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陛下的CEO > 第290章 南征(1)

第290章 南征(1)

推荐阅读:老子修仙回来了傲世潜龙武道凌天重生都市仙帝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至尊战王道界天下万妖圣祖道士不好惹女总裁的王牌高手

    待等女帝坐稳龙椅,文武百官王公贵胄背南面北,俯首叩拜,山呼一声万岁万岁万万岁……
    女帝顺理成章的应一声:
    “众卿平身。”
    而后文臣武将齐呼:
    “谢陛下。”
    早前沈云卿一直以为,集体叩拜皇帝就跟派电视剧一样,文武百官应该经过彩排训练,否则不可能喊的这么齐整,可仔细一想又觉得扯淡。再怎么彩排训练,也得有人喊一二三,或者看指挥棒找准节奏。
    上过朝堂才知道,哪是什么彩排训练,是有先起头人先喊一声万岁,后边的“万岁万万岁”是文武百官跟着喊。
    如此就解决了无法同步的问题,而且音效还特好,给人以一种高度崇拜的感觉。
    其实就是有人开头起个调调,文武百官跟节奏,没那么多的高科技,古人往往比现代人聪明得多。
    起头的这位,或是太师,或是丞相,一般都是文官集团的首领,没有太师、丞相则由礼部尚书起头。
    待等一众文臣武将收起礼数,女帝示意欧阳羽说:
    “欧阳,宣旨。”
    “是。”
    欧阳羽取来圣旨,自右相左缓缓展开,逐字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腊婆夷邦犯我天威,屠戮百姓血流成河。朕自即位以来,再三好言相劝,然其贼心不泯,假意与朕修好,实为蓄谋起兵犯境,今荼毒百姓无数,天理难容,着登州刺史马文修,为水军总管,领军讨伐腊婆。”
    “臣马文修领旨!”
    “着,千牛卫将军楚砚杰,为禁军千牛卫先锋,征讨将军,代替朕亲征。”
    “末将接旨。”
    “着,海郡王沈云卿为征讨使,总览南洲百夷诸事。”
    “臣领旨。”
    “望三位爱卿替国讨贼,为罹难百姓讨还血债,重光国威,钦此……”
    “臣等领旨……”
    言毕,欧阳羽收起诏书交还女帝说:
    “陛下,圣旨宣读完毕。”
    “嗯。”
    女帝神色庄严肃然,接过圣旨收在手边,遂即看向殿下满朝文武,缓缓说:
    “朕以宽仁待腊婆,其以暴行待朕,是可忍孰不可忍。今日发天兵讨之,便要令周邦知晓,贼寇可,我朝亦可往!”
    “陛下圣明……”
    所谓“贼寇可,我朝亦可往”,说明白些就是,甭以为你能把事情做绝,我就拉不下脸光脚,逼急了我连本带利还给你,让你知道谁是老祖宗。
    此番发兵,马文修为水军总管,总览全军用兵,千牛卫将军楚砚杰为征讨将军,率禁军三千,以彰显皇帝御率所到之处就是皇帝本人亲征,能出动禁军的战争,无不是皇帝高度重视的政治战争。
    不过让人纳闷的是,沈云卿自己的“征讨使”这顶帽子,到底是几品。
    他思来想去好像没从官制中找出有“征讨使”这么个官职,倒是有招讨使,六品或是五品,负责战争时期对地方的军政监督,权利很大,但是很少置。
    因为与大总管、都护权利存在明显的交叉甚至冲突,而且官阶也不够高,但是手伸的很长,所以多数情况下置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突然冒出个征讨使,不免让人怀疑是否是克隆的招讨使,换了个名词。
    征讨将军、征讨大将军是有的,一般都是对外出征置征讨将军,征讨使不免有些不伦不类,让人纳闷到底是干什么。
    圣旨上说是让他负责南洲百夷诸事,但实际情况天高皇帝远,他做了决断,要是事后皇帝不同意怎么办。
    还是说,腊婆就是南洲百夷的刺头,主要是办他,让自己看着办。这话说的模棱两可高深莫测的,不免没有边界。
    紧接着举行受封,待等拿到官凭和官印,终于知道征讨使是正四品官,全权负责与腊婆有关的外交和地方行政。所谓南洲百夷诸事,也就明确了边界。
    但凡是那些帮着腊婆说话帮腔的,甚至敢于出兵充当打手的,你要想办法修理一下,没办法,也要创造条件恫吓一下,让他们闭嘴收手。当然,如果有余力撸一顿,顺道占了地方那也好。
    但凡是愿意帮忙的,你帮着接待一下,至于由此产生的费用和后续问题,你能处理的处理,不能处理的赶紧给朕打报告。
    总而言之,就是干杂活的智力劳动。
    结束受封,女帝走下鸾台,欧阳羽手端木质托盘,托盘之上站着三杯御酒,给三人壮行:
    “我朝国威系此一战,诸卿勿负朕望,今日为卿壮行,请满饮此杯。”
    话音落下,欧阳羽奉上壮行酒,三人各自取杯,异口同声道:
    “臣等定不辱使命。”
    言尽,三人共同举杯一饮而尽,殿中气氛为之肃然,女眷不禁黯然落泪。
    酒尽,女帝携百官由皇城东门而出,出神都赴东郊,相送十里至望君亭。
    亭外古道边,不知泪洒多少。
    高若萱抹着眼泪恋恋不舍,边走边说:
    “表兄,一路保重,早去早回呀。”
    “放心,表哥一定平安归来。”
    话音落下,沈母上前来:
    “云卿,娘给你做了几身衣裳,都在行囊里,一定要记着穿啊。”
    “知道了娘,儿都记着呢。孩儿不在这些日子,少让爹到处赴宴,吃喝多了对身体不好。”
