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突击临检
推荐阅读:老子修仙回来了、傲世潜龙、武道凌天、重生都市仙帝、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至尊战王、道界天下、万妖圣祖、道士不好惹、女总裁的王牌高手、
翌日,天色不亮开始用餐,天色放亮后銮驾启程返回神都,返程依然是走昨天来的大路,但女帝半道上下车去了田间麦田视察冬麦涨势。
放眼望去,素雪把麦田埋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不长的麦芒露在雪线上。女帝叫来司农寺卿廖波问:
“司农寺卿。”
“臣在。”
“现在一亩冬麦亩产几何?”
“回陛下,这得看在南方还是北方,神都地区还是其他州县。”
“就神都治下亩产几何?”
“大约有一石。”
“能有这么多!”
女帝吃惊,这时沈云卿说:
“陛下,神都地区用了化肥与人畜积肥,因此冬麦亩产较高,北方多数地区尚未用上化肥,因此冬小麦并没有如此高的收成。”
“那其他北方州县冬小麦亩产几何?”
“回陛下,大约也就七八斗,这还是上等好田的收成,下田恐怕只有四五斗。”
冬天受到气温和地区气候影响,冬小麦的收成其实远不如夏天种水稻,但是小麦可以过冬,水稻过不了冬,所以冬天种小麦的亩产其实远不如水稻。
神都地区是全国首先开始用化肥的地区,所以无论水稻还是冬麦,亩产都高的多。加上最近七八年对小麦品种的筛选和良种培育,一定上提高了小麦的亩产。
女帝在田间逗留近半个时辰,这个节点上老百姓都在家里猫冬,田间其实看不到什么人,女帝踏雪边走边看,其实还在观察附近村庄老百姓的活动状态,比如老百姓身上穿什么,脚上穿什么,孩子有没有活力,点滴细节都能看得出来。
这要是天子脚下的老百姓要是没个人样,那肯定是要出大问题的。
而且这是临时突击检查,地方的乡官做不了假,来不及应付领导的突击检查,女帝毫无征兆的空降地方突击检查,抽样检验的结果就很能说明问题。
看到孩子们活力十足,还有力气穿着新衣在雪地里打雪仗,女帝心里还是非常满意的。
这要是搁几十年前,年前穿着新衣在雪地里撒野,肯定是要被大人收拾的。
返回车队途中,女帝问起林毅贤:
“林相,北方晚稻的繁育情况如何?”
“回陛下,尚未成功,不过已有小成,河南南道地区正在个别州县试种。”
“北方晚稻是朝廷粮食关键,不可懈怠啊。还需几年才能成功?”
“预估还得七八年,甚至更长一些。”
“嗯,宁阳稻二十年才把亩产提到三石七八斗,想来晚稻没个二十年,怕是也搞不成。”
“陛下圣明。”
这时女帝又问沈云卿:
“海郡王。”
“臣在。”
“日后关外可否种稻?”
“呃……这恐怕不行。关外气温太低,春夏很短,且要比关内地形高出两千多米,高度越高气温越低,不适合作物生长。而水稻对温度要求极高,以目前水稻品种,如在关外种植,亩产恐怕连一石也没有。”
北方晚稻、双季稻的培育工作时间太短,拢共不到七年,在此之前北方根本种不了晚稻,因为晚稻的气温低,热积累不够,加上现在碰上小冰期,晚稻期间的气温就更不够。
而物种的适应和进化选育需要一个变迁递进过程,逐渐让水稻适应平均气温较低的地区,才能慢慢发展出北方晚稻品种,这个过程肯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眼下朝廷农业的重点是提高小麦亩产,但是小麦亩产提高太慢,比水稻慢的多,所以现在是两条腿走路,发展北方晚稻,只要北方晚稻搞出来,冬季其实可以不种麦,晚夏的时候种晚稻,亩产要比冬麦高得多。
整个河南道、河北道、关中道,三大平原都种上晚稻,全国粮食产能至少增加百分之三十以上,而且还是目前的产能,如果能解决好土地问题,增加百分之五十也有可能。这要是收割车日后大量普及,粮食产能增长空间将成倍增加。
粮食产能增加,就能腾挪更多的土地种植棉花、油菜、草药、畜牧、养殖这些当下的经济作物,实现朝廷第二次农业大发展。
北方粮食问题解决,关外、东北、中亚的统治就能得到巩固,因为朝廷再也不用为了南粮北调浪费资金,同时北方也会因为粮食增加而人口暴增,将由更多的民力可以使用,向外输出人口的成本和距离也更低。
所以粮食的背后是人口,人口战略的最终目的是向外迁徙人口,巩固扩张地区。
因此冬麦也好,北方晚稻也罢,虽然只是农业问题,实际上关系到朝廷的大战略。
返回车队,女帝留周启在车中说话。
“启儿,农作与工业,熟为轻,熟为重,你可知?”
