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言情美文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207章 得君一笑妾愿足

第207章 得君一笑妾愿足

推荐阅读:我在九叔世界做大佬逆天神尊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清都仙缘名侦探世界里的巫师御鬼者传奇凝真医路坦途谍影:命令与征服Fate梦幻旅程


        提及“钱乙”【1】,可能现代人无人晓得,若提起“六味地黄丸”,恐怕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这味药就是“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乡野“土郎中”,年轻的三品“紫衣金鱼袋”,北宋太医院丞钱乙所研制的。
古人云:“宁治十男子,莫治一妇人;宁治十妇人,莫治一小儿。”
众所周知,中医的诊治依据是“望、闻、问、切”,而小儿不具备整全的表达能力,难以叙述自己的症状;且病情也不能随意揣测,故而被古代医家称作“哑科”。
“六味地黄丸”是为小儿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所设。而钱乙制作这味药的初衷,只不过是用于治疗小儿的“五迟”之症。但他万万没想到,这药会在以后的日子里发扬光大,成为滋阴补肾、养生保健的千年良药,至今,还被广泛运用于临床。
【一】《青楼行》李流谦.诗
踏空骄马足铁踣,
万里一鞭惊灭没。
青楼美人颜如花,
笑揭珠帘邀客入。
小槽珠溜红滴滴,
左持琼觞右瑶瑟。
得君一笑妾愿足,
不用趄珠量斗斛。
歌声未阙杯未掷,
城上归鸦带寒日。
苍头进马莫留连,
别院笙歌拥门立。
黑良臣把赵鸾鸾接到‘莳花馆’的同时,也把舜华和大长腿介绍到了青楼——舜华做了鸾鸾的侍女,大长腿成了这里打杂的。当然,这都是临时的,等鸾鸾回到了东平,他们三人就解散了。
黑良臣看着大长腿戴着根绿头巾跑里跑外的,忍不住大笑:“哈哈,还想给我戴绿帽子,我看,到底谁给谁戴顶绿帽子!”
友乾也跟着笑,“黑兄啊,不过我看这小乞丐还挺勤快,要不,等赵小姐走了,让他到我那里租几亩地?我笃定他种庄稼也是一把好手!”
甄友乾就是昨天帮忙移送鸾鸾的那个京城朋友。
“行啊,我正愁没地方打发他呢,”黑良臣说,“反正,我也是让他两口子给赖上了。”
这时,一个小侍女过来喊他俩:“黑哥哥,雅间给您备好了~”
黑良臣顺手在小侍女的屁股上摸了一把,调戏道:“呵,这小妞,小嘴巴甜的……
小侍女赶紧躲闪,然后喜滋滋地扭起小屁股走在前面引路。
来到了一个大套房,屋里的人却并不多,只有原先“出条子”的那个歌妓艳红。她怀抱一把琵琶,见二位进来,赶紧起身见礼。
友乾高兴道:“哎呀呀,黑兄啊,就你我二人,何必找这么大的一个房间?你这得多破费!”
黑良臣说:“你是京城的大爷,来我们这种小地方,小弟怎敢怠慢!等我到京城办案,还得多多仰仗啊!”
“好说,好说。”友乾高兴地坐了下来。
黑良臣对艳红说:“把那琵琶放下吧,好像谁能跟你抢似的!来,坐到你甄哥哥身边来。”
艳红顺从地在友乾的下手坐下。
黑良臣又吩咐小侍女说:“把那二位给请出来吧!”
小侍女进了里间,不一会儿,鸾鸾和舜华就走了出来。原来,这个套间是黑良臣的专用房间,鸾鸾小姐就藏在这个套间里。
这时,大长腿戴着绿头巾端上了醍醐和麆沆。
友乾一见大喜道:“看这架势,黑兄今天要请我吃‘元八珍’啊!”
黑良臣洋洋自得地说:“怎么样,甄兄,小弟对你还可以吧!”
