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登陆(7)
推荐阅读:重生都市仙帝、道士不好惹、武道凌天、道界天下、透视神医在都市、神州战神、我的七个姐姐绝色倾城、万妖圣祖、女总裁的王牌高手、闪婚夫妻宠娃日常、
历史不是固化的,而是随着时间和文明的起伏流动着,一个国家的内政不足以改变整个历史进程,但却足以撬动地缘政治的巨变,影响历史的进程。
乌兹曼(阿拉伯)为恢复国力,利用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自然贵金属资源禀赋大行征税,对岐帝国和东南亚进口、转口商品实施无差别高额征税,
原本的贵金属输出国,如今变成贵金属净进口国,结果只能是打乱千百年来形成的贸易链条和沿途国家的财政政策。
东南亚、南亚这些个邦国,既没有体系化的文明建设,也没有形成民族,更没有国家体系与自主货币,许多邦国甚至连钱都不会制造,只能使用自然货币,也就是贵金属,而农业处于极度原始,甚至还处于采集渔猎农业,多数仍然依赖天然资源禀赋,交换外来物质的输入。
由于较低等级的文明,造成货币主导权掌控在贸易大国和生产大国手中,一旦两者有一者的对外财政和贸易政策发生巨变,整个沿途贸易国都将发生经济崩塌。
这些个国家农业落后,国家毫无体系可言,得益于自己的自然资源禀赋,换取了超过自身生产力的外来物质输入,一旦因为贸易交易锐减,外来物质输入减少,已经繁殖的庞大人口,丧失外来物质输入,将难以为继。
同时这些个邦国内部,由多个势力相当的土民部族形成,利益纠葛复杂,无不是有福同享,有难你当的狠角色,一旦自己利益受损,立刻翻脸。
为避免内部矛盾扩大,在危机到来之前,就只能未雨绸缪,趁国内资源消耗殆尽之前,转移国内矛盾,发动战争和占领海外贸易节点,就成了主要手段。
骠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小邦,其陆上势力更为强大,海上实力算不上强,但也有。
阿瓦达提要特殊一些,其是天弥国的附庸,其本身陆军强,海上弱,但天弥是海陆兼备,海军实力完胜波兹津(波斯)国,可能要比乌兹曼海军强一些。
大哥让小弟去找茬,既是一种挑衅,也是一种全局试探。
北边打云藏,南边打罗娑,同时挑衅两个帝国,看谁先坐不住跳出来。
而且狡猾就狡猾在,乌兹曼和岐帝国都有内伤,而这位大阿三长期处于低烈度冲突,国力保持完好,正愁没有施展宏图大志的空间。
所以战争往往是经济和政治问题的延续,当政治无法调和经济矛盾,战争是必然手段。
腊婆只是小小环节上的一个节点,以赵越、黎孔的认知,不足以看到宏观的变局,但就中南半岛的形势而言,其以小鉴大,多少有点瞎猫碰上死耗子的侥幸。
如果罗娑陷落,岐帝国开在广州的对外窗口将严重受挫,波兹津国的战败,也将导致西域丝路的税金暴增,在国内铜钱通胀尚未解决,而硬通货币锐减情况之下,沈云卿难以想象,未来的两年国内,还会发生什么经济问题。
如再碰上对外战争,南疆久拖不决,这个朝廷,就是有十个他沈云卿,也回天乏术。
但换个角度思考,乌兹曼财税改革,何尝不是为了挽救自己的政权,在资源总量一个时期内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利用的政策是有限的,你多了,我就少了,宁可死道友,贫道绝不能死。
腊婆之战牵扯的“国际问题”就像个马蜂窝,不去招惹,马蜂纵然蜇不到你,也能把周遭其他人折腾够呛,去招惹,也有被蜇的风险,说和自己没关系,其实又有关系,最终影响的还是钱袋子和国内政策。
马文修虽然是个武夫,但也知道唇亡齿寒得道理,当然,是经济上唇亡齿寒的逻辑。
潮瓯的投降的意义,如今已不限于夺得腊婆第二大城市,以及与之有关的权贵阶层和家眷落入岐帝国手中,而是为岐帝国提供了战略腾挪的时间和空间,以便于腾挪更多的转圜余地,以应对即将到来的经济巨变。
岐军进驻东门不久,腊婆守军退往城北,南、北、西三门被岐军接管,岐军上岸五千人后,不再继续登陆,重点在东门布防,撤走港内船只,货船靠港开始卸货,尽速腾出船只,返回振州接送楚砚杰部的五千人。