“回母后,都重要,两者缺一不可。没有粮食,百姓食不果腹,没有工业,国不能富强。”
“但你记住,粮是天下之本,工是天下之根,两者并非二类,而是一脉同根。”
“这……儿臣愚钝,请母后明示。”
“母后问你,百姓若无农具可否耕作?”
“按理是可以的,但势必异常辛苦,收成将不尽如人意。”
“所以工是农之根,朝廷之所以有今日,正是重工重农,你要记住,工业不可轻废,日后要重视起来。”
“是,儿臣谨记。”
这中国人都有一个通病,帝王也是,非常重视农业,古代中国的工业技术和发明,其实一多半都和农业有关系。
你看耧车,汉代就有了,一个人一头牛一天能种几十亩地,同期公元前的的欧洲还在茹毛饮血,靠撒种看天吃饭过日子,连犁和锄头都没有,他们翻不了地。
所以很难想象某长矛远征军,能从神话之国,来回路跋涉十万公里地,十年通关能打到印度?这么长的距离后勤怎么保障,民夫怎么保障?就是一路靠抢,靠以战养战?就是蒙古大军三次西征,也花了好几十年时间。
所以女帝在过去二十年中就总结出了一个很大的经验,搞工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吃饱饭,把老百姓的生活质量给提上来。
至于搞工业可以强兵,强大国防力量,女帝的思维还停留在有就好,仁义礼智信的层面,但是粮食不能光有,得越多越好。
但是女帝发现自己的亲儿子周启对工业问题不太热衷,所以要让他有这么个思想,不能自己一撒手,就开历史倒车,尤其是找沈云卿清算政治账。
车队于午时末刻抵达神都,但是绕行到北门进城,因为北门距离皇城更近,而且已经提前得到通知,禁止百姓通行,好为女帝大开方便之门。
回宫后进行午朝,一直开道黄昏才散会。
之后几日年味渐浓,刘岩镜被释放,吴执暂时还没押在天牢。
原则上户部已经同意让出徐州刺史,但铁路部门还没挂牌成立,所以吴执还不能放。
假票的清理统计工作进行的相当吃力,主要是没有验钞机,都得靠十几个人一张一张用放大镜看,这是幸好有放大镜,这要是没有,还不得把肉眼累死。
“截止到眼下,发现银票合计七万四千两,假贯钞二十六万七千四百贯。我还特意查了一下出处,多数是京畿南道与河南道上的,两地占了七成,其他都是河北道,关中道也有一些,但不多。都是年底会账从各地运来总号,夹杂在真票中的。江南、江淮的假票很少。”沈严良详细说明假票情况。
“看来刘岩镜说的不错,江南、江淮地区不是这次假票、假币案的攻击方向,南方其他道也不是。可我就奇怪了,为什么假票、假钱的来源会集中在河南道上。
集中在京畿道上还情有可原,河南道那么多地主、豪强、勋贵和财阀,能一点反应都没有?”
沈云卿觉得很奇怪,京畿道的资金量大,引来假票、假币攻击是说得通的,但是河南道的情况比京畿道更严重,尤其是假票半数以上是从河南道的钱庄和金戋寺会账销账转过来的,这就很让人费解。
为什么不去河北,河北的经济总量其实比河南道的经济总量还要高一些,因为现在的河北道包括了黄河北岸到辽西走廊一大块地区,而且都是平原,人口比河南多一些,还有与忽喇的互市贸易,所以河北的经济总量要大一些。
其次关中道也是经济发达地区,关中道的假票也不多,尤其是来自长安的假票屈指可数。
这个时候雷修初猜测道:
“河南道可是吏部与怀王的地盘。”
雷修初的意思是不是怀王出了问题,沈云卿很快否定了这个猜测:
“绝无可能是怀王,此番假钱与假票如此以假乱真,怀王和吏部被蒙在鼓里是真的。不过真要是河南道上出了纰漏,吏部多半要吃不了兜着走。”
河南主要是吏部放缺,所以是怀王的政治势力地盘,但堂堂一个一级王,还要贩卖假币,这显然太跌份了,而且这不是一般的量,搁二十年前都够朝廷喘一口气了,怀王绝对没这个胆子,被蒙在鼓里倒是真的。喜欢陛下的CEO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陛下的CEO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放眼望去,素雪把麦田埋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不长的麦芒露在雪线上。女帝叫来司农寺卿廖波问:
“司农寺卿。”
“臣在。”
“现在一亩冬麦亩产几何?”
