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言情美文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24章 可是郎行思妾时

第24章 可是郎行思妾时

推荐阅读:战神狂飙我的七个姐姐绝色倾城至尊战王豪门战神狂婿天界淘宝店道界天下道士不好惹九龙归一诀闪婚夫妻宠娃日常剑帝


        进京后,纪绪直接被押入了刑部大牢。伯颜一心想杀了他,这倒不是因为纪绪的抗命,而是因为他没有保护好自己的爱女。心想,只有杀了郡马为大方郡主殉葬,才能减轻其内心的伤痛。
【一】《朱千户自京归》洪希文.诗
纡紫喜换头衔旧,
衣锦荣归鬓发新。
纪绪也算是朝廷高官,一方大员,难道伯颜说杀就杀?
伯颜现在的头衔是:元德上辅广忠正节振武佐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秦王、答剌罕、中书右丞相、上柱国录军国军事、监修国史、兼徽政院侍正、昭功万户府都总使、虎符威武阿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达鲁花赤、忠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奎章阁大学士、领学士院知经筵事、太史院、宣政院事、也可千户哈必陈千户达鲁花赤、宣忠干罗思扈卫亲军都指挥使司达鲁花赤、提调回回汉人司天监、群牧监、广惠司、内史府、左都威卫使司事、钦察亲军都指挥使司事、宫相都总管府、领太禧宗礼院、兼都典制、神御殿事、中政院事、宣镇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达鲁花赤、提调宗人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事、提调哈剌赤也不干察儿、领隆祥使司事。
我们从伯颜众多的头衔便可知,他的权力之大,管辖之广,甚至连医疗卫生、天象星座都属他的管辖范围。当时的天下人,只知有伯颜,不知有皇帝。
既然伯颜的权利已到了无所不能及的地步,为何自己不当皇帝?
伯颜也不是不想,他历经八个皇帝,其中两个是他推上位的。所以,自己称帝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他也有自己的考量。
一是称帝要后继有人。
伯颜没儿子,只有一大群闺女。已经56岁的伯颜,就算现生产,再养大了,恐怕也有些来不及了。何况,他让漂亮的女巫畀畀卜过,说他命中无子。
他曾想,若自己当了皇帝,就让自己最喜欢的十三郡主大方做太子,因此他才派大方到南方剿匪历练一番。但天不随人愿,大方上个月又命丧鬼城。可想而知,伯颜怎能不恨死纪绪?
不过,伯颜也有备选,那就是他的侄儿脱脱。
脱脱生于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年],大名是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作为家族长孙,脱脱自幼便养于伯父伯颜家中。
年龄稍大些,父亲马札儿台便请了名儒吴直方,来到伯颜家教授脱脱和小儿子也先帖木儿两人儒家文化。
少年时代的脱脱膂力过人,能挽弓一石,是一位鲜见的将才。
经吴直方的循循善诱,脱脱接受了许多儒家文化,虽然不习惯于终日坐读诗书的生活,但他的进步依然是很明显的。脱脱善书画,书法刚毅有力,酷似颜真卿;画竹也颇得妙趣。
脱脱受儒家思想影响最大的是用儒家标准做人,他立下了“日记古人嘉言善行,服之终身”的志向。
15 岁时,脱脱为泰定帝皇太子阿剌吉八怯怜口怯薛官。文宗即位后,他渐被擢用,天历二年[1329年]任内宰司丞兼成制提举司达鲁花赤,不久命为府正司丞。至顺二年[1331年]授虎将、忠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
妥欢贴睦尔即位后,伯父伯颜有翊戴之功而独揽大权,脱脱亦随之飞黄腾达。元统二年[1334年],20岁的脱脱由同知宣政院事兼前职升同知枢密院事[国防部副部长]。
侄子太有能力,伯颜便有了些不放心。毕竟侄子不是自己的儿子,未来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伯颜便把篡位之事暂且放下。
再一个,伯颜没有篡权的原因是有前车之鉴。
在迎立元顺帝后,一号权臣燕铁木儿完全沉溺酒色而不理政事。究其原因是,因为怕谋害元顺帝父亲元明宗的阴谋败露而日夜忧虑;为了消除恐惧,便沉迷于酒色。很快把自己弄的亏虚而死,这不是自寻麻烦嘛!
