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恐怖悬疑 > 沙棺 > 第65章 开锁师

第65章 开锁师

推荐阅读:弹珠汽水瓶里的千岁同学百炼飞升录我是如何当神豪的全民领主:我的天赋有亿点强女总裁的全能兵王遮天记史上最强炼气期大明烟火寒门崛起最强末世进化

    一把钥匙配一把锁。
    可一把锁却可以配很多把钥匙。
    或许,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刘海玉更懂得锁的真谛了。
    锁是什么?
    锁就是障碍,就是阻碍人类正常思维的绊脚石。
    刘海玉是个小混混,他自始至终都被一把无形的锁给束缚住了。
    后来他被打断了腿,又被一把有形的锁给困住。
    或许,这辈子他都被这把锁给狠狠锁住,无所遁形。
    人为什么会发明锁,其实就是应付小偷的。
    远在三千多年之前,中国就有了锁。
    不过,最早的锁没有机关,只是做成老虎等凶恶动物的形状,想借以把小偷吓走,只能说是一种象征性的锁。
    据说大师鲁班是第一个给锁装上机关的。
    关于锁的观念很可能各自独立地出现于世界的不同地区。
    古代中国人已有简单的锁,它可以用一把镰刀形的或钩状的钥匙打开。
    像这样的锁在中国至少4000年前就已存在,甚至可能更早一些。
    古代埃及人在同一时期也用锁来保护他们的财产。
    这些锁比中国锁稍微复杂一些。
    埃及锁装有一系列长度不一的锁销,它们与突出于钥匙外侧的销钉相匹配。
    只有那些销钉长度准确的钥匙才适合一特定的锁,与现代的锁是用硬金属制造的不同,埃及人的用木料做成的。
    罗马人采用了埃及人关于锁的主意。他们引进了新的性能,例如压下锁销的弹簧等。
    罗马人把有着这类特色的锁带到了所征服的欧洲、西亚和比非的大片地区。
    在中世纪,锁变得非常复杂,在商人和教士们存放贵重物品的箱及保险箱的盖子里,常常可以见到嵌齿、杠杆和弹簧之类的庞大机械装置。
    到罗马时代,为了保障住房、店铺以及装有贵重物品的木制箱柜的安全,锁和钥匙已十分普遍。
    这个罗马时期的青铜锁板出自法国。它被巨大的、头部挺重的元钉恰当地固定住。
    莱纳斯·耶鲁在19世纪60年代发明的,并且至今仍然在广泛使用的现代耶鲁锁(一种圆筒锁),是以古代埃及锁的锁销装置为基础的。
    不过,根据历史记载,古代埃及人才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钥匙的。
    这也就意味着,古代的中国,即使有锁也不需要钥匙。
    每个锁的主人,几乎就是天生的锁匠。
    所以,最早的锁匠并不是一种职业,其实就是一群小偷。
    只不过,由于小偷这个职业本身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后期才渐渐演变成为锁匠这个职业。
    其实,万变不离其宗,他们都是开锁高手。
    现在,人们惯称的锁匠,在我国的职业分类中,标准称谓为锁具维修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锁匠的需求快速增加,锁匠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在社会上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特别是近十年来,从业的人员数量大幅增加,一些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的各种专业人员来到这个行业,为锁匠行业的深入发展和行业规范做出了极大贡献。
    不知道为什么,刘海玉似乎想将自己知道的一切都告诉王大林。
    在这种潜意识之下,王大林需要很漫长的一段时间来思考。
    他甚至感觉自己的脑子都要饱和了。
    这是他第二次接触开锁师这个称呼。
    第一次是王瞎子将这个概念灌输给他。
    开锁师与锁匠还能有什么区别?
    只不过听着名字好听一点而已。
    三人成虎。
    王大林从未听说过王瞎子与刘海玉之间相熟。
    但他们却灌输了同一种概念给自己。
    “其实,当我第一次接触天锁师这个职业,也有一些困惑。”刘海玉无奈地叹息一声:“不过,这只是一个职业而已,只是有那么一群人从事这个职业,仅此而已。”
    “所以,天锁师是开锁师的最高境界是吗?”王大林好奇地问道。
    中国古代从来不缺少神话故事。
    无论境界还是层次,从小到大看惯了武侠小说,王大林对此并不陌生。
    “其实,真正的开锁师要打开的锁就是一种生活。”刘海玉补充道:“锁匠需要打开生活中的锁,而开锁师也是从生活中去寻求那些解不开的心结。”
    王大林半信半疑,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锁匠也好,或者开锁师也罢,在真正的生活面前,遇到多少困难,他们都会想方设法去解决这些问题。
    这就是所谓的开锁。
    从有家、私有财产开始,人们为了防止财物被别人盗走,就想到用“结”的办法。但是用绳打结太简单了,轻易就可解开,只能防“君子”而已。
    于是,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古罗马人都在动脑子,想制出一种可锁可开的用具。锁是私有制的产物,最初是奴隶主保护自己私有财产的工具,古时候,奴隶也被用桎梏锁上,防止他们逃跑。
    锁匠是一种现实的职业,他只开现实中的锁,不管是一种职业态度的帮忙也好,还是小偷之类的行为,他都趋于现实。
    而开锁师不一样,他是一种不为人熟知的私人教义般的行为。
    如同刘海玉,他自诩开了一辈子锁,最难开的仍然是人心这把锁。
    他讲道理讲了一辈子,而且懂规矩懂了一辈子,到头来还是被人打断了腿。
    这就是他的心结,困住他内心的这把锁。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开锁师变成了唯心主义。
    其实,锁本身的存在,只是一个经济利益的问题。
    这点与任何发明创造的初衷都完全一样,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被别人夺走。
    似乎,王大林懂了一些。
    他在慢慢理解刘海玉的话。
    其实,王瞎子与刘海玉说的好像是一件事。
    但相比较王瞎子,王大林更愿意相信刘海玉。
    这就是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地方说出不同的话,听的人自然也会给出不同的反应。
    或许,人的心情都是随着心在变化吧。
    可是,有一个问题王大林或许从来都没有考虑过。
    有时候,就算你有钥匙,有些门上的锁你还是打不开。
    就算你恰巧开了这把锁,门打开之后,你要找的人可能也不在了。
    人都是这样,在闲暇的时候,总会患得患失。
    所以有一些东西,你觉得它存在着就好,不要去找,更不要使劲找,否则就真的找不到了。喜欢沙棺请大家收藏:(663d.com)沙棺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5/15079/1076246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5/15079/1076246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