赵元、吴应的误判,让岐军得以兵不血刃夺取潮瓯,而岐军的兵力却不足以控制潮瓯地区,只上岸五千人,便是告诉赵元等人,岐军是有诚意的,同时也暗示他们,岐军船上的兵力深不可测,不要试图再做任何抵抗,而事实却是马文修的虚张声势。
黄昏时,岐军城外部署到位,赵元、吴应等亲贵焦急守在城北治所,不满和焦虑充斥在耳,反对投降者比比皆是。
“左承王,投降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不跟我们商量,今后怎么向大王陛下交代。”
岳仰族的左佛王差南会质问道,那布姥族的小头人蓬碧桐也大为不满:
“你这是把我们送给他们做人质,如果他们出尔反尔,我们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非议远不止这二位,但论地位,他二人分量最重,声音自然最响。面对质疑,赵元并不避讳自己怯战,他说:
“如果你们打得过天朝,可以自己去,本王不拦着你们。”
“你这什么话,是要我们去死吗!”差南会怒气汹汹,在他看来,赵元的建议与送死无异。但问题就在明知道去送死,这位为啥还要让别人挑头去找死,这什么逻辑。
“本王实话告诉各位,天朝国力远非你我等族所能挑战,我堂兄受奸人蒙蔽,得罪了天朝,如今天兵而至,负隅顽抗只能玉石俱焚,本王念在潮瓯数十万百姓身家性命的份上,不忍再生战火,还望各位为了自己的族人好自为之。”
“说的轻巧!”蓬碧桐嗤之以鼻,随后继续又说:“天朝自恃人多势众国力强大,从来没在北方少欺压我等,如今大兵压境,分明是来仗势欺人,日后绝没有好日子,你左承王也不过是他们的走狗而已。”
“随你们怎么说,但你们的族人在北方杀了数十万岐人,如今天朝大军到此,不杀你我已是开恩,难道还要继续与天朝作对,被赶尽杀绝吗!”
“他们远道而来,根本呆不长,早晚要走,如果潮瓯坚守城池,就能等到大王的援军,区区三万岐兵有什么好怕的,这里的天气和毒虫,就能杀死他们,劳师远征的代价就能拖垮他们,拖得越久,对他们越不利。
但因为你左承王,轻易投降了他们,被他们占领了潮瓯,这会让我们的族人遭受灭顶之灾的。”蓬碧桐的态度代表了多数人的立场,而且现实情况对岐军却是不容乐观。
众人激烈争论之际,堂外腊婆兵士匆忙来报:
“启禀诸位头领,天朝使者带着兵马要求进来。”
兵士话音未落,蓬碧桐噌的一声抽搐腰刀,怒不可遏道:“他们是来抓我们的,干脆一不做二休,杀了他,把进城的岐军关在城内全部杀光,来个瓮中捉鳖。”
这时赵元冰冷说:
“杀了他们的使者,他们会屠光全城,也会因为你们的出尔反尔,杀光我族所有的族人,后果你们自己选。”
“你这是在帮外人说话,你还是腊婆族人的左承王吗!”
差南会质问道,赵元振振有词说:
“为了族人的生存,本王并没有做错什么。来人,有请天朝圣使。”
“是。”
控制四门不久,马文修登上东门眺望全城观察地形,沈云卿携兵士两百人,入城赶赴治所稳定人心,以尽快恢复全城运转,而不是让潮瓯属地变成岐军的包袱。
进入治所大院,给人以某种山寨的感觉。
尽管腊婆民风与生活传统与中原大相径庭,但腊婆的体制和思想,却是模仿中原的一套。
而且他们口口声声宣传中原如何暴政,背地里却大量吸收了中原先进文化,为凸显自己的民族独特性,照搬的东西还要画蛇添足,给人以不伦不类的违和感。
徒步刚到堂外,屋中气势汹汹冲出一波各色服饰,手持各异兵刃的土人,岐军兵士执器上前护在前后,气氛一时剑拔弩张。
沈云卿毫无惧色仪态从容,右手始终负在背后,背后的腰间束衣带间插着双节棍,甭说会防身术,即便不会防身术,这些个土著也不过是土鸡瓦犬,与其说是气势汹汹,不如说是胆怯和懦弱的卑鄙行为。
干尽了丧尽天良的事,还不想承担后果和责任,这不是懦夫,是什么。
示意左右让开,沈云卿携鸿胪寺通译上前两步来到众人前,不徐不疾说::
“诸位既已降,何故还要刀剑相向,莫非是想出尔反尔。”
“呸,你们仗势欺人太甚,如今攻我潮瓯,还在此大言不惭,还不滚出去!”