燕铁木儿死后,他的儿子唐其势继任中书左丞相,依仗父亲的余威和当元顺帝皇后的妹妹伯牙吾氏,想继续把持朝政和伯颜争权。
最近,伯颜正在想方设法置燕铁木儿后人于死地呢。
伯颜心想:无后也有无后的好处,他可以毫无顾忌地想干嘛就干嘛。
【二】《天道好轮回》俗语
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
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汪寿昌为保纪绪写的信,在伯颜那里没起到作用,但小皇帝元顺帝却着了急。他一心想笼络纪绪这个奇才为己所用,这不正是个机会吗?再加上刘基等那一届的进士联名上书留纪绪一命。所以,顺帝无论如何得想办法保住纪绪。
当下,能和伯颜斗上一斗的,唯有国舅左丞相唐其势。想到此,顺帝立刻宣召唐其势进宫。
一提及伯颜,唐其势的“不满”,就像放开水闸的洪水,势不可挡:“在我父亲当政时,他伯颜算个啥?现在倒好,一手遮天。”
顺帝只是先听他说,也不言语。
唐其势接着强调:“我觉得天下还应该和我父亲在的时候一样,我们家说了算,”唐其势气愤之下说漏了嘴,便急忙改口,“当然,我是听皇帝和皇后的……江山是我父亲给打下来的,他伯颜有何功劳?
近几个月,伯颜数次进入皇太后宫,通宵不出。他伯颜把自己当什么了,太上皇?还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无子,一直把皇帝当成自己的儿子看待……”
顺帝解释道:“今年,事情太多,又是荒灾,又是起义的,太师找太后也是商议此事。”
“这等大事需要晚上议吗?需要商议一晚上吗?”
顺帝被问得只能讪讪地笑着。
“皇帝还笑!”
“朕又能如何?朝廷大事一向是上皇太后做主的。”
“那,这些闹事的汉民,可有办法处置?”
“办法倒是有一个,只是朕…感觉…有些荒诞。”
“什么办法,如此荒诞?”
顺帝也觉得无法开口,便道:“禁止汉人、南人执兵器;有马者缴官;又禁止学习蒙古、色目文字。诏令省、院、台、部、宣慰司、谦访司及部府幕官之长,均用蒙古、色目人……”
“这有什么荒诞?”
“关键是,太后和太师都主张诛杀‘五姓’。”
“诛杀‘五姓’?”
“就是杀掉汉人中,所有‘张、王、 李、赵、刘’五个姓氏的汉人。”
“为何要杀这五姓?”
“这五个姓的汉人最多,说什么‘张王李赵,遍地刘’…… 杀了这五个姓氏,便能吓阻其他人风起云涌,从而稳定政局。”
“赵姓也不是大姓;再说,刘姓不是在汉吕后专权时,几乎杀尽了吗?”
“我问过太后,她说,赵姓是前朝国姓,所以必须杀;至于刘姓,这不最近,那个叫刘基的带头上书反对杀纪绪,这就惹怒了太师,但又找不出杀刘基的理由,便将刘姓加进了诛杀之列。”
唐其势若有所思地说:“太后这是要学吕后啊,来个赶尽杀绝?”
“这不是太后的主意,她说是一个名叫畀畀的女巫的主意。”
“那个女巫我知道,一直和伯颜相好,她的话也能信?”
顺帝解释道:“自八月以来,广西猺反,西番贼起,广东增城县朱光卿起义,称大金国;陈州人棒胡[胡闰儿]烧香聚众;惠州归善县[今惠阳]聂秀卿、谭景山等,拜戴甲为“定光佛”,与朱光卿联结;合州大足县[重庆大足区]韩法师起义,自称南朝赵王……
你看,如此多的闹事,我不得其解。便令“兼领司天监”之职的太师夜观天象。
女巫畀畀发现天象异变——岁星退犯天樽,填星犯罚星,荧惑犯垒壁阵,太白犯东咸。所以就建议太师诛杀‘五姓’。”
“这个畀畀,一向喜爱汉族男人,但汉人不喜欢她,她便开始仇视汉人。我估计这张、王、刘、李、赵都是她以前看中的相好吧……”
“这,我们不去管她,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如何阻止这个议案?”
“只要你不准,谁也不敢实施。”
“为何?”
“谁也不会背负这么大的罪名。皇帝您想,现在全国约有9000万人,汉族约占八成,五大姓大约占汉族人口的两成,也就是1500万!谁敢下此狠手?”
