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开元盛世 > 第422章 朝有诤臣,国有明君

第422章 朝有诤臣,国有明君

推荐阅读:清都仙缘名侦探世界里的巫师御鬼者传奇凝真医路坦途谍影:命令与征服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Fate梦幻旅程快穿之不服来战呀神话从童子功开始

    却说李老三在金銮殿上拂袖而走,转过了金銮殿,从后门出来,气呼呼的,一路急行,吓得一种内侍、宫女大气都不敢出,只能迈着小碎步紧紧跟着。
    李老三大长腿甩开了,登登登地一路向前,越走越是来气。
    一个小小的幽州偏将,自己看在他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就说了一句,无非也就是让你们好好再看看他的案子而已,干啥啊你们这一个个的,还敢“请斩安禄山”!?一个小小的汜水谢三郎,不过一个小小的监察御史,就能扰动了小半个朝堂!?三法司、兵部……合着参与三堂会审的这个衙门,都要杀安禄山?我怎么就不知道,他怎么那么大的罪过啊……
    李老三生气之余,越走越快。
    你还真别说,要不有人说运动是调节情绪最好的方式。
    他要是坐在什么地方不动弹,就一个劲地生闷气,那行了,肯定越想越生气,积累到最后,肯定要“气炸了”,然后开始做决定的话,那就没准是啥什么一般人都想想不出来的幺蛾子了……
    现在呢,他一路疾行,生生从金銮殿都快走到后宫了……
    要知道,在平常,这段路程可是需要乘坐车辇的,就算坐车,都需要一刻钟左右的时间,结果被他这么一路走下来,嘿,二十分钟,都马上就要到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二十多分钟的疾行,让李老三把心头的郁结之气都散发得差不多了……
    他突然停下了脚步,仰天一声长叹。
    他乃是登基二十余年的开元天子,一手把大唐带入煌煌盛世,他又怎么可能是一个蠢人?散发了心头的不快之后,理智重新占据了上风,都不用仔细想,他都能想明白,汜水谢三郎,入仕不过一年,职位不过御史,又怎么可能凭借着一己之力搅动满朝的风雨,之所以刚才能够带动半个朝堂的官员“请斩”安禄山,说到底,还是他谢三郎说得在理而已……
    这也是让李老三真正不高兴的地方,你谢三郎说得在理,那就更加衬托出我说得不在理了……我是堂堂天子啊,就算所作所为真的不在理,你就不能换个方式劝谏吗?在朝堂上喊打喊杀的,才能显现出你的能耐来?
    想到这里,李老三心中的不快,好像又有积累的迹象……
    就在此时,他身后的队伍,微微有点骚动……
    李老三更不乐意了,干啥这是要!?没完是吗!?一点规矩都不讲了是吗!?前面朝廷那些官员,不是科举就是有祖荫,他们都有自己的立身之本,不给我面子就不给了,你们这群货,不是宫女就是内侍,说白了,全是我的家仆,你们也敢不给我面子!?牛仙童什么下场没看见是吗!?他是仅次于高力士的高级宦官,在你们这个晋升体系里面,也的算头部大佬了吧?结果怎么样,还不是说拉出去打就拉出去打!?八十棍子,我就不信了,谁都打不死吗!?
    想到这里,李老三猛然转头,就要迁怒身后的内侍和宫女。
    结果,转过头一看,有脾气也发不出来了,还真不能怪这些内侍和宫女……
    有一位朝廷官员,跌跌撞撞的撞进了队伍……
    张九龄!
    自从李老三出了金銮殿,张九龄就赶紧追了出来,紧赶慢赶一路小跑,就是追不上一路疾行的李老三,他还不能嚷,这里已经是宫城了,按照道理说,一般外臣非召不得入内,也就是仗着他大唐首相的身份,这才能在里面多走几步而已,要是大声咆哮,还张嘴闭嘴招呼李老三……那样的话,就算金吾卫想要睁一眼闭一眼都不成了……所以,堂堂大唐首相张九龄,只能一路小跑、紧追不舍。
    可怜人家张老爷子,也是五十多快六十的人了,一言不合,就“竞走”了二十分钟,以前是真不知道啊……要是早知道的话,好歹也能提前练练啊……
    等到李老三终于停下脚步,堂堂“风姿伟丽”的张九龄,都累得拉了胯了……
    “扶一把,扶好了……”
    李老三一见也乐了,不过也赶紧开口,让内侍上来扶好了大唐首相。
    他一直觉得人家张九龄风度翩翩,并且在心目之中都形成思维定式了,甚至有人跟他介绍说谁谁谁风度挺好的,李老三都得问一句“比张九龄如何”。
    这是啥逻辑?
