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494章 玩火(续)

第494章 玩火(续)

推荐阅读:清都仙缘透视神医在都市天灾降临:从加入救援队开始一夜情深:霍少放肆宠至强圣体道士不好惹万古神帝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星球大战之第四天灾外乡人的旅途

    临近午时,军营里,食堂厨房内,炊事员们忙着煮饭做菜,人人都忙碌不已。
    灶台上架着好几口大铁锅,各有一名炊事员站在这些铁锅前,握着如同铁铲一般的炒菜铲,奋力搅拌着锅里的青菜。
    突击检查食堂的李笠,在厨房里走了几圈,对烹饪用料很满意。
    他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是用来养兵的,不是用来养硕鼠的。
    花十文钱做伙食费,必须得有八文钱吃进兵的肚子里,至于剩下那两文,一文是经手人的工资,一文是算是食材损耗。
    自古以来,后勤就是腐败的高发区,譬如伙食这一块,只要心够黑,就可以不动声色发大财。
    而这个时代里,喝兵血最常见的套路,就包括克扣伙食。
    对于李笠而言,这种行为不可接受。
    他的军队,日常训练的训练强度很高,将士们的伙食必须有保障,才能坚持下去,才能巩固训练成果。
    谁敢克扣伙食,就是挖李笠的根,他就要对方死。
    徐州军的战斗力强,是因为主帅把大头兵当人来用,而不是当成榨汁原料来榨。
    李笠离开热腾腾的厨房,来到附近的地埋式沼气池旁,看着这个对食堂厨房灶台供气的“气源”,听管理员讲解沼气池的运行情况。
    当头第一个问题,就是问:“沼气池的导气管还容易堵么?”
    “不堵了,如今,大伙都有经验了。”管理员笑起来,一脸尴尬。
    李笠也笑起来:“你们的经验可不能捂着,得带徒弟,让更多的地方用上沼气池。”
    尴尬在众人的笑声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至于这尴尬由何而来,当然是有不好明说的原因。
    当初在鄱阳,开始使用沼气池的时候,大伙都缺乏经验,包括李笠。
    他只知道沼气池的概念,具体怎么弄,不清楚,慢慢摸索了几年,技术员们才初步清楚该怎么管理沼气池。
    在寒山,军营里修起沼气池,同样问题多多,要么沼气池不出气,要么其导气管(排气管)总是堵。
    管路堵了,那就要疏通,没有经验的人去疏通管道,经常被管道里喷出来的玩意糊脸。
    沼气池里,装的都是全军营的排泄物,可想而知被这些玩意喷到脸上,那场景有多么尴尬。
    但比起沼气池爆炸,被池子里的玩意糊脸都是小事一桩:沼气池爆炸可是会出人命的。
    即便是在后世,也偶有新闻:住宅小区路边化粪池,因为熊孩子作死扔炮仗进去(一般是井盖的孔眼),导致井盖被炸飞。
    “我们在军营修沼气池,用沼气灶,目的就是为了省钱,哪怕寒山的煤价不高。”
    李笠说得很坦然,“而沼气池里沤熟的..可卖做肥料,是一笔不少的收入。”
    “但是,一切的前提是保证安全。”
    “一次次地安全事故,事后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变成了一条条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这都必须严格遵守。”
    “用沼气做燃料生火,就如同在玩火,玩火很危险,不小心的话,命就会没了。”
    李笠说了一通,至于管理人员听没听进去,那就天晓得了。
    不过他对这些人管好沼气池有信心,因为沼气池沤出来的肥料,销售所得,管理人员是有“提成”的。
    也允许炊事班晚上开小灶,煮夜宵,卖给手里有几个闲钱的兵卒们。
    这是最简单的利用人性:有好处,才会有动力。
    甘于奉献、不求回报的人不是没有,但太少了,李笠自己都做不到无私奉献,就不去强求他人。
    芸芸众生,总是免不了趋利避害,所以与其用繁杂制度来束缚管理者,还不如给点甜头。
    让这些人成为制度的受益者,自然就会认真维持制度的运转。
    忙了一圈,已到饭点,李笠走进食堂,与兵卒们一起用餐。
    顺便和大伙聊聊伙食问题,听听大伙对食堂有何意见。
    当然,他也要听听炊事员们的说法,看看有什么难处。
    军队里的食堂,由“炊事班”负责,其成员为炊事员,即伙头兵。
    食堂和用餐者,相互间容易产生矛盾,这很正常,因为大食堂做的是“大锅饭”、“大锅菜”,而人的口味多有不同。
    正所谓“众口难调”,军队食堂要做到伙食“人人满意”是不可能的,免不了有人抱怨饭菜不好吃。
    也不乏抱怨“同一盆菜,咸淡不均”等等。
    双方有了矛盾,但都没错,所以需要有“和事佬”来协调,否则矛盾积累起来,就会有怨气。
    以李笠的身份,不可能天天蹲“基层”当和事佬,对此他做了对应的安排,有人监督食堂伙食问题。
    今日有此举动,说白了就是走个形式。
    彰显他体恤下情,让兵卒们对他有亲近感。
    当官,总免不了‘表演’一下亲民,走个形式,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因为真正有些“昧着良心”的事,李笠都已经做了。
    临近年底,李笠此时变成“散财童子”,给将士们带来一个好消息:
    “今年,大伙打了许多仗,眼见着就要过年了,军府准备了许多兑换券,分发给大伙。”
    “这兑换券为纸制,可以在城里那些指定的商家处,根据其上所写内容,兑换各种商品,大伙就把这些商品,当做年货吧!”