小侍女从小罐里给每人往碗里舀醍醐,舜华就往每个人眼前的酒杯斟麆沆。醍醐是游牧民族从牛、羊乳中提炼出来的一种膏状精华;麆沆是蒙古人饮用的一种酒。
大长腿又端来了驼蹄和鹿唇。
友乾大喜过望:“黑兄啊,这‘元八珍’,小弟只是听说过,还真没尝过,今天,我可来着了。”
“按甄兄的财力,不是吃不起……”黑良臣看了一眼舜华说,“这是御膳,没人敢吃,也没人敢做!也只有到这离着京城八吊子远的‘莳花馆’才能享受到的口福……这御厨,还是我从京城给请来的呢……”他一边说一边招呼着,“来来来,趁热吃……”
看着舜华站在鸾鸾的身边,眼巴巴地瞅着桌子,黑良臣笑着对舜华说:“站着干嘛,你也坐下吧!”
舜华顺势坐在鸾鸾的身边。
黑良臣站起身来,夹了一块大驼蹄放在舜华眼前的碗里,说道:“你说你,当初嫁给我多好,成天还不是跟着我吃香的,喝辣的!”他坐下来接着说,“这几年下来,我虽没有攥下什么钱,但就是赚了一副好肚里呀!”
友乾对黑良臣说:“黑兄,你也吃。”
“你们吃吧,我常吃!”黑良臣嘴里继续叨唠,“你爹也是凤凰眼,两只眼只瞅着那些秀才呀,举子啊什么的……”
舜华一边吃一边说道:“父亲不是嫌弃你没文化。”
“谁说我没文化,”黑良臣说,“朝廷不是不允许捕快参加科举么!若让参加,说不定也能考个状元、榜眼什么的……”
舜华道:“你考不考倒是没什么,关键不是还影响子孙也不能科举么。”
“光我不能科考么!”黑良臣一指歌妓,“艳红的子孙不是也不能考么,”手又指向了甄友乾,“甄兄不是也一样?”感觉话说得有点过,便自打圆场道,“哎,甄兄,艳红,要不咱仨捞不着考试的结拜吧!来个‘桃园三结义’!”
“什么桃园三结义,是妓院三结义,咕嘟一,一……嘿嘿嘿”艳红捂嘴嘿嘿地笑着。
黑良臣蔑瞪她道:“你,你再瞎嘿嘿,就给你填进个‘小剂子’……”
友乾赶紧用话往下压,“谁跟你结拜!”他放下手中的筷子说,“再说了,我是地主,子孙是可以科举的。”
黑良臣问:“你不是商贾么?”
友乾说:“经商只是副业,主业是地主。”
这时,大长腿又端上了驼乳糜和天鹅灸。他放下菜说:“客官,主菜已经上齐了,还有紫玉浆和元玉浆随后就上,还需不需要加别的菜?”
黑良臣问友乾:“甄兄,还想吃点什么?”
“够了够了,这些也吃不了!”友乾笑道。
黑良臣看了舜华一眼说:“给孕妇上个乌鸡汤吧!”
“好勒!”大长腿唱着菜名就下去了。
黑良臣端起了酒杯,对众人说:“来,让我们端起酒杯,为了美好的明天,干杯!”
众人纷纷举杯,干了杯中的酒。
黑良臣见舜华也拿起来酒杯喝,便道:“哎,那孕妇,能喝酒么!?”
舜华酒杯没离嘴边地说:“我尝尝这马奶酒,什么味。”
众人都看着黑良臣笑。
【二】《叹十声》方知.词 黎平.曲 陈佳.歌
艳红放下酒杯说:“我唱首小曲,给大家助兴。”说着,就坐到桌子前头的凳子上,拨动着琴弦唱了起来:
[歌曲]“烟花那女子,叹罢那第一声。思想起奴终身,靠呀靠何人?爹娘生下了奴,就没有照管。为只为家贫寒,才卖了小奴身。依呀呀得喂,说给谁来听?为只为家贫寒,才卖了小奴身。”
乌鸡汤很快就端上了桌,大长腿直接端在了舜华的眼前。
“真是谁的媳妇谁疼啊!”黑良臣笑道,“哎~,不过那绿帽子,这乌鸡汤就炖这么短时间,能行么?”