“回陛下,这得看在南方还是北方,神都地区还是其他州县。”
“就神都治下亩产几何?”
“大约有一石。”
“能有这么多!”
女帝吃惊,这时沈云卿说:
“陛下,神都地区用了化肥与人畜积肥,因此冬麦亩产较高,北方多数地区尚未用上化肥,因此冬小麦并没有如此高的收成。”
“那其他北方州县冬小麦亩产几何?”
“回陛下,大约也就七八斗,这还是上等好田的收成,下田恐怕只有四五斗。”
冬天受到气温和地区气候影响,冬小麦的收成其实远不如夏天种水稻,但是小麦可以过冬,水稻过不了冬,所以冬天种小麦的亩产其实远不如水稻。
神都地区是全国首先开始用化肥的地区,所以无论水稻还是冬麦,亩产都高的多。加上最近七八年对小麦品种的筛选和良种培育,一定上提高了小麦的亩产。
女帝在田间逗留近半个时辰,这个节点上老百姓都在家里猫冬,田间其实看不到什么人,女帝踏雪边走边看,其实还在观察附近村庄老百姓的活动状态,比如老百姓身上穿什么,脚上穿什么,孩子有没有活力,点滴细节都能看得出来。
这要是天子脚下的老百姓要是没个人样,那肯定是要出大问题的。
而且这是临时突击检查,地方的乡官做不了假,来不及应付领导的突击检查,女帝毫无征兆的空降地方突击检查,抽样检验的结果就很能说明问题。
看到孩子们活力十足,还有力气穿着新衣在雪地里打雪仗,女帝心里还是非常满意的。
这要是搁几十年前,年前穿着新衣在雪地里撒野,肯定是要被大人收拾的。
返回车队途中,女帝问起林毅贤:
“林相,北方晚稻的繁育情况如何?”
“回陛下,尚未成功,不过已有小成,河南南道地区正在个别州县试种。”
“北方晚稻是朝廷粮食关键,不可懈怠啊。还需几年才能成功?”
“预估还得七八年,甚至更长一些。”
“嗯,宁阳稻二十年才把亩产提到三石七八斗,想来晚稻没个二十年,怕是也搞不成。”
“陛下圣明。”
这时女帝又问沈云卿:
“海郡王。”
“臣在。”
“日后关外可否种稻?”
“呃……这恐怕不行。关外气温太低,春夏很短,且要比关内地形高出两千多米,高度越高气温越低,不适合作物生长。而水稻对温度要求极高,以目前水稻品种,如在关外种植,亩产恐怕连一石也没有。”
北方晚稻、双季稻的培育工作时间太短,拢共不到七年,在此之前北方根本种不了晚稻,因为晚稻的气温低,热积累不够,加上现在碰上小冰期,晚稻期间的气温就更不够。
而物种的适应和进化选育需要一个变迁递进过程,逐渐让水稻适应平均气温较低的地区,才能慢慢发展出北方晚稻品种,这个过程肯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眼下朝廷农业的重点是提高小麦亩产,但是小麦亩产提高太慢,比水稻慢的多,所以现在是两条腿走路,发展北方晚稻,只要北方晚稻搞出来,冬季其实可以不种麦,晚夏的时候种晚稻,亩产要比冬麦高得多。
整个河南道、河北道、关中道,三大平原都种上晚稻,全国粮食产能至少增加百分之三十以上,而且还是目前的产能,如果能解决好土地问题,增加百分之五十也有可能。这要是收割车日后大量普及,粮食产能增长空间将成倍增加。
粮食产能增加,就能腾挪更多的土地种植棉花、油菜、草药、畜牧、养殖这些当下的经济作物,实现朝廷第二次农业大发展。
北方粮食问题解决,关外、东北、中亚的统治就能得到巩固,因为朝廷再也不用为了南粮北调浪费资金,同时北方也会因为粮食增加而人口暴增,将由更多的民力可以使用,向外输出人口的成本和距离也更低。
所以粮食的背后是人口,人口战略的最终目的是向外迁徙人口,巩固扩张地区。
因此冬麦也好,北方晚稻也罢,虽然只是农业问题,实际上关系到朝廷的大战略。
返回车队,女帝留周启在车中说话。
“启儿,农作与工业,熟为轻,熟为重,你可知?”