左佛王啐骂道,鸿胪寺通译飞快转译,沈云卿冷冷一笑,轻蔑说:
“你等背信弃义,悍然发兵犯我国土,杀我百姓数十万,你等觉得,有这种杀人越货而逍遥法外的好事吗。”
话音未落,蓬碧桐接话说:
“若非你们朝廷欺压百姓,怎能逼反了他们,邀请我王陛下出兵,分明是你们暴虐嗜血,不给各部活路,逼死了千万部落百姓,杀你们怎么了,你们在北边做了什么,还想抵赖吗!”
“呵呵……”沈云卿一声冷笑说:“既然诸位执意认为我朝暴虐嗜血,本使看来说什么,各位都不回信了。那好,今日就事论事。
我朝在交趾所所行政令,乃我朝内政,贵邦悍然发兵干涉我朝内务,这是何道理。同理,若是贵国内务,我朝也发兵干涉,贵国觉得可以吗。”
“一派胡言,我国各族休戚与共情同手足,岂是你们岐人无情无义压榨土民,岂能相提并论。”
蓬碧桐反驳道,沈云卿目光左右环视,找到赵元,见其默不作声,他多少有些明白。
于是说:
“按这位说法,贵国各族休戚与共,那好,沈某可记得腊婆之地,五百年前至少有二十六族,如今只剩七族,那剩下的十九族何在。
四百余年前我朝开国,南屿以南两百里乃我朝属地,四百余年间被贵国不断蚕食,已把边界推至南屿以北一百七十里。
如果这些年代久远,各位学识寡薄无知,大可说不知道,那就说说最近的,六十五年前,腊婆尚有九族,以腊婆、岳仰、布姥、啊越四族为首,屠杀了占索一族,致使占索三十余万人死于非命。
当年占索头人向我朝求救,我王念在两国交好情面上,未予理会,致使占索族人屠戮殆尽,只一部两万余人逃亡了交趾。
如果六十五年还不够近,那就说说二十八年前沙蒙弄族,此族人丁不过七八万,只因占着数座金山,不肯让出,便被岳仰一族屠杀灭族。
按诸位说法,我朝是否也该出兵,解诸族之苦难,将腊婆、岳仰、布姥等族也杀个干净。
而且,交趾岐民才四十多万,按诸位说法,我朝嗜血暴政屠杀镇压土民,那在籍的五十多万土民为何还比岐人多,那些不在籍的上百万土人也是从地里冒出来的。
而自中原统御交趾以来已有千年,我朝雄兵百万,杀光几百万人乃举手之劳,难道千年还不够杀光交趾土人吗!
依本使看,你们言辞凿凿,不过是巧言令色推脱罪责,实则早该千刀万剐以死谢罪,岂能活到今天,哼!”
通译原话转述,左佛王、蓬碧桐等人面色阴沉,额头青筋暴跳,左佛王恼羞成怒说:
“都是你们的造谣与欺骗,占索、沙蒙弄两族背叛了我王陛下,都是罪有应得,关你们什么事!”
“哦,原来你还知道不关我朝的事,那我朝在交趾推行政令,应该也不关你们的事,此番你们出兵,怎么说。”
“若非你们欺人太甚,交趾的土民怎能邀我王出兵。”
“即便交趾土民勾结了逆贼赵越,你们屠杀我朝数十万百姓,这又怎么说,是我朝百姓罪有应得死有余辜,还是理所当然应遭天谴,还是说随你两片嘴怎么说,总而言之一句话,都是你们的理,我朝就是暴徒恶棍禽兽?”
话到此处鸿胪寺通译顿时一愣,眨巴了两眼看着沈云卿问:
“王爷,这……不合适吧。”
“没什么不合适,照翻!”
“哦……”
通译深吸口气,继续原话转述,此时赵元身旁腊婆通译已经翻完,闻讯面前此人是个王,心中不免再次吃惊,遂即与城府吴应小声说:
“这位圣使是个天朝的王。”
“什么啊,天朝的王,那岂不是等同于天朝皇帝亲征!”
