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言情美文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184章 胡蝶飞来花上争

第184章 胡蝶飞来花上争

推荐阅读:网游之横行天下老子是全村的希望超级宗门养成系统我的七个姐姐沉鱼落雁鉴宝金瞳通天剑帝武逆九千界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龙王医婿九龙归一诀


        那一夜,修染并没有留在山庄里过夜,而是去了三里之外的平坡大觉寺[今香界寺]。
清婉非说要去送修染,出于安全考虑,揭傒斯便安排王冕和杏儿一起去了平坡山,以便回来的时候也好有个伴。
【一】《今夕何夕》澄一/何思薇.词 林海.曲 徐佳莹.歌
一轮残月挂在了西天,把一些软光儿轻轻送到柳枝上。
山里的丝丝微风,轻轻掠过清婉的衣摆,清婉那飘然若仙的样子却并不唯美,反而使人感觉些许的凄凉。
修染只顾大踏步地独自前行,把小脚的清婉远远地甩在后头。清婉紧追不舍,眼光依然温柔,眼神充满渴望。
[歌曲]“重回昔年,如许;冬青树前,灵迹。望与君情深,孤心难觅,殿前执灯长忆。”
夜,已经很深了。浓墨一样的天上,连一弯月牙、一丝星光都不曾出现。偶尔有一颗流星带着凉意从夜空中划过,炽白的光亮又是那般凄凉惨然。
清婉的脚步不由得慢了下来。她摸索着,顺着路边开满小白花的灌木丛走,才不至于走错了方向。
[歌曲]“经年转世,重聚;残月未满,星稀。愿与君同归,不辞千里,任他风云来去。”
修染见清婉很久没有跟上来,便回头来寻。
风,越刮越急。开始还带着几分温柔,丝丝缕缕的,漫动着柳梢、树叶;到后来,却愈发迅猛强劲起来,拧着劲的风势,几乎有着野牛一样的凶蛮,在横穿山谷的每一条山路上漫卷着,奔突着……
拐过了山角,只见清婉站在一棵冬青树边,撕扯那些白花发泄,嘤嘤的抽泣声被狂风淹没。
见修染又折回来寻她,清婉一下子扑进他的怀里。
修染本想后退,再来一句“阿弥陀佛”,可是,脖子瞬间被束缚进一个强有力的“箍”中,那句未尽的“阿弥陀佛”也被淹没在满是情意的吻里……
这一瞬间的悸动,使彼此都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忽然,清婉松开了双手,并顺着修染宽阔的胸膛往下滑。她蹲在了修染的跟前,迅速地解着修染腰间的那根带子……
[歌曲]“今夕何夕,往事逐雨,前尘梦里有缘再闻一曲。啊~难舍别离,未知归期,轮回尽头,余谁相依。”
马灯的光慢慢地靠近。
微弱的光照着山,石壁,桃树,柳树,还有各有各的颜色和形态,在昏暗的灯光下,似乎都蕴藏着一种不可告人的秘密……
见王冕和杏儿赶了上来,修染转身就走。
一阵风,一阵凉。把修染从幻境中吹走了,也把清婉从遐想中吹醒过来。她赶紧又去追赶,杏儿一把拉住了她,说道:“大姐,要不,我们回去吧!?”
“我不!”清婉倔强地继续追修染而去。
“你慢些走,看着点儿路。”杏儿叮嘱着,拉着王冕跟着清婉疾行。
[歌曲]“经年转世,重聚;残月未满,星稀。愿与君同归,不辞千里,任他风云来去。”
一路跟来了“大觉寺”。
修染一进寺院,便随身合上了大门。清婉上去捶打:“你开门,你开开门!”然而,大门始终未开,清婉趴在大门上失声痛哭,哀求道:“表哥,你带我走吧!”
