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言情美文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113章 古傅腊月二十四

第113章 古傅腊月二十四

推荐阅读:剑帝寒门崛起校花的贴身高手清都仙缘刀光如月映九州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巨门卷老子是全村的希望医路坦途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为了那一点儿股份,友乾让杰克逊住进自己的家里,并请纪绪为其讲解《为政忠告》。
杰克逊高兴地处理掉手中的首饰存量,又退了在“清茶馆”的office,赶在小年之前就搬来了甄家,住进了清婉以前住过的绣楼。
纪绪白天给学生讲课,只有晚上才有时间跟杰克逊翻译那本《为政忠告》,就杰克逊有理解错误的地方,给与纠正。
【一】《祭灶词-上阙》范成大.诗
古傅腊月二十四,
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
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热双鱼鲜,
豆沙甘松粉饵团。
腊月二十三,纪绪早早地给学生放了学。
暮羽和有才一冲进家门,就钻进了厨房,跟姐姐寻着“糖瓜”吃。杰克逊也在厨房,他在观看清婉和采婗准备今晚祭灶用的供品,见暮羽和有才跑进来,就问:“先生也回来了吗?”
暮羽道:“回来了,就在南房。”
杰克逊连忙去了南屋,见纪绪躺在床上,便硬拉他起来,去了自己住的绣楼。他拿出上午刚刚翻译过的文章,逐字逐句地讲给纪绪听。
纪绪感觉有些理论的释义,与原意大相径庭,便说道:“杰克逊呀,听了你的释义,就像那西域郎中借用西医来套用中医的理论,结果搞得是非牛非马、非驴非鹿,还以为是神医妙手呢!”
杰克逊问:“怎么,我又翻译错了?”
纪绪道:“也不是错了,但总感觉,我们的一些理论,到了你们的嘴里就仿佛变了味。”
“变成了什么味儿?”杰克逊一脸懵懂懂的样子。
纪绪说:“其实呀,一本好书,就是一名医,但中医治病常常能标本兼治。而你的这本呀,我怕他们读了以后,会走火入魔,走入歧路。”
“那怎么办?”
“其实,我们的中医,并不是默守陈规,一成不变的,它是在不断地发展,而正是这种与时偕行,才能‘大道天下,万宗归一’。”纪绪说,“你想改变西方的药和术,这虽然简单,但对人体的平衡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走偏了。对于问题,我们不能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这样做,只是治标不治本。”
【二】《易传》儒教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
杰克逊问:“我出问题的关键,在哪里?”
“就是你不能死搬硬套。”纪绪继续说道,“变,是中国人的处事方式。‘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话来源于中国文化的根本——《易经》[1]。”
“《易经》?”
“所以,你要翻译中国的著作,必须先了解《易经》。”
“他是一本什么书?”
“《易经》是一部哲学经典。它告诉人们,世界是变化的,变化有什么样的规律,以及如何面对不确定的变化,在不同的阶段,如何趋吉避凶,趋利避害,有很强的实用性,充满洞察世事的智慧。
一般书籍无不是‘文以载道’,而《易经》则以‘言、象、意’载道,其道之广大,无所不包;其为道也,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它所揭示的天道、地道和人道,处处充溢着‘和谐’之理。它对儒家、道家、术家、禅家、阴阳家、墨家等百家群流,影响甚远。所以说,《周易》是‘百家之宗’、‘万经之源’。”
杰克逊又兴奋了起来,“既然这本书这么有用,那我翻译《易经》吧!”
“关键是,你现在还翻译不了!”纪绪说道,“我是让你先读一读,如此,你才能明白《为政忠告》中所说的道理。”
“那先生,您找一本来,让我读一读。”
“行,明天我去社学给你寻一本来。不过,你现在还看不懂,我大体给你讲一讲,等你闲暇的时候,就翻一翻。”
“好,我都听先生的!”
纪绪说:“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在哪里?我以为就在于《易经》的哲学思想的博大精深,是华夏几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它用阴阳两种符号的不同排列组合,模拟各种事物的变化规律。
《易经》的奥妙,并不在于那些带有神秘色彩的卦象,而在于它用一种辩证的方式来观察世界、解释世界。它不但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人文性格,也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朝宰相虞世南说,‘不读易,不可为将相’;药王逊思邈说,‘不知易,何以为医’;就连现在的日本朝廷也规定,不懂“易”者,不得入阁。所以,你想翻译好这本《为政忠告》,又怎能不了解《易经》呢?”