    这确实是好消息,在场兵卒们喜上眉梢。
    李笠又说:“我今日是提前说一声,具体事宜,后续自会安排,就在这几日间。”
    “兑换券为纸制,为防伪造,有一些防伪措施,具体是哪些措施,军府发放兑换券时,会告诉你们的。”
    “不过世间总是有一些能人异士,精通各种技艺,可以伪造许多物件,所以这兑换券是有期限的。”
    “请大伙务必在截止日期前,把兑换券用出去,逾期可就作废了。”
    听着听着,有人疑惑起来:直接发物品不就行了,何必多此一举,搞什么兑换券?
    李笠当然知道将士们会有疑惑,却打算装聋作哑。
    因为他的行为,类似于玩火。
    玩得好,事半功倍,玩脱了,那就是一地鸡毛。
    不过,人缺钱的时候,哪来那么多讲究。
    他认为自己只要把套路玩好了,成功几率还是很大的。
    。。。。。。
    数日后,军营东门,大量不明身份的男子聚集在门口,手里拿着纸牌,上面写着“收兑换券”。
    只要有人从里面出来,这些男子就会喊起来:“高价收兑换券,价钱好说!”
    兑换券,指的是军府发放给将士们的一种纸制凭证,用这种凭证,可以在城里一些指定的大商家,兑换一些紧俏的商品。
    这种兑换行为,是立刻生效的,不存在“本店暂时无货”的情况。
    正是因为兑换是立刻生效,不需要排队待货,所以“高价收购兑换券”有利可图。
    按说军营重地,不允许闲杂人等聚集门口,却不知何故,守门卫兵对这些人视而不见,任由对方“骚扰”进出军营的人员。
    军营门口处热闹非凡,军营里,营区各营房内,兵卒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一个个面色凝重,窃窃私语。
    正常情况下,这意味着兵卒们即将哗变。
    不过军士们却视而不见,甚至本身也参与其中。
    军士马长兴,此时就给几个手下分析利弊,拿着几张兑换券,缓缓说道:
    “我觉得,这兑换券到底是兑换菜籽油、精面、海产干货,还是直接卖给二道贩子,得看你们过年时,打算拎着什么回家。”
    “我就省事了,家人都在鄱阳,自己光棍一个在寒山过年,换那食油、精面没用,不如卖给二道贩子,得了钱,到不夜坊逍遥快活。”
    “你们呢?要想清楚,如今临近年底,家家户户都在置办年货,城里许多商家都卖断货了,要买得等几日。”
    “尤其海产干货,紧俏得很,从海州那边走运渎运回来的干货,到城里瞬间就被抢购一空,拿钱去买,要等。”
    “手里有兑换券,直接就能兑换,不会误了日子。”
    “你们家在两淮,不远不近,跟着军府的后勤队顺道回家,得提前出发,等不起。”
    “要是卖了兑换券,得了钱去买海产干货,差价是赚了,可你们能及时买到么?”
    “海产干货很稀罕,带回去,在左邻右舍面前多长脸?现在买,都不一定能及时买到。”
    “当然,若你们需要用钱去买一些兑换券上没有的东西,那么把兑换券卖了,倒也不错,却一定要快,因为你们等不起。”
    马长兴这么一分析,几个兵都明白了。
    也明白这兑换券的好处在哪里:让他们多了一个选择。
    可以直接用兑换券来兑换畅销的商品,也可以卖给二道贩子换钱,用钱去买自己想买的东西。
    但一定要快,因为返乡过年需要提前出发,军府的后勤队,会前往各地输送物资,返乡军人可以同行,但队伍不等人。
    纠结之际,人人都觉得自己手中那几张轻飘飘的兑换券,变成了炙手可热的稀罕之物。
    但毫无疑问,这玩意真的值钱呐!