“嗯,看来开城是明智的,他们王的承诺比将军更重,权利也更大,同样也是在为皇帝办事,所以他们答应的条件,不会有错。”
“可现在差南会与左佛王得罪了天朝圣使,那之前的承诺岂非化为泡影。”
“暂且不要妄动,静观其变。”
“是。”喜欢陛下的CEO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陛下的CEO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乌兹曼(阿拉伯)为恢复国力,利用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自然贵金属资源禀赋大行征税,对岐帝国和东南亚进口、转口商品实施无差别高额征税,
原本的贵金属输出国,如今变成贵金属净进口国,结果只能是打乱千百年来形成的贸易链条和沿途国家的财政政策。
东南亚、南亚这些个邦国,既没有体系化的文明建设,也没有形成民族,更没有国家体系与自主货币,许多邦国甚至连钱都不会制造,只能使用自然货币,也就是贵金属,而农业处于极度原始,甚至还处于采集渔猎农业,多数仍然依赖天然资源禀赋,交换外来物质的输入。
由于较低等级的文明,造成货币主导权掌控在贸易大国和生产大国手中,一旦两者有一者的对外财政和贸易政策发生巨变,整个沿途贸易国都将发生经济崩塌。
这些个国家农业落后,国家毫无体系可言,得益于自己的自然资源禀赋,换取了超过自身生产力的外来物质输入,一旦因为贸易交易锐减,外来物质输入减少,已经繁殖的庞大人口,丧失外来物质输入,将难以为继。
同时这些个邦国内部,由多个势力相当的土民部族形成,利益纠葛复杂,无不是有福同享,有难你当的狠角色,一旦自己利益受损,立刻翻脸。
为避免内部矛盾扩大,在危机到来之前,就只能未雨绸缪,趁国内资源消耗殆尽之前,转移国内矛盾,发动战争和占领海外贸易节点,就成了主要手段。
骠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小邦,其陆上势力更为强大,海上实力算不上强,但也有。
阿瓦达提要特殊一些,其是天弥国的附庸,其本身陆军强,海上弱,但天弥是海陆兼备,海军实力完胜波兹津(波斯)国,可能要比乌兹曼海军强一些。
大哥让小弟去找茬,既是一种挑衅,也是一种全局试探。
北边打云藏,南边打罗娑,同时挑衅两个帝国,看谁先坐不住跳出来。
而且狡猾就狡猾在,乌兹曼和岐帝国都有内伤,而这位大阿三长期处于低烈度冲突,国力保持完好,正愁没有施展宏图大志的空间。
所以战争往往是经济和政治问题的延续,当政治无法调和经济矛盾,战争是必然手段。
腊婆只是小小环节上的一个节点,以赵越、黎孔的认知,不足以看到宏观的变局,但就中南半岛的形势而言,其以小鉴大,多少有点瞎猫碰上死耗子的侥幸。
如果罗娑陷落,岐帝国开在广州的对外窗口将严重受挫,波兹津国的战败,也将导致西域丝路的税金暴增,在国内铜钱通胀尚未解决,而硬通货币锐减情况之下,沈云卿难以想象,未来的两年国内,还会发生什么经济问题。
如再碰上对外战争,南疆久拖不决,这个朝廷,就是有十个他沈云卿,也回天乏术。
但换个角度思考,乌兹曼财税改革,何尝不是为了挽救自己的政权,在资源总量一个时期内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利用的政策是有限的,你多了,我就少了,宁可死道友,贫道绝不能死。
腊婆之战牵扯的“国际问题”就像个马蜂窝,不去招惹,马蜂纵然蜇不到你,也能把周遭其他人折腾够呛,去招惹,也有被蜇的风险,说和自己没关系,其实又有关系,最终影响的还是钱袋子和国内政策。
马文修虽然是个武夫,但也知道唇亡齿寒得道理,当然,是经济上唇亡齿寒的逻辑。
潮瓯的投降的意义,如今已不限于夺得腊婆第二大城市,以及与之有关的权贵阶层和家眷落入岐帝国手中,而是为岐帝国提供了战略腾挪的时间和空间,以便于腾挪更多的转圜余地,以应对即将到来的经济巨变。