杰克逊问:“这么说,《易经》上写的都是教人如何治理国家的。”
纪绪说:“不,上面写的都是些占卜与算卦。”
杰克逊问:“占卜与为政有关系吗?”
“有!”纪绪说,“在我们大多数生活和施政的过程中所得出的客观规律,往往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唯独这本《易经》,亘古常新,相延五千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
杰克逊问:“《易经》上到底写了些什么?这书很厚吗?”
纪绪说:“文字倒是不多,不过,光是那个‘太极图’,就最能表达《易经》的哲理,它借助‘言、象、意’所构造概念性和综合性的系统模型,表述了事物的运动状态和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状况。促使人们掌握系统的、辩证的思维,从而解决人世间长期留下来的问题。”
“像有才和暮羽在学校[1]里读书,也读《易经》吗?”
“不,我们的乡学分小学、大学两个阶段[2],而这里的社学,都是些十五岁以下的学生,只是小学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主要以启蒙为主,用儒家的‘三纲五常’来填补学生们的头脑,为以后进一步修养心性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到了大学阶段,才以授经为主……”
————————————
注释
[1]学校
古代的学校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叫法。
比如,在夏代,学校被称为“校”;在殷商时代,学校被称为“庠”;在周代时期,学校被称为“序”。而国学和乡学也是不同的概念,那时候的上学也是有等级之分的。殷商时期的学校高一级的学校叫“上庠”,低一级的叫“下庠”,再比如王府设立的学校叫做“辟雍”、“成均”,而国学指的是一些达官贵族家的孩子才能够上的学校,乡学就是地方性的学校,而明朝的学校被称为“私塾”或“书院”等,近代开始,清政府就明确了教育制度以及名称的册立,把学校成为“学堂”,民国时期,“学校”之名才沿用至今。
[2]古代的学生,学习什么?
古代的私塾教育,按照学生的年龄和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不同,大体可分为小学、大学两个阶段。
元代学者许衡在《小学大义》中说:“古者民生八岁,上至王公,下至庶人之子弟,皆令入小学,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岁,自天子之元子众子,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者,皆入大学,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小学大学所以分也。当其幼时.若不先习之于小学,则无以收其放心,养其德性;及其年长,若不进之于大学,则无以察夫义理、措诸事业。先之以小学者,所以立大学之基本,进之于大学者,所以收小学之成功也。”
古代教育是以儒学为主体的,因此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道德情操,成就圣贤人格。
按照儿童认知的特点,十四五岁之前,以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要学习和遵守各种具体的道德规范,从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和体悟,通过“先入为主”的方法,用儒家的三纲五常占领孩子的头脑,为以后进一步修养心性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大学阶段,则开始于十五六岁,这一时期的学生思维,逐渐发展出抽象思维和理性思维,能够对道德伦理及礼制所包蕴之理进行深入探究,并可将内心之仁不断推广扩充,以实现儒家修齐治平的理想,所以这一时期的学习以经学为主。
因此,小学阶段的学习以启蒙为主,而大学阶段的学习则以授经为主,由此塾师也大致分为两种,即“蒙师”与“经师”。当然,在现实社会中,塾师往往身兼经、蒙二师的职责,“经、蒙俱授”,只不过在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时,教学内容有所侧重。
对于小学、大学之别,古人论述颇多。
宋代吕大临说:“古之学者,有小学,有大学。小学之教,艺也、行也;大学之道,道也、德也。礼乐射御术数,艺也,孝友睦姻任恤,行也;自致知至于修身,德也,所以治天下国家,道也。古之教者,学不躐等,必由小学,然后进于大学。自学者言之,不至于大学所止则不进;自成德者言之,不尽乎小学之事则不成。”