[歌曲]“今夕何夕,往事逐雨,前尘梦里有缘再闻一曲。啊~难舍别离,未知归期,轮回尽头,余谁相依。
今夕何夕,往事逐雨,前尘梦里有缘再闻一曲。啊~难舍别离,未知归期,轮回尽头,余谁相依。”
修染站在寺院内仰天流泪。
世界上最残忍的事,不是没遇到爱的人,而是遇到却最终错过;世界上最伤心的事,不是你爱的人不爱你,而是他爱过你后,最后却不爱了……
【二】《烟寺晚钟》揭傒斯.诗
未等天亮,于湉便匆匆地去叩揭傒斯的房门。
揭傒斯问:“什么事儿,这一大清早的。”
于湉说:“快起来!怎么清婉一夜未归呀!”
揭傒斯道:“元章不是跟去了么,他也没回来?”
“是啊!”于湉在门外应道。
揭傒斯急忙穿好了衣服,开了房门:“这都去了哪儿?都这么大的人了,办事如此不着调!”
马夫找了辆小马车,揭傒斯和于湉坐上匆匆赶往平坡山。
下了马车,又走了一段有石阶的山路,这才到了大觉寺的山门。远远地看见清婉他们都在门外,却唯独不见修染的影子。
揭傒斯上去问道:“怎么?你们一晚上,就在这儿?”
杏儿委屈道:“是啊,大姑父。”
看到清婉哭红了的双眼,于湉赶紧上去安慰:“清婉,人各有志,你又何必强求于他?”
清婉一听怒了,“当初,要不是你的反对,我俩何至于此!”
“这事儿,你不能怪我呀!”于湉说,“当初,是您大姑先相中了你,说要娶你做她家的儿媳,你想,你大姑多霸道,谁敢与她争锋……后来,你出事了,她又毁约,推给我,她拿我当什么……收破烂……”
姑侄俩的话越说越难听,揭傒斯制止:“哎,哎,哎,说什么哪!都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你们还提那些干什么?”
正说着,修染开门走了出来。
和他一起走出来的有大觉寺的几个英俊的和尚,还有方丈等一干人。方丈一见揭傒斯,赶忙上前行礼问安,“阿弥陀佛,揭大人光临小寺,有何贵干?”
揭傒斯向老方丈回礼,说道:
“朝送山僧去,暮唤山僧归。
相唤复相送,山露湿人衣。”
老方丈笑道:“那么,这释然和尚,可是大人的亲近之人?”
“是啊,他是老朽的外甥。”揭傒斯说道,“待会儿,有一事想与老方丈相商。”
“大人暂说无妨。”老方丈又是一礼。
看着这些年轻的僧人踏上了大道,揭傒斯问:“他们这就去上都?”
老方丈说:“先去甘露寺【1】汇合,巳时一刻动身去上都。”看着清婉依然站在风中的倩影,方丈叹息道,“那女子,昨晚哭了一夜,她可是释然和尚的前世冤孽?”
“是啊!”揭傒斯叹息道,“前世做的孽,今生总是要还的!所以,还请老方丈帮老朽一个忙……”
————————————
注释
【1】甘露寺(香山寺)
甘露寺位于北京香山公园内,历史悠久,据记载唐代已有吉安、香山二寺。1186年将二寺合一,金章宗赐名“大永安寺”;元代重修,易名“甘露寺”明朝再建,称“永安禅寺”;清乾隆年间,在原址上扩建,形成了前街、中寺、后苑独特的寺院格局,御赐“大永安禅寺”,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
香山寺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严整壮观,曾为西山诸寺之冠。
香山之名起源于佛教,传说是在佛祖释迦摩尼出生的迦毗罗卫国都城边,其弟子在香山修炼。传入中国后,《华严经》将香山列为仅次于须弥山(喜马拉雅)的第二大佛教名山,各地相继修建香山寺,河南平顶山,洛阳,浙江温州都有香山寺,北京香山寺以规模宏大著称。
从香山正门进入,勤政殿左转往双清别墅方向走,经过“西山首游京师之冠”的牌楼就到了香山寺。香山寺是园中寺,不要门票。