“这都是提前炖的,现炖,哪来得及啊!”大长腿说,“客官,菜都上齐了。”
黑良臣逗弄道:“要不,你也坐下?”
大长腿白了黑良臣一眼,退出了房间。
[歌曲]“烟花那女子,叹罢那第二声。思想起当年的,坏呀坏心人。花言巧语,他把那奴来骗。到头来丢下奴,只成了一片恨。依呀呀得喂,说给谁来听?到头来丢下奴,只成了一片恨。”
看着舜华香甜地吃着乌鸡肉,黑良臣道:“舜华,我一定让你记着我的好!”
舜华头也不抬地说:“就吃个鸡,我就记你好了?”
“吃个鸡……”黑良臣道,“我一定想办法治好你弟弟的病!”
“吹牛吧!”舜华继续吃她的鸡。
“你先把鸡放下!”黑良臣说,“快过来先敬你甄哥哥一杯酒。”
舜华虽不情愿,但为了自己的弟弟,只好顺从。
[歌曲]“烟花那女子,叹罢那第三声。思想起何处有,知呀知心人?天涯漂泊,受尽了欺凌。有谁见逢人笑,暗地里抹泪痕。依呀呀得喂,说给谁来听?有谁见逢人笑,暗地里抹泪痕。”
敬完了酒,舜华回到了座位上。
黑良臣说:“甄兄啊,你的大舅哥不是三品御医么!这次好不好让舜华的弟弟跟着你一起回大都,让大舅哥给瞧瞧?”
友乾放下了酒杯道:“我虽不是郎中,但我内人是啊,所以我也多少懂一些。根据舜华姑娘说的弟弟的情况,就是把他送进太医院,我看也白搭!”
黑良臣说:“甄兄的意思是无药可救了?”
友乾道:“中国医药,博大精深,就没有不能治的病,也没有不可救的人。”
“那你的意思是?”黑良臣满脸认真样。
友乾说:“我听内人说,在东平有一位神医,他的祖上是‘儿科之圣’——钱乙。”
黑良臣赶紧问鸾鸾:“香儿姑娘,可有此人?”
“有!”赵鸾鸾道,“不过,老先生今年八十多了,不会出诊的!”
舜华忙说:“我们可以去啊!”
鸾鸾道:“这么远的路,这么冷的天,小弟又病得那么重,如何能到得了啊!”
黑良臣也害愁起来,“一个年纪太小,一个又太老,这如何是好?!”
友乾说:“得想办法把老先生请到这里来稳妥些,鸾妹妹,你们是老乡,能否说上话?”
鸾鸾道:“我家倒是和钱家有些交往,只是,他的儿女不会让老爷子冒这么大风险的!”
黑良臣说:“那我们就多出钱,有道是,有钱能使鬼推磨!”
“鬼缺钱,人家神医也缺钱么!?”鸾鸾说道,“除非,有‘用钱买不到的东西’,否则,你想也别想……”
————————————
注释
【1】钱乙
钱乙,字仲阳,生于北宋仁宗至徽宗年间(1032-1113年),享年82年,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儿科医家。
钱氏治学,当初先以《颅囟方》而成名,行医儿科,曾治愈皇亲国戚的小儿疾病,声誉卓著,被授予翰林医学士。曾任太医院丞,在多年的行医过程中,钱乙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当时著名医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钱乙幼科冠绝一代”,言不为过。其一生著作颇多,有《伤寒论发微》五卷,《婴孺论》百篇,《钱氏小儿方》八卷,《小儿药证直诀》三卷。现仅存《小儿药证直诀》,其他书均已遗佚。
(1)人物简介
钱乙本来和吴越王钱俶有宗属关系,祖籍浙江钱塘,后祖父北迁,遂为东平郓州(今山东东平县)人。钱乙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他撰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后人视《小儿药证直诀》为儿科的经典著作,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钱氏专业儿科四十年,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1114年,他的学生阎季忠将他的理论、医案和验方加以整理,编成了《小儿药证直诀》,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儿科专著。
(2)学术内容
一、“五脏辨证”法