朱熹也说:“古之教者有小学、有大学,其道则一而已。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兄等事;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就上面讲究所以事君、事父兄等事是如何。”
小学阶段学的是行、事,大学阶段学的是道、理。小学属于形而下,大学属于形而上。可见,古人并不是一上学就开始读经,而是有一个过渡阶段,即由最初的童蒙须知、学则以及道德格言、名人嘉言善行的学习,再接触四书,最后正式进入五经的学习。
儿童一上学,首先就要学习一些须知、学则,用以收束孩子的身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此基础上才能展开其他教学活动。比如《弟子职》,为《管子》中的一篇,以四字为句,适于记忆朗诵,在古代一直备受重视。再如朱熹制定的《童蒙须知》,对日常的坐卧起居、洒扫应对都有严格的规定。“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须知》内容浅显明了、易于操作,符合儿童认知发展和道德形成的规律。
当然,这些须知、学则还是比较简单、粗陋的,要系统的学习,还应该有更充实的教材。
朱熹曾命弟子于儒家经书中搜集整理重要的论述和名人道德言行,编为《小学》一书,这部书被后世当作蒙学教材,影响极大,注释者就有几百家。《小学》分内外两篇,内篇有《立教》、《明伦》、《敬身》、《稽古》,外篇有《嘉言》、《善行》。《小学》一书“既是儒典,又是蒙书,既被用于学童作为儒学入门书,又被许多成年人看作存心养性的性理学修养书。同时,它还具有很强的礼书性质”。当然,从根本上说,它“言易晓,事易行,于人道无所不备”,是一部让儿童学习儒家伦常的理想蒙学读本。
《小学》在古代蒙学中的地位,得到了后世很多学者的肯定。
如明代学者陈选说:“圣人之道,人伦而已矣,学之必自《小学》始。子朱子《小学》一书,其教在于明伦,其要在于敬身,盖作圣之基也。”
朱元璋曾下令亲王、驸马、太学生咸讲读之。
雍正亲自为《小学集注》撰序,可见古代帝王对《小学》一书的重视。
把《小学》一书弄熟之后,下一步就可以学习四书了。四书乃是朱熹最早编订的,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论》、《孟》最初只是子学,后来虽被列入十三经,但地位与五经还是不同的。
宋代以后的学者,都非常重视四书,认为儒家思想主要集中在四书中,而五经只不过是这些思想的来源和体现。宋代以后,儒学由今古文经学一变而为义理之学,儒家思想逐渐理论化、系统化,走向一条形而上学之路,目的是为儒家的三纲五常提供超越的理论根据。《论》、《孟》都属于语录体著作,相对浅显易懂,而《学》、《庸》又比较短小,所以四书成了进一步学习儒家经书的基础。
此外,还可以读宋代以后理学家的著作,比如《近思录》等。
《近思录》为吕祖谦、朱熹编订,摘录了北宋时期周敦颐、二程、张载等人的著作,是学习儒家思想的指导用书。有了这些作为铺垫,等到十五六岁后,就可以进入五经的学习。
由蒙学而经学的顺序,古人有很多论述。
如明代学者施璜说:“《五经》以《四书》为阶梯,读《四书》无入处,不可以言《五经》。《四书》以《近思录》为阶梯,读《近思录》无入处,不可以言《四书》。《近思录》以《小学》为阶梯,读《小学》无入处,不可以言《近思录》也。故欲升入《五经》之堂室,必由《四书》阶梯而上,欲升入《四书》之堂室,必由《近思》阶梯而上,欲升入《近思》之堂室,必由《小学》阶梯而上。”
一般来讲,古人研读儒书、修养心性,先从《孝经》、《小学》开始,然后四书、《近思录》等,最后才是五经。而打乱这个次序,会给儿童的学习带来不良影响。
如清代佚名《变通小学义塾章程》中指出,近世一些蒙师开蒙即训《学》、《庸》,对于陶冶德行的诗歌韵文等蒙学教材不屑一顾,而四书又过于艰深,不利于儿童的道德修身。“古者八岁入小学.十五始入大学,今呼七八岁童蒙,而训之以大人之学,—步登天,自问亦应失笑。”因此,“务须于子弟入塾开蒙第一年,专做小学工夫,专训小学各种书本,讲说启蒙日记故事,以期先入为主,以端蒙养之基,此意先儒已多有言之者。其四子书,总须在第二三年训读”。对于儒家义理的灌输,必须着眼于儿童的身心特点,量资循序,不能躐等。
总之,传统蒙学注重从“眼前事”开始,遵循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的规律,督导儿童学习和实践儒家伦常。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方式,通过名人言行、榜样示范等陶冶孩子的情操。然后再进行儒家典籍的学习,将以往的感性材料升华为理性认识,进而对儒家的内圣之学有一个系统的、超越的把握,以引导学生追求至善的人格境界。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994206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994206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