“回母后,都重要,两者缺一不可。没有粮食,百姓食不果腹,没有工业,国不能富强。”
“但你记住,粮是天下之本,工是天下之根,两者并非二类,而是一脉同根。”
“这……儿臣愚钝,请母后明示。”
“母后问你,百姓若无农具可否耕作?”
“按理是可以的,但势必异常辛苦,收成将不尽如人意。”
“所以工是农之根,朝廷之所以有今日,正是重工重农,你要记住,工业不可轻废,日后要重视起来。”
“是,儿臣谨记。”
这中国人都有一个通病,帝王也是,非常重视农业,古代中国的工业技术和发明,其实一多半都和农业有关系。
你看耧车,汉代就有了,一个人一头牛一天能种几十亩地,同期公元前的的欧洲还在茹毛饮血,靠撒种看天吃饭过日子,连犁和锄头都没有,他们翻不了地。
所以很难想象某长矛远征军,能从神话之国,来回路跋涉十万公里地,十年通关能打到印度?这么长的距离后勤怎么保障,民夫怎么保障?就是一路靠抢,靠以战养战?就是蒙古大军三次西征,也花了好几十年时间。
所以女帝在过去二十年中就总结出了一个很大的经验,搞工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吃饱饭,把老百姓的生活质量给提上来。
至于搞工业可以强兵,强大国防力量,女帝的思维还停留在有就好,仁义礼智信的层面,但是粮食不能光有,得越多越好。
但是女帝发现自己的亲儿子周启对工业问题不太热衷,所以要让他有这么个思想,不能自己一撒手,就开历史倒车,尤其是找沈云卿清算政治账。
车队于午时末刻抵达神都,但是绕行到北门进城,因为北门距离皇城更近,而且已经提前得到通知,禁止百姓通行,好为女帝大开方便之门。
回宫后进行午朝,一直开道黄昏才散会。
之后几日年味渐浓,刘岩镜被释放,吴执暂时还没押在天牢。
原则上户部已经同意让出徐州刺史,但铁路部门还没挂牌成立,所以吴执还不能放。
假票的清理统计工作进行的相当吃力,主要是没有验钞机,都得靠十几个人一张一张用放大镜看,这是幸好有放大镜,这要是没有,还不得把肉眼累死。
“截止到眼下,发现银票合计七万四千两,假贯钞二十六万七千四百贯。我还特意查了一下出处,多数是京畿南道与河南道上的,两地占了七成,其他都是河北道,关中道也有一些,但不多。都是年底会账从各地运来总号,夹杂在真票中的。江南、江淮的假票很少。”沈严良详细说明假票情况。
“看来刘岩镜说的不错,江南、江淮地区不是这次假票、假币案的攻击方向,南方其他道也不是。可我就奇怪了,为什么假票、假钱的来源会集中在河南道上。
集中在京畿道上还情有可原,河南道那么多地主、豪强、勋贵和财阀,能一点反应都没有?”
沈云卿觉得很奇怪,京畿道的资金量大,引来假票、假币攻击是说得通的,但是河南道的情况比京畿道更严重,尤其是假票半数以上是从河南道的钱庄和金戋寺会账销账转过来的,这就很让人费解。
为什么不去河北,河北的经济总量其实比河南道的经济总量还要高一些,因为现在的河北道包括了黄河北岸到辽西走廊一大块地区,而且都是平原,人口比河南多一些,还有与忽喇的互市贸易,所以河北的经济总量要大一些。
其次关中道也是经济发达地区,关中道的假票也不多,尤其是来自长安的假票屈指可数。
这个时候雷修初猜测道:
“河南道可是吏部与怀王的地盘。”
雷修初的意思是不是怀王出了问题,沈云卿很快否定了这个猜测:
“绝无可能是怀王,此番假钱与假票如此以假乱真,怀王和吏部被蒙在鼓里是真的。不过真要是河南道上出了纰漏,吏部多半要吃不了兜着走。”
河南主要是吏部放缺,所以是怀王的政治势力地盘,但堂堂一个一级王,还要贩卖假币,这显然太跌份了,而且这不是一般的量,搁二十年前都够朝廷喘一口气了,怀王绝对没这个胆子,被蒙在鼓里倒是真的。喜欢陛下的CEO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陛下的CEO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0/692/46281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0/692/46281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