钱乙自幼就“从吕君问医”,精勤好学,认真钻研《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等。特别是《神农本草经》,他“辨正阙误”,所下功夫很深。有人拿了不同的药请教他,他总是从“出生本末”到“物色名貌”的差别,详详细细地解答。事后一查本草书,果然“皆合”。此外,他把古今有关儿科资料一一采辑,加以研究。在钱乙之前,有关治小儿病的资料不多。据《史记》所载,扁鹊曾为小儿医,东汉卫汛著有《颅囟经》,惜已失传。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孙思邈的《千金方》,也有关于儿科病的记载。到宋初,有人托名古代师巫撰《颅囟经》二卷,谈到了小儿脉法,病证诊断和惊痫、疳痢、火丹(即丹毒)、杂证等的治疗方法。钱乙对这部书反复研究,深有启发,并用于临床,收到疗效。钱乙还借助于《颅囟经》的“小儿纯阳”之说的启示,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在张仲景总结的辨证施治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适应小儿用的“五脏辨证”法。因此,阎季忠对他“治小儿该括古今,又多自得”。
二、主张保养养生
钱乙的“保养养生”法,被后代证实是科学而有实效的养生方法。
钱乙曾说过:“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就是说,小儿脏腑娇嫩,消化吸收功能还不健全,保持七分饱,脏腑就不容易受损,孩子不愿意吃饭,不必追着喂饭,孩子饿了,自然有吃的意愿。小儿元阳充足天性好动,如果衣服过暖,容易出汗受凉,导致伤风感冒,因此,让小儿处于“七分暖”的环境中,不容易患咳嗽、哮喘等病。
以上方法也同样适用于成人,钱乙主张饮食、穿衣不可太过,即:不可食之过饱,穿得过暖。精美之物或喜食之品不宜食之过多,因为偏食使人体对各种营养成分摄入不足,使人瘦弱。同时,食之太过会造成病患或过胖。
三、通过面部诊病
古代医家称小儿科做哑科,认为治小儿病最难。因幼小儿童还不能语言,即使能语言的儿童,亦往往词不达意。钱乙通过四十余年的医疗实践,总结出了小儿的生理特点,并逐步摸索出一整套诊治方法。钱乙在实践中认识到,小儿的生理特点:“脏腑柔弱”、“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其病理特征:“易虚易产,易寒易热”。所以,要攻克小儿病这道难关,必须对小儿的生理、病理有个正确而全面的认识。
在诊断上,他主张从面部和眼部诊察小儿的五脏疾病,增加了“面上证”与“目内证”两种特殊的观察方法。比如,他认为面部“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颏为肾”,可以从这几部分的颜色变化上判断孩子的病症。而观察眼内“赤者,心热;淡红者,心虚热;青者,肝热;黄者,脾热;无精光者,肾虚。”在处方用药方面,力戒妄攻、误下与峻补,主张“柔润”的原则。
(3)临床应用
钱乙学习时,“不名一师”,善于化裁古方,创制新方。如他的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组成。原是张仲景《金匮要略》所载的崔氏八味丸,即八味肾气丸(干地黄、山茱萸、薯蓣、泽泻、丹皮、茯苓、桂枝、附子)的加减化裁,作六味地黄丸,用来当作幼科补剂。这对后世倡导养阴者起了一定的启发作用。如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的益阴肾气丸,朱丹溪的大补阴丸(《丹溪心法》方。由黄柏、知母、熟地黄、龟板、独脊髓组成,都是由此方脱化而来。因此,有人认为钱乙是开辟滋阴派的先驱。
此外,钱乙还创制了许多有效的方剂,如痘疹初起的升麻葛根汤,治小儿心热的导赤散,由生地黄、甘草、木通组成,治小儿肺盛气急喘嗽的泻白散,即泻肺散,由桑白皮、地骨皮、生甘草组成,治肝肾阴虚、目鸣、囟门不合的地黄丸,治脾胃虚寒、消化不良的异功散,治肺寒咳嗽的百部丸,直到治疗寄生虫病的安虫散,使君子丸等等,迄今还是临床常用的名方。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994197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994197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