岐军进驻东门不久,腊婆守军退往城北,南、北、西三门被岐军接管,岐军上岸五千人后,不再继续登陆,重点在东门布防,撤走港内船只,货船靠港开始卸货,尽速腾出船只,返回振州接送楚砚杰部的五千人。
赵元、吴应的误判,让岐军得以兵不血刃夺取潮瓯,而岐军的兵力却不足以控制潮瓯地区,只上岸五千人,便是告诉赵元等人,岐军是有诚意的,同时也暗示他们,岐军船上的兵力深不可测,不要试图再做任何抵抗,而事实却是马文修的虚张声势。
黄昏时,岐军城外部署到位,赵元、吴应等亲贵焦急守在城北治所,不满和焦虑充斥在耳,反对投降者比比皆是。
“左承王,投降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不跟我们商量,今后怎么向大王陛下交代。”
岳仰族的左佛王差南会质问道,那布姥族的小头人蓬碧桐也大为不满:
“你这是把我们送给他们做人质,如果他们出尔反尔,我们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非议远不止这二位,但论地位,他二人分量最重,声音自然最响。面对质疑,赵元并不避讳自己怯战,他说:
“如果你们打得过天朝,可以自己去,本王不拦着你们。”
“你这什么话,是要我们去死吗!”差南会怒气汹汹,在他看来,赵元的建议与送死无异。但问题就在明知道去送死,这位为啥还要让别人挑头去找死,这什么逻辑。
“本王实话告诉各位,天朝国力远非你我等族所能挑战,我堂兄受奸人蒙蔽,得罪了天朝,如今天兵而至,负隅顽抗只能玉石俱焚,本王念在潮瓯数十万百姓身家性命的份上,不忍再生战火,还望各位为了自己的族人好自为之。”
“说的轻巧!”蓬碧桐嗤之以鼻,随后继续又说:“天朝自恃人多势众国力强大,从来没在北方少欺压我等,如今大兵压境,分明是来仗势欺人,日后绝没有好日子,你左承王也不过是他们的走狗而已。”
“随你们怎么说,但你们的族人在北方杀了数十万岐人,如今天朝大军到此,不杀你我已是开恩,难道还要继续与天朝作对,被赶尽杀绝吗!”
“他们远道而来,根本呆不长,早晚要走,如果潮瓯坚守城池,就能等到大王的援军,区区三万岐兵有什么好怕的,这里的天气和毒虫,就能杀死他们,劳师远征的代价就能拖垮他们,拖得越久,对他们越不利。
但因为你左承王,轻易投降了他们,被他们占领了潮瓯,这会让我们的族人遭受灭顶之灾的。”蓬碧桐的态度代表了多数人的立场,而且现实情况对岐军却是不容乐观。
众人激烈争论之际,堂外腊婆兵士匆忙来报:
“启禀诸位头领,天朝使者带着兵马要求进来。”
兵士话音未落,蓬碧桐噌的一声抽搐腰刀,怒不可遏道:“他们是来抓我们的,干脆一不做二休,杀了他,把进城的岐军关在城内全部杀光,来个瓮中捉鳖。”
这时赵元冰冷说:
“杀了他们的使者,他们会屠光全城,也会因为你们的出尔反尔,杀光我族所有的族人,后果你们自己选。”
“你这是在帮外人说话,你还是腊婆族人的左承王吗!”
差南会质问道,赵元振振有词说:
“为了族人的生存,本王并没有做错什么。来人,有请天朝圣使。”
“是。”
控制四门不久,马文修登上东门眺望全城观察地形,沈云卿携兵士两百人,入城赶赴治所稳定人心,以尽快恢复全城运转,而不是让潮瓯属地变成岐军的包袱。
进入治所大院,给人以某种山寨的感觉。
尽管腊婆民风与生活传统与中原大相径庭,但腊婆的体制和思想,却是模仿中原的一套。
而且他们口口声声宣传中原如何暴政,背地里却大量吸收了中原先进文化,为凸显自己的民族独特性,照搬的东西还要画蛇添足,给人以不伦不类的违和感。
徒步刚到堂外,屋中气势汹汹冲出一波各色服饰,手持各异兵刃的土人,岐军兵士执器上前护在前后,气氛一时剑拔弩张。
沈云卿毫无惧色仪态从容,右手始终负在背后,背后的腰间束衣带间插着双节棍,甭说会防身术,即便不会防身术,这些个土著也不过是土鸡瓦犬,与其说是气势汹汹,不如说是胆怯和懦弱的卑鄙行为。
干尽了丧尽天良的事,还不想承担后果和责任,这不是懦夫,是什么。
示意左右让开,沈云卿携鸿胪寺通译上前两步来到众人前,不徐不疾说::
“诸位既已降,何故还要刀剑相向,莫非是想出尔反尔。”
“呸,你们仗势欺人太甚,如今攻我潮瓯,还在此大言不惭,还不滚出去!”
