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言情美文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125章 何如碧玉温泉水

第125章 何如碧玉温泉水

推荐阅读:剑帝寒门崛起校花的贴身高手清都仙缘刀光如月映九州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巨门卷老子是全村的希望医路坦途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揭傒斯一家并不住在香山别墅,那儿离京城太远,他上班有些不方便,只有在盛夏来临的时候,才带着女眷来此居住上两三个月。
【一】《别墅》李山甫.诗
此地可求息,开门足野情;
窗明雨初歇,日落风更清。
苍藓槎根匝,碧烟水面生;
玩奇心自乐,暑月听蝉声。
门仆见姑老爷甄友乾领着一帮小青年来此沐浴,便勤快地走在前面,领着他们去往天然的浴池——西跨院。
步入阳光灿烂的景致西花园,你会发现,生命有了雨的滋润,会变得更加令人着迷。
踏着鹅卵石铺就的十字路径,路边的几株白梅开得正艳。它香自苦寒,芳亦雅淡,那股清香自然的气息沁入了心扉,使花园的一切都倍感新鲜。
拐了一个小弯儿,来到了一块开阔地。
但见那竹叶儿泛青青,篱笆筑掩沁香楼。这座木质的小楼用一圈木栅栏围着,栅栏门上写着“梅园”两个清秀的字。
“真是幽处的一片小天地啊!”纪绪推开栅门就想进去瞧瞧。
老门仆说:“这是我家小姐夏日的避暑之地。”
纪绪随即停住了脚步,退出来又掩上了门,“说是梅园,怎不见一枝梅花呀?”
老门仆说:“我家二小姐酷爱兰花,尤其喜爱花如梅瓣的蕙兰。”
纪绪从栅栏外往里瞧,“这蕙兰开花的样子,像梅花吗?”
“是啊,二小姐栽培的时候,老仆就在旁边伺候。”老门仆告诉纪绪,“这蕙兰开花的时候,确实很像梅花。整个花瓣形分为荷瓣、梅瓣和水仙瓣,有道是,‘浅兜水仙,深兜梅”。所谓‘兜’,就是指兰花内瓣捧出来的花瓣,内凹如兜。一般软捧的兜较浅,如水仙瓣;硬捧的兜较深,如梅花瓣。二小姐专挑那些兜较深的兰草来养,谓之梅花,并把这个小院,取名为‘梅园’。”
走过这个竹楼小院,纪绪又情不自禁地回头张望,感叹道:“开门移远竹,剪草出幽兰;荒壁通泉架,晴崖晒药坛。”
【二】《安宁温泉》杨慎.诗
何如碧玉温泉水,
绝胜华清礜石池;
已挹金膏分沆瀣,
更邀明月濯涟漪。
过了小桥流水岸,越发感到冬已去,春渐来。
在小路的尽头是一座假山,说是假山,其实是利用香山的一角改造而成的一个景观。
在山的岩缝之中,一丛丛,一簇簇,开满了迎春花,远远看去,黄澄澄的一片;在迎春花的隐罩之下,有一个山洞,洞口烟雾缭绕的,仿佛是仙境,也使得花园的西北角显得神秘而又幽静。
在洞口的顶端,书有“青霞”两个大字。
纪绪心想:“这‘青霞’,作何解释呀?”带着疑问,跟着老仆走进了青霞之穴。
这洞穴并不算长,走不多会儿就见了光明。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青草地。阳光透过树梢射在草地上,又返照到洞中,使洞中蒙蒙的水气呈现出淡淡的青色,幽静缥缈,仿佛青霞绕室,果真是“青霞”二字,名副其实!