    说明在人家李老三心里,就是拿人家张九龄做为“有风度”的标准了!
    结果,今天,这位“有风度”的大唐首相,站都站不稳了……。
    诸位可别忘了现在八月初,正是天气最热的那段时间。
    只见张九龄的满头大汗,顺着脸颊流淌下来,滴滴答答地滴落在官袍之上,暗紫色的三品官袍,被汗水一浸湿,颜色加深,颜色如黑,远远望过去,黑一块、紫一块的……还风度?你见过湿一块、干一块的风度吗?又不是澡堂子……
    李老三难得见到张九龄这么狼狈,不由得一笑。
    欸,事情就是这么有意思——你要是感觉自己特别凄惨,然后又是生气又是伤心的,结果转头一看,嚯,这还有个哥们,比我还惨呢,你的情绪顿时就平稳了,说不定还能有幸灾乐祸的念头出现,这便是俗语,人家骑马我骑着路,回头看见一个推小车的汉……
    李老三也是如此啊,今天生气,主要是因为感觉自己没有了面子,结果现在一看张九龄,嗯,今天你的面子也没有了吧?起码在我的面前,没有了……
    一想到这里,李老三顿时神清气爽……
    此时,张九龄也缓的差不过了,他身为大唐首相,一天天也听操劳的,没有个好身体,还真抗不下来,今天也就是突然被逼着“竞走”来着,要不然的话,人家也不至于这么狼狈……缓了口气,张相也就缓过来了。
    冲着身边的内侍点点头,一个微笑,示意他可以松手了。
    然后稳稳地站在李老三面前,正冠,抖袍,捋髯,随后才双手高举过顶,躬身一礼,一躬到地。
    “臣,门下省诗中,曲江张九龄,谨为陛下贺!”
    李老三一愣,张九龄这是正式奏对的架势啊,不由得他也收起了脸上的戏谑,同样转过身来,正面张九龄,站直身形,沉声问道:
    “张相不必多礼,但不知,朕何喜之有,让张相亲自道贺?”
    张九龄站直身形,正视李老三的双眼,一字一顿地说道:
    “朝有诤臣,国有明君!”
    李老三多聪明的人啊,一听这个就明白了,嘿,我说张九龄为啥道贺呢,原来还是要说刚才金銮殿之上的事儿,还是谢直呗?嘿,你说我这刚刚消了气,你就又来撩拨我?
    一听这个,李老三脸上的神情也就淡漠了下来。
    “哦?朝有诤臣,国有明君?
    这个说法,倒是有点意思了……
    难道不应该是国有明君,才能超有诤臣吗?”
    张九龄一摇头。
    “明君在朝,不动不摇,如定海神针一般,镇压一国国运,自然如同天神一般,藏身于九天之上,俯视人间悲欢离合……
    说句陛下不爱听的话,就算真的有明君在国,普通百姓也不知道啊……
    但是,有了诤臣就不一样了……
    诤臣一般都是名臣。
    什么叫名臣?
    有能力,有成绩,最重要的,是有名声……
    名声干啥用的,还不是让老百姓茶余饭后谈论的……
    如果,我是说如果,有名臣,当面和天子争论起来,就是诤臣了!
    这样的话,老百姓自然也知道了……”
    李老三可听出来了,这就是说谢直呢。
    诤臣不诤臣,另说,说谢直名臣,那绝对没毛病……
    人家汜水谢三郎没当官之前,就在洛阳城落下了诺大的名头,夜审杨七,都被编演成戏剧了,据说就靠着这一系列的戏曲,生生养出了一个名动洛阳的魏家班。
    随后什么考场直怼主考官,为了考试敲响登闻鼓,促成了大唐科举考试的改革……然后什么洛阳粮案什么以死开道,李老三都懒得回忆了,就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一个不是在民间引动风潮?
    说实话,今天要不是张九龄提出来,他还真没有意识到,别看谢直当官的时间不长,当官的职位也不高,但是要抡起经营当官的名声来,满朝文武捆一块,都不是人家汜水谢三郎的对手,最起码,别人在朝堂上面,干了什么大事,也就是回家自己偷着乐去了……你再看看谢三郎,好家伙,专门找了个戏班子,专门帮着他吹牛-逼……
    这事想管还真管不了……
    为啥?
    因为人家魏家班演出的这些东西,都是谢三郎的亲身经历,即便略有改编的地方,也断然没有胡说八道的地方……而且最关键的,人家改编的时候特别注意,根本没有涉及到朝政的地方,你想管也没法管!
    至于完全以权势压迫的话……你当人家汜水谢三郎脑袋上的獬豸冠是白戴的!?人家一纸弹劾送到朝堂,谁敢压迫他,他就敢轰碎了你!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谢直还真是一位“名臣”!