左佛王啐骂道,鸿胪寺通译飞快转译,沈云卿冷冷一笑,轻蔑说:
“你等背信弃义,悍然发兵犯我国土,杀我百姓数十万,你等觉得,有这种杀人越货而逍遥法外的好事吗。”
话音未落,蓬碧桐接话说:
“若非你们朝廷欺压百姓,怎能逼反了他们,邀请我王陛下出兵,分明是你们暴虐嗜血,不给各部活路,逼死了千万部落百姓,杀你们怎么了,你们在北边做了什么,还想抵赖吗!”
“呵呵……”沈云卿一声冷笑说:“既然诸位执意认为我朝暴虐嗜血,本使看来说什么,各位都不回信了。那好,今日就事论事。
我朝在交趾所所行政令,乃我朝内政,贵邦悍然发兵干涉我朝内务,这是何道理。同理,若是贵国内务,我朝也发兵干涉,贵国觉得可以吗。”
“一派胡言,我国各族休戚与共情同手足,岂是你们岐人无情无义压榨土民,岂能相提并论。”
蓬碧桐反驳道,沈云卿目光左右环视,找到赵元,见其默不作声,他多少有些明白。
于是说:
“按这位说法,贵国各族休戚与共,那好,沈某可记得腊婆之地,五百年前至少有二十六族,如今只剩七族,那剩下的十九族何在。
四百余年前我朝开国,南屿以南两百里乃我朝属地,四百余年间被贵国不断蚕食,已把边界推至南屿以北一百七十里。
如果这些年代久远,各位学识寡薄无知,大可说不知道,那就说说最近的,六十五年前,腊婆尚有九族,以腊婆、岳仰、布姥、啊越四族为首,屠杀了占索一族,致使占索三十余万人死于非命。
当年占索头人向我朝求救,我王念在两国交好情面上,未予理会,致使占索族人屠戮殆尽,只一部两万余人逃亡了交趾。
如果六十五年还不够近,那就说说二十八年前沙蒙弄族,此族人丁不过七八万,只因占着数座金山,不肯让出,便被岳仰一族屠杀灭族。
按诸位说法,我朝是否也该出兵,解诸族之苦难,将腊婆、岳仰、布姥等族也杀个干净。
而且,交趾岐民才四十多万,按诸位说法,我朝嗜血暴政屠杀镇压土民,那在籍的五十多万土民为何还比岐人多,那些不在籍的上百万土人也是从地里冒出来的。
而自中原统御交趾以来已有千年,我朝雄兵百万,杀光几百万人乃举手之劳,难道千年还不够杀光交趾土人吗!
依本使看,你们言辞凿凿,不过是巧言令色推脱罪责,实则早该千刀万剐以死谢罪,岂能活到今天,哼!”
通译原话转述,左佛王、蓬碧桐等人面色阴沉,额头青筋暴跳,左佛王恼羞成怒说:
“都是你们的造谣与欺骗,占索、沙蒙弄两族背叛了我王陛下,都是罪有应得,关你们什么事!”
“哦,原来你还知道不关我朝的事,那我朝在交趾推行政令,应该也不关你们的事,此番你们出兵,怎么说。”
“若非你们欺人太甚,交趾的土民怎能邀我王出兵。”
“即便交趾土民勾结了逆贼赵越,你们屠杀我朝数十万百姓,这又怎么说,是我朝百姓罪有应得死有余辜,还是理所当然应遭天谴,还是说随你两片嘴怎么说,总而言之一句话,都是你们的理,我朝就是暴徒恶棍禽兽?”
话到此处鸿胪寺通译顿时一愣,眨巴了两眼看着沈云卿问:
“王爷,这……不合适吧。”
“没什么不合适,照翻!”
“哦……”
通译深吸口气,继续原话转述,此时赵元身旁腊婆通译已经翻完,闻讯面前此人是个王,心中不免再次吃惊,遂即与城府吴应小声说:
“这位圣使是个天朝的王。”
“什么啊,天朝的王,那岂不是等同于天朝皇帝亲征!”
“嗯,看来开城是明智的,他们王的承诺比将军更重,权利也更大,同样也是在为皇帝办事,所以他们答应的条件,不会有错。”
“可现在差南会与左佛王得罪了天朝圣使,那之前的承诺岂非化为泡影。”
“暂且不要妄动,静观其变。”
“是。”喜欢陛下的CEO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陛下的CEO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0/692/46236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0/692/46236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