“丞相,你别忘了,五十年前,光四川一省,我们就诛杀了一千多万。那时好像太师还是个将军。”
“此一时,彼一时了。只是,稍有点脑子的人都明白,这等杀戮是行不通的。它非但无法达成目的,反而会激起更多的民变。”
“这么说,左丞相是反对这一计划的?”
“只要皇帝不下诏,我便就不去实施。‘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太师不会自己去背这个罪名的。”
顺帝年纪虽小,其实还是个有才能的皇帝。他最大的优点是有“权能”的本事,适于生存,富于弹性,愿意将就妥协,因此得了个“元顺帝”的名号。
逆来顺受只是表面,其实他更擅长利用一个人物或一种机构去平衡另一人物或因素。
例如,他自己好佛而主持佛教的各种仪节,却又经常出席经筵听儒臣讲解诗书。后来,唐其势一死,他发现手下的蒙古人和色目人占上风,他却援引一个汉人贺惟一做御史大夫和左丞相。
最值得一提的,顺帝是罕见的汉文化造诣相当高的一个元朝皇帝,他懂得儒家思想的精髓。他自幼就喜欢汉学,有儒臣陪他“读五经、四书,写大字,操琴弹古调”,精通书法和绘画,甚至还遵用汉族礼乐制度,穿着冕服亲享太庙。
【三】《天财有其数》司马光.语
司马光曰:天下之财,
不在官则在民,不在民则在官。
解决了诛杀“五姓”的事后,顺帝便把保纪绪的事提了出来。
“太师想杀掉纪绪,丞相,你看,如何是好?”
“他自己的女婿,想杀就杀呗!”
“关键那么多的进士联名保他。”
“纪绪是伯颜的女婿,一路货色,保他干嘛?”
“虽是伯颜女婿,但纪绪和太师不是一路人。”
“怎么不是一路人?‘妓人佐酒’不是他的主意?”
“这主意不是很好吗?为朝廷省了多少军费。”
“省军费?他是为自己的老丈人敛财吧!你可知伯颜在四川的各个酒肆都占了权力干股。他坐在家里,一事不做,金啊银啊滚滚都入了太师府。
还有,新招的‘佐酒女’,他‘不先尝一口,谁敢尝新’?童幼少女,也多由朱清、张楦等人送货上门,就是那些京城名媛,也自带枕头自登门,络绎不绝。现在的太师,过得那个爽啊……”
“丞相不要道听途说,‘佐酒女’在川蜀,离着京城十万八千里,怎会上门……”
“他女婿,在云川铺设的酒肆店面太多,蜀川的妓女哪里够用?朱清、张楦等便在京师搜括了一大批十三岁以上的童男童女送往云川……皇上可听民间巷陌里传唱——百姓哭声高处,伯颜歌声高。伯颜黑白通吃,职务一路高升,高到啥地步呢?各地一把手都由他负责推选了,不经他同意,一把手都当不了。
现在,财富都到太师家里去了,快乐都到他家去了,老百姓哪里还有财富?哪里还有快乐?他们焉能不反?良家妇女都被赶进了青楼了,伯颜这里一家乐了,百姓那里,家家都在嚎哭……”
顺帝自言自语道:“天下事,都是如此。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就像这财富,世上也就这么多,不是在官家,就是在民间。”
“皇帝倒是想得开。”
“司马光曰:‘天下之财,不在官则在民。’今上不在官,下不在民,盖尽归权臣之家矣。此韩非所谓中饱者也。中饱者必病痞塞,谓上下不通也。”
顺帝“之乎者也”地说了一大通,唐其势也听不明白,便道:“皇帝还有其他事吗?若无他事,臣便回府了。”
“丞相一定要想办法救下纪绪!他是奇才,以后无论谁治国,用得上。”
“臣遵旨!”
唐其势回去后立马联络到弟弟塔剌海,但他可不是为了保纪绪的命,而是准备把顺帝也一起废掉。因为唐其势渐渐发现,随着顺帝年龄的增长,他再也不是那个逆来顺受的“顺帝”了,肯定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从现在保纪绪的情形看,这不是在挖伯颜的墙角,招兵买马,为己所用吗?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踏乡记之叹流水兮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6/16855/2943690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6/16855/2943690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