首先经过一座石桥,放生池中金鱼游弋,池壁上有避水兽蚣蝮,汉白玉栏杆上是莲花望柱头。这个小水池被起了非常雅的名字:知乐濠。乾隆皇帝曾有诗:
潨潨鸣曲注,然否是濠梁。
得趣知鱼乐,忘机狎鸟翔。
睑喁云雾上,泼剌柏松傍。
寄语拘墟者,来兹悟达庄。
知鱼之乐取自庄子,拘墟意思是井底之蛙,这与寺中“眼界宽”的建筑遥相呼应。乾隆一生诗四万首,题写了无数碑文,其中很多引经据典,作为满族皇帝,日理万机,还如此博学且有雅兴,在历代帝王中实为俊彦。
桥两侧是蜿蜒的红墙。寺庙的红墙会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尤其是午后阳光将树影映在古寺红墙,颇具禅意。桥前为一三间牌楼,前后书“香云”“入座”。牌楼后左右是高大的经幡,经幡上有龙纹、蝙蝠和佛家八宝图案。拾级而上,砖砌的山门上有“香山大永安禅寺”的匾额,匾额上有乾隆皇帝的钤印。乾隆时期香山寺前加买卖街,寺后建苑院,并御赐寺名。
这座接引寺中还有乾隆御制诗:
前岁冬曾到,昨年春一临。
人徒今昔想,佛泯去来心。
法乳淙千涧,天花落万休。
阶旁松听法,付尔是知音。
这是乾隆皇帝表达在寺中“傍松听法觅知音”之情。天王殿前两株听法松是香山28景之一,取自顽石听经点头的典故。
接引殿后是天王殿,正中供奉弥勒。背后是韦陀。天王殿后左右各置乾隆《娑罗树歌》和《娑罗树诗》石碑,以满蒙汉藏四种文字镌刻。最近看了很多乾隆御笔碑刻,有人说乾隆的字无骨,我倒觉得乾隆书习赵孟,俊秀飘逸。两侧为钟鼓楼,歇山顶二层阁楼。楼边还有两座密宗坛城。坛城为八角重檐顶,双龙彩绘,下有六字箴言
龟蚨碑是明正统年间司礼监太监范弘所立“敕赐香山永安禅寺报恩之碑”。范弘是英宗宠爱的太监,曾主持修缮香山永安寺,土木堡之变死于乱军,后埋在永安寺。乾隆时将此碑砸成三段掩埋。
再向上就是永安甘露牌楼。元代重修永安寺时曾改名“甘露寺”,取佛经中如来佛法,如雨甘露。大雄宝殿前有一座石屏,上有乾隆御笔《波若波罗密心经》《金刚经》和《八大人觉经》,三部经书被刻成佛塔状,并有御笔观音,燃灯和文殊菩萨像。乾隆的菩萨画像笔画自然流畅,乾隆御笔菩萨像非常少见。石屏是香山寺被焚毁后留存的最大文物,石屏背面两对联都缺少一边,有些构建也是修复的,有幸的是乾隆御笔保留下来,文物价值非凡。
圆灵应现殿即大雄宝殿,供奉三世佛。转过大殿后面更有看点。黄色琉璃瓦配绿边,骑鹤仙人带领七只小跑在垂脊上。
殿后是“眼界宽”敞厅,从这里就进入后苑,也是最震撼的地方。这里有像颐和园排云殿到佛香阁相似的游廊,一共48间。当你登高时,就拉近了和后苑中“薝蔔(zhanbo)香林阁”的距离。
“薝蔔”是佛经记载的古花,唐代诗人卢纶有诗:
五色香幢重复重,宝舆升座发神钟。
薝卜名花飘不断,醍醐法味洒何浓。
九天论道当宸眷,七祖传心合圣踪。
愿比灵山前世别,多生还得此相逢。
是禅意的说法。薝蔔香林阁很像佛香阁,是三层六方亭式阁楼。一层供奉观音,二层悬挂“无.住.法.轮”匾,三层悬“光明莲界”,这两层分别供奉横三世和竖三世佛。乾隆皇帝在楼上的水月空明殿休息品茶。登临最高处是青霞寄逸楼。二楼上高悬“鹫峰云涌”匾。登临此处远望,西山尽收眼底。
今天的香山,游人一般看过勤政殿就开始爬山之旅,殊不知真正的静宜园有28景,香山寺,知乐濠,听法松都在香山寺中,不如抽个时间来看看,绝对不虚此行。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994199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994199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