    “嗯,娘都记下了。”
    千叮咛万嘱咐,离别时,斯人已去……
    目送大军远去,女帝眼角微有湿润,心中五味杂陈,待等大军走出十多里,公孙芸惠始终面向着东方,掏出了望远镜继续追看着禁军的背影,心中寄托了无限的期望与抱负,这一刻,帝国的命运截然已经不同。
    回城后女帝破例停朝,在云溪宫招待女眷,叙谈家话。
    而与此同时,薛伯充与薛仲安夫妇回到官邸,讨论起南征之外的部署。
    “爹,南疆战火一起,塞外恐怕未必会继续风平浪静,爹此番回同州,孩儿不太放心啊。”
    “是啊,忽喇隐患不除,始终是悬在我朝头上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不过也不必过于担忧,如今已经非十年前,攻不足,守则有余。”
    “爹难道真放心就靠沈云卿的几件新鲜玩意儿,就能改变我朝不利局面?”
    “单靠几件新鲜玩意儿是万万不能的,但是没有这几件东西,就一定无法与忽喇周旋。要说沈云卿也确实有两手,我也不得不佩服他。
    不过言归正传,公主殿下。”
    “父亲大人有何吩咐。”
    “金戋寺与轩禾书院就劳烦公主费心了。”
    “父亲大人言重了,都是自家的事,这么说可就见外了。”
    “公主殿下莫要小觑了金戋寺与轩禾书院,沈云卿真正的秘密,就在此二处,绝非轻易所能撼动,公主莫要操之过急,徐徐图之方为上策。”
    “女儿明白,请父亲大人放心。”
    “嗯,有公主办事,为父还是放心的。仲安,孟津县与二殿下那里你也要多上心,虽然孟津县的根在工部与轩禾书院,但不意味着沈云卿日后不会借由孟津县自立门户,若是如此,工部恐怕也只是他的垫脚石。”
    “孩儿明白了,不过启弟那里,还是玉凝去合适些吧。”
    “平日里都说你精明,今日怎就犯了糊涂。玉凝与二殿下本就姐弟情深,往来若再过于频密,岂能不惹众人猜忌。”
    “原来如此,孩儿明白了。”
    “那就这样吧,几日后为父赶回同州,户部那里暂且让他们去,只要不捅破了天,要找死,拦是拦不住的,这艘船早晚要沉,咱们不能明知道是条破船,还给自己增加分量,给他们撑腰,那样只能沉的更快。”
    就在这番谈话结束后的当晚,户部、兵部一如既往忙到深夜,李义清却没一如既往的出宫回府,而是去了周启宫中拜望。
    “下官见过二殿下。”
    “呵呵,李大人免礼,快请坐。”
    “谢殿下。”
    李义清收起礼数径自落座,周启神色间一团和气,给人以平易近人的和蔼。
    “拜托李大人的事,不知可有结果。”
    “回二殿下,都已落实,不过,海郡王这么一走,海郡王府有些收缩,恐怕不会太快。”
    “海郡王办事一向以严谨小心著称,孤能理解。慢一些也无妨,慢一些未必是坏事,不像有些人急功近利,最后害的是自己。”
    “是是是,二殿下言之有理,有些人就是只见眼前的蝇头小利,全然不见日后的金山银山,还是徐图的好。”
    “是啊,慢工出细活嘛。”周启附和了一声,下刻话锋一转继续又说:“最近内宫已经放出消息,这船禁和海禁已有松动,海郡王新造的三千石大船将是开禁重点,海郡王此番出征,名为征讨腊婆献计献策,实为是为开禁在腊婆开疆拓土,为日后出海打个根基,不知道两江的商人可有这等打算?”
    “嘶,这个……二殿下有所不知,这漕运船帮虽然势力庞杂,但却不是数年十数年所能成,非得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一旦各成势力,要想挤入极为困难。而且船帮依附于商帮财阀势力,单靠一个财阀恐怕不行。”
    “诶,有势力现在看着兵强马壮盛极一时,难保哪日一夜凋敝作鸟兽散也未可知。但是这船,眼下可不是谁都能造,至少未来五年、十年,朝廷所造新式宝船有一艘算一艘,只少不多。
    这有船才能跑货,谁先占了水路,谁能做大,可要是被别人占了先手,日后可就只能被别人压着翻不了身,李大人,这个道理你可明白?”
    “呃……下官不太明白。”
    李义清倒是实话实说,周启毫无责备之意,反而说:
    “李大人如今是当局者迷,不明白那是自然的,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李大人只要遵照孤的意思去办,一定不会吃亏。时间还有的是,李大人不妨回去后找人仔细合计合计,兴许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奥妙。”
    “多谢殿下指点,下官一定仔细领会,那下官告辞了。”
    “嗯,李大人慢走。”
    这一幕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止发生在李义清一人身上,就仿佛是风过无痕,没有留下丝毫的印记。喜欢陛下的CEO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陛下的CEO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0/692/46233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0/692/46233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