再看那汩汩的泉水,热气腾腾,没有丝毫人工的参杂,其咸味中夹杂着点儿硫磺的味道,真是纯天然的清澈。
孩子们连忙脱掉了衣裳,往草地上一丢,就急着往水里钻。
————————————
注释
【1】复趾
跰趾,又称“复甲”、“跰甲”,在医学上称作瓣状或小脚趾复形,是指小脚趾甲分瓣而非完整的一块。西方医学认为,这是一种脚部的病变,是一种由摩擦生成的茧子,称为Lister'scorn。实际上,瓣状甲是一个常染色体显性性状,它不能作为一个族群的特定标志。
有这样一种说法流传地很广,就是“小脚趾甲分成两瓣”的人,才是血统最为纯正的汉族人。为了证明这个说法的真实性,甚至有人搬弄出来一个传说:
相传朱元璋统一天下后,由于南方地区人口不足,于是决定从当时人口比较多的山西省迁走一部分人去到南方生活。
中国人历来就有着浓厚的“乡土情结”,这些即将向南方迁移的山西人,自然也是不愿意离开故乡的,但皇帝的命令,他们又不得不遵从。百般无奈之下,这些迁移的和不迁移的人们都在各自的小脚趾甲上劈了一刀。他们相信,自己的小脚趾甲被劈成两瓣之后,他们的子子孙孙也同样会有这样的印记,等到若干年后,他们的子孙回到山西就可以凭借小脚趾甲认祖归宗了。
据统计,有高达六七成的汉族人有着小脚趾甲分瓣的情况,也正是由于人数众多,才会让人将小脚趾甲分瓣与汉族血统的纯正联系起来,并且义无反顾地认为只有小脚趾甲分瓣的人,才是血统最纯正的汉族人。
(1)“跰趾”是大槐树的后裔
遗传医学专家调查分析认为:瓣状甲是一种可以遗传的性状,且与性别无关,有的并非一出生就有瓣状甲,最早的是在1岁时显现,最晚的5岁以后才出现;瓣状甲父母生的孩子并不都是瓣状甲,父母有一方是瓣状甲,而子女有的有瓣状甲,有的没有。
虽然,占据比例高达70%的“跰趾”情况就发生在我国的山西、陕西等北方的省份,但江苏、浙江等位于南方的省份,其占据比例也在六成以上。而南方的大部分人与明初山西人南迁的传说是没有丝毫关系的。其实,只要学过生物的人都会知道,除非后天形成的特征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否则是无法成功遗传给下一代的。
所以,就算那些南迁的山西祖先们真的把自己的小脚趾甲砍成了两瓣,也绝不可能遗传给他们的子孙后代。因此“跰趾”在中国的高发情况,与明初那个南迁的山西人的传说没有关系。
(2)“跰趾”是古老的遗传特征,有上千年的历史
事实上,关于国人高发“跰趾”这一现象,遗传学界的研究者也曾进行过相关的研究。
几位复旦大学的科学家通过基因跟踪这一技术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跰趾”是古代就有的一个遗传特征,到目前为止,至少已有5000年的历史了,更甚的是,这几乎与中国文明的开端相齐肩。
通过这个结论,直接否定了“跰趾”与明初山西百姓南迁的关系,但同时又引来人们的另一个猜想,那就是“跰趾”会不会真的就是汉族的特征,甚至是中华的“人文初祖”黄帝遗传下来的特征呢?这样一看,还确实有些道理,因为至少对得上年代。
虽然“跰趾”频繁出现在中国人身上,却并不是汉民族所独有的特征。
根据一项统计表明,在新疆维吾尔族族人中,出现“跰趾”的概率就在50%左右,虽然这还远比不上山西、陕西等我国北方的省份,可这也不能算是低的了。如若说“跰趾”就是汉族血统纯正的证据,难不成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竟然有大约一半的居民都是纯种的汉族人吗?这结论显然是不可能成立的。
(3)夷入华夏则华夏,华夏入夷则为夷
汉族是一个文化民族,并非血缘民族。事实上,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民族,都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血缘民族,而是由不同部落种族的人不断交流融合而形成的。华夏族和其他民族不断交融,经过历朝历代的更迭,旧的民族不断地消失,新的民族渐渐地融合而成的。
越是体量大的民族,纯正的血统就越不可能存在,只有在一些较偏僻的小部落,血统才会比较纯正。只要你翻开历史书就可以知道,古往今来,数不清有多少少数民族融入到汉族的血脉河流中,比如党项人、鲜卑人、契丹人等。然而,他们并不是没有后代传下来,而是他们传下来的后代,都早已与汉族或是其他民族彻底融合为一体了。
纠结汉族血统是否纯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更何况,你不可能找到一个可以定义汉族血统是否纯正的标准。这个如此简单的道理,就连先秦时期的古人都知晓。当时所盛行的“华夷之辩”,就是偏向以文化而非血缘来博取认同的,正所谓“夷入华夏则华夏,华夏入夷则为夷”。
不管血管里流淌着是什么样的血液,我们都是中华儿女,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种实现“天下大同”的心愿。让我们团结起来,为祖国未来的发展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一份努力和一份智慧吧!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994205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994205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