁”两家瓷器店先后开张,且买卖兴隆,到了清朝宣统年间便改称“瓷器口”。
出了文明门,清婉掀开窗帘往后张望,见城墙两边的柳树已经泛绿,就惊奇说:“有才,你看,柳树发芽了……”
有才看也没看,不相信地道:“怎么可能!”
“怎不可能?今年闰的是正月,来年的春天当然会早一些来……”友乾跳下马车,扯着马绳在蒜市上往前溜达,看见中意的大蒜,就买上几辫。
清婉笑话他说:“都说这土地主抠门,还真是的,你说你,为了这么几头大蒜,跑这么远的路够买饲料的钱么?”
友乾“嘿嘿”一笑,“这儿的大蒜好,再说了,这日子就得过,能省一点儿,就省一点儿。”
“你攥那么多钱干什么?”
“干什么,还不是给你们买新衣服。”
“你省这点儿钱呀,能买啥?穷裤?”
走到一个小吃摊,友乾便驻了马车,又从车后拿来了马凳,对车上说:“下车,吃点儿早餐吧!”
清婉掀开车帘问:“还是早饭!?”抬手指了指天空,“有太阳在头顶的早饭么?”
友乾笑着看着清婉说:“我刚来京城的时候,就和我妹子经常来这儿喝这豆汁[1]。这儿的豆汁很有特色,是很浓很稠的那种,那酸涩浓重的口感呀,直叫是‘爱的人爱死,恨的人恨死’!如果你觉得难以入口的话,就来份焦圈蘸着,吃一口油油脆脆,吸溜一口滑滑稠稠,在嘴里面粉的甜味足可以消减豆汁的酸楚,搭配起来好吃极了!”
看到饭摊上吃得兴高采烈的人们,清婉就找了张没人的小桌坐了下来,有才坐在了她的身边,友乾就坐在了他俩的对面。
看着清婉皱着眉头喝豆汁的样子,友乾说:“怎么,我让小二给你做一碗蛋汤?”
清婉又试着喝了一小口豆汁,咬了一大口糖火烧,笑着说:“算了吧,嫁到你们甄家,就得习惯你们的生活方式……”
————————————
注释
[1]豆汁
京豆汁历史悠久,据说早在辽、宋时期就是民间的大众化食品。乾隆十八年(1753),有人上殿奏本称:“近日新兴豆汁一物,已派伊立布检查,是否清洁可饮,如无不洁之物,着蕴布募豆汁匠二三名,派在御膳房当差。”于是,源于民间的豆汁就成了宫廷的御膳。
由于北京老字号的豆汁店不少,所以老北京人喜欢这口的也比较多。老磁器口豆汁店是多年前锦馨豆汁店改制后,部分人员另起炉灶开了这家店,并且迅速发展了多家分店,每家分店平均每天卖出近千碗豆汁,店内除了豆汁外,还有螺丝转、墩饽饽、焦圈、糖火烧等各种老北京的传统小吃。
(1)特色小吃
豆汁,具有色泽灰绿,豆汁浓醇,味酸且微甜的特色。豆汁是北京具有独特风味的冬、春季的传统流食小吃。尤其是老北京人对它有特殊的偏爱。过去卖豆汁的分售生和售熟两种。售生者多以手推木桶车,同麻豆腐一起卖;售熟者多以肩挑一头是豆汁锅,另一头摆着焦圈、麻花、辣咸菜。
喝豆汁必须配切得极细的酱菜,一般夏天用苤篮,讲究的要用老咸水芥切成细丝,拌上辣椒油,还要配套吃炸得焦黄酥透的焦圈,风味独到。
(2)关于豆汁
提起北京小吃,首先让人想起豆汁。北京人爱喝豆汁,并把喝豆汁当成是一种享受。可第一次喝豆汁,那犹如泔水般的气味使人难以下咽,捏着鼻子喝两次,感受就不同一般了。有些人竟能上瘾,满处寻觅,排队也非喝不可。《燕都小食品杂咏》中说:“糟粕居然可作粥,老浆风味论稀稠。无分男女,齐来坐,适口酸盐各一瓯。”并说,“得味在酸咸之外,食者自知,可谓精妙绝伦。”
豆汁是什么?
实际上是制作绿豆淀粉或粉丝的下脚料。它用绿豆浸泡到可捻去皮后捞出,加水磨成细浆,倒入大缸内发酵,沉入缸底者为淀粉,上层飘浮者即为豆汁。发酵后的豆汁须用大砂锅先加水烧开,兑进发酵的豆汁再烧开,再用小火保温,随吃随盛。不要看其貌不扬,但一直受到北京人的喜爱,原因在于它极富蛋白质、维生素C、粗纤维和糖,并有祛暑、清热、温阳、健脾、开胃、去毒、除燥等功效。
(3)健康食品
豆汁属于天然发酵的豆制品,有科学家从东直门豆汁店、隆福寺豆汁店、老磁器口豆汁店分别采集样本,通过DNA测序的方式鉴定了其中的微生物构成。结果发现,主要发酵微生物其实是乳酸乳球菌,此外还有乳酸杆菌、链球菌、醋酸杆菌等多种微生物都参与了豆汁的发酵过程。
尽管豆汁的发酵和酸奶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由于杂菌的存在,其风味远比超市的那些酸奶复杂。经过现代科学仪器的检测,豆汁中的风味物质至少有40种左右,其中主要是各种醇类物质,其次是有机酸、醛、醚类物质。
有些老北京特别喜欢喝豆汁,而且还喜欢去特定的豆汁店喝,这其中也有科学道理。不同门店的发酵工艺、发酵环境不同,导致其中的发酵微生物不同,发酵产生的风味物质也有差异。比如护国寺的豆汁醇类物质比较多,而老磁器口豆汁中的醛类物质比较丰富。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994208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994208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