    至于诤臣……他都敢在常参朝会上弹劾天子了,还怎么“诤”?
    再“诤”?那就只能造反了!
    不过,就算谢三郎是个“名臣”、“诤臣”,又和明君有啥关系?
    只听得张九龄继续说道:
    “明君还是明君,有没有诤臣,都能稳坐朝堂……
    但是,老百姓不知道啊……
    现在好了,有了诤臣和明君冲突,老百姓一听,肯定感兴趣啊……
    这个时候,只要天子放过这个诤臣,并且勇于接纳诤臣的建议,老百姓一听,哦,原来天子是个明白人啊,这不就是明君吗……
    所以,才是,朝有诤臣,国有明君!”
    张九龄说完,李老三听了,鼻子差点气歪了,我还以为你要说啥呢,闹了半天,这是绕着圈子给谢三郎求情呢!
    生气归生气,李老三也听明白了张九龄言语之中的逻辑。
    你是明君,没人知道。
    诤臣,大家却都知道。
    你俩发生了冲突,你退让了,大家一看,行,你对诤臣退让?好,你是明君!
    李老三一阵无语,合着自己要想弄个好名声,还得借谢直的东风呗……
    张九龄说完之后,就一直仔细观察着李老三的面色,一见他不以为然,甚至在淡漠之中,还隐隐带着一丝怒气,就知道他没听进去……不过这也难不住大唐首相,人家张九龄早有准备。
    “陛下不信?可还记得贞观年间旧事?”
    李老三一愣。
    贞观乃是唐太宗李世明的年号,终其一生,一直是这一个,说什么开元天宝年间是大唐的煌煌盛世,其实真正的基础,正是唐太宗李世民给打下来的,事实上,李老三登基之后,一直以先祖李世民为自己的榜样,一心一意地向李世民学习,也想让他自己最后的功绩能够跟太宗李世民比肩,现在听了张九龄提到太宗皇帝的年号,自然来了兴趣。
    “贞观年间的旧事……哪一件?”
    张九龄一见,就知道李老三上套了,嘴角轻轻弯起,吐出了两个字。
    “魏征。”
    李老三一听,不由得恍然大悟。
    魏征,贞观年间的大唐名臣,以“敢谏”而闻名青史。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这是太宗李世明的明言,其中“以人为镜”,说的,就是魏征。
    相传,贞观年间,大唐初立,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从国家层面一直鼓励勤劳致富、勤俭持家。
    李世民作为天子,当然得以身作则啊。
    事实上,人家李世民的日子,过得也挺简朴的……即便这样,魏征还看不过眼呢,没事三天两头的上书天子,你得再简谱一点,给李世民弄得不厌其烦。
    结果,还真被人家魏征给逮着一回。
    话说李世民不知道从哪弄了一只小鸟,特别喜欢,有一天正在后宫逗鸟呢,内侍传言,魏征来了,李世民顿时大惊,卧槽,老魏没事还老上书呢,这要是让他看见我玩鸟,还不得炸了?
    怎么办?
    要说人家李世民也有招,藏起来,你来肯定是找我说事的,三言两语说完了,你走了,我接着玩。
    然后,李世民就把小鸟藏在怀里,用衣服盖上了。
    魏征一来就看见了,小鸟这东西再小也得有个限度啊,你藏衣服里,谁还能看不出来啊?
    要说人家魏征也挺有智慧的,天子都把鸟藏起来了,这就够给面子的了,你再正式奏对,说你玩鸟不对,这就有点过了……
    怎么办?
    人家魏征也有招,你不是把小鸟闷在衣服里面了吗,好办,我就跟你多说点事。
    结果,魏征就拉住了李世民,没完没了地叨逼叨、叨逼叨……
    最后,等魏征走了的时候,李世民把小鸟拿出来一看,早就闷死了!
    这要是放在一般君王的身上,孙贼,你闷死我一只小鸟,你给我纳命来!
    人家李世民没有,不但没有,还说了“以人为镜”的那番话……
    堪称君臣相得的一段典范!
    张九龄如今这么一提,李老三也就彻底明白他的意思了,这是建议我拿谢直当魏征用啊……
    仔细一想,好像也不是不行……
    论脾气,一样,死硬死硬的……
    论能为,好像,汜水谢三郎也没比魏征差多少,大唐办案第一人,总不是浪得虚名啊……
    这么说的话,倒是……
    想到这里,李老三突然眼神一凝。
    不对!
    随即冲着张九龄一笑。
    “张相,也难为你为了谢直开脱,竟然能想出这么多手段啊……
    说说!
    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喜欢奋斗在开元盛世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奋斗在开元盛世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3/13754/927988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3/13754/927988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