    兑换券,巴掌大的一张纸,矩形,上面正反两面画着漂亮的彩色花纹和图案,写着“中等菜籽油十斤”等内容。
    为了防止伪造,兑换券有一些“防伪措施”,其中最直观的一处,是把纸条对光看时,其上有更透光的缝隙,构成明亮纹路。
    这纹路到底是怎么弄上去的,不得而知。
    相同的疑问,在许多人心中冒出来,祖珽也不例外。
    此时,他在寒山自己的家中,琢磨着两张“兑换券”。
    祖珽如今在屯田都督府任职,临近年底,奉命到寒山转运一些物资,将其运回单父,于是得知了“兑换券”热销的消息。
    弄来一张,仔细一琢磨,不由技痒:他最喜欢伪造文玩,糊弄别人。
    至于当年伪造公文倒卖粮草,一来是为了牟利,二来是找刺激。
    祖珽很喜欢找刺激,于是一番准备之后,以这一张“兑换券”为摹本,精心伪造了一张假的。
    现在,两张“兑换券”放在一起,乍看上去,真假难辨。
    甚至连真品上的“水印”,他都做出来了。
    办法很简单,用特制的小刀刮。
    祖珽涉猎广泛,会很多技巧,雕工和刀工不错,所以用小刀在纸张上刮,刮薄,硬是刮出了“透光水印”的效果。
    当然,真正的水印,应该不是一刀刀刮出来的。
    他的绘画水平也不低,用笔墨精心临摹,画出足以乱真的花纹和图案。
    问题是相同材质的纸张不好找,因为兑换券的纸张很特别,吸水性极差,泡水不烂(相对其他纸)。
    兑换券用的墨也有蹊跷,兑换券被水浸泡,其上墨水不那么容易模糊。
    绘制兑换券上图案的红、蓝、黄三种颜色墨水,色泽有些诡异,不太像是正常颜料的颜色。
    所以种种防伪措施颇为有效,在高手眼中,很容易分辨真伪出来。
    那些聚集在军营门口收购兑换券的小贩,肯定具备辨伪能力,加上有时间限制,所以,这假的兑换券,恐怕用不出去。
    祖珽拿着假兑换券,陷入沉思。
    为何军府不直接发放物资给将士,而是画蛇添足,弄出个兑换券来,多一番周折?
    肯定是别有目的。
    祖珽知道兑换券的门道:军府发行兑换券,将士们(或者其他持有者)凭借兑换券,到特定商家那里兑换商品,这些商家再凭兑换券,到军府换得等价铜钱。
    兑现价格已经定好,而兑换券的发行原则是军府手中有多少钱,才能发行等价的兑换券。
    看上去很正常,但这个过程一旦形成“习惯”,商家得了兑换券后,不急着去军府兑换等价铜钱,意味着...
    意味着发行兑换券的军府,有机会上下其手。
    祖珽干过贪污受贿、坑蒙拐骗,所以思路异于常人,所以他认为,彭城公李笠的心思,就是在这“上下其手”之中。
    但前提是人们对于兑换券的使用形成习惯,并认可其价值。
    所以,祖珽认为,聚集在军营门口“高价收购兑换券”的小贩中,肯定少不了彭城公安排的人。
    之所以聚集在军营门口,向进出人员呼喊“高价收购兑换券”,就是要向将士们和过往行人营造出“兑换券真值钱”的氛围。
    军府可以将发放兑换券给将士的行为变成惯例,且每次发放兑换券后,都有小贩守门口喊着“高价收购兑换券”。
    多搞几次,“兑换券很值钱”这念头就会在人们心中扎根。
    当兑换券没了期限限制,或者期限较长,人们的心态会变。
    若兑换券能做到持有者在商家那里随时兑换商品,商家能在军府那里随时兑现铜钱,人们会渐渐倾向于将其作为某种有信用的凭证,不急着兑现。
    军府没了必须随时兑现铜钱的负担,就可以“适当增加”兑换券的发行数量。
    譬如军府能拿出一万贯铜钱来应付兑现,却发行价值一万五千贯铜钱的兑换券。
    如此就是凭空多出一笔钱,将其当做奖赏,分发给将士。
    祖珽认为,这就是李笠的打算,以自己的信誉做担保,变相骗钱。
    却比发行“当十钱”、“当百钱”、“当千钱”来骗钱厉害得多。
    历代朝廷发行大面值铜钱,目的就是搜刮民脂民膏,此举太过明显,任谁都知道是在骗钱,人人咒骂。
    而李笠的做法,其实也是骗,可使用者被骗了还喜滋滋的。
    “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哈哈...”
    祖珽轻声笑起来,将精心伪造的兑换券撕碎。
    他造假,不过图的是小利,而李笠这路数,若他没猜错,其目的可不简单。
    对方敛财的手段,让祖珽叹为观止,而行事的胆量,让他更是佩服:
    如此玩火,一旦搞砸了,全军哗变都不是不可能。喜欢乱世栋梁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乱世栋梁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13/13173/893360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13/13173/893360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