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他们觉得郭鹏累了
推荐阅读:剑帝、寒门崛起、校花的贴身高手、清都仙缘、刀光如月映九州、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巨门卷、老子是全村的希望、医路坦途、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董卓将凶残剽悍和勇武的特质发挥到了极致,马超则把自我为中心的情感特质发挥到了极致。
董卓怼天怼地怼府主,一派放飞自我无所畏惧的样子,而马超则无视了自己的所有亲眷,父母,兄弟,妻子,孩子,全家为他而死绝。
如果说妻子和孩子的死是因为凉州叛军的偷家而造成,那马腾和他一票兄弟的死则完完全全和他脱不开关系。
明知父亲和兄弟在曹操手里做人质,依然不顾一切的决定反曹,使得父母兄弟满门死绝。
当韩遂为此感到犹豫的时候,他居然说,他连亲生父亲都放弃了,韩遂还有什么好顾虑的?他说他已经把韩遂看作了自己的父亲,韩遂也应该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
曹操手里的人质,就该放弃掉。
那个时代的凉州人的生存法则可见一斑。
残酷,无情,悲哀。
虽然不知道马超是否真的说过这样的话,但是毫无疑问,父亲和兄弟们是因他而死,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后来马超投靠张鲁,张鲁本来因为他的名望和身份而打算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马超,结果手下提醒张鲁,说马超为人淡漠感情,不在意亲眷,对亲眷尚且如此,何况他人呢?
张鲁立刻反应过来,不再谈此事,对马超也多了几分戒备。
三国演义把马超塑造成五虎上将这般的英雄人物,只是因为马超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无可奈何的投奔了刘备,在尊刘贬曹的大环境之下,才被塑造为了正面人物。
但是事实上,同时代的张鲁以及他的部下对马超的行为也是颇为不齿,这大概是对马超人品的最佳解读了。
马超是个什么人,以刘备的识人之明,估计刘备也不是不清楚,所以马超投靠刘备之后,一直也没什么太活跃的表现。
直到刘备出征夷陵之前,马超病重,写了一封遗书给刘备,将血脉亲眷马岱托付给了刘备,言辞之中体现出了浓重的悲凉和后悔。
或许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在病榻之上回顾自己的一生时,马超是真的后悔了。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最后的最后,马超一定是后悔的。
可尽管如此,那又如何呢?
他家百余人,死的就剩一两个。
修罗场里走出来的人关心自己胜过关心别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死掉的状态之下,哪还有多余的精力去关心别人呢?
董卓和马超只是那个时代的凉州人之中最为突出的两个代表罢了,他们所代表的,是一个悲惨的时代。
马超十四岁上了战场,这和中东的那些少年兵又有什么区别?
时光转换,沧海桑田,没有变化的还有很多。
而现在,郭某人要提前为这个时代的凉州画上句号。
做郭某人的工具人,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享受和平。
郭某人发过誓,只要他活着一天,就要为和平奋斗下去,绝对不要让自己的辖地内再次发生动乱。
再怎么勉强的和平也会比战争要好,忘却了战争的人是幸福的。
让这一切提前结束吧。
卑鄙如郭某人,也不愿意看到十四岁的孩子被逼着拿着刀枪上战场。
就算不能去读书,至少,给我拿着农具去田里耕地吧。
所以,马超,就看你的了。
郭某人对马超怀有深切的期望,凉州人民什么时候脱离苦海,就是看马超的发挥怎么样,马超发挥得越好,凉州人民越早脱离苦海。
事实证明,马超的发挥很不错,和当年的董卓一样,几乎是超水平发挥,完美的顺应了郭某人对他的无限期待。
他对阎行的欺辱和压迫几乎是全方位的,那种欺辱和压迫……郭某人都看不下去。
当然了,马超自己也是有恃无恐。
郭鹏派人来册封马腾的时候,所有凉州的割据军阀们都被郭鹏打怕了,生怕郭鹏起大军来攻,所以战战兢兢,一看郭鹏立了新皇帝,又遣使来册封,这很明显是要和解的讯号。
他们觉得郭鹏要做权臣了,要把所有精力放在政治方面而不是军事方面了,他要退居二线了,不打仗了,于是选择和大家和解。
和解需要一个代表,这个代表就是马腾。
郭鹏选择了累世豪门的马腾作为自己的和解对象和凉州人的代表,与他们达成了和解,一改高压的政策,进行了一定意义上的怀柔。
作为怀柔的象征,郭鹏把直面凉州的三辅之地的驻军削减了一半。
三辅各留五千兵,长安大营留兵一万五千,削下来的三万被郭鹏征调,在古函谷关以西一百四十里处,修建了一座新关,命名为潼关。
古函谷关在西汉时期就逐渐被废弃,新函谷关在古函谷关以东,靠近雒阳的位置,失去了秦朝时扼守唯一通道的地位,新函谷关只能扼守两条道路的其中一条。
郭鹏就曾经利用过新函谷关的缺陷,成功突破了函谷关防线进攻董卓在关西的防线,要不是袁绍偷家,郭鹏还真不知道以什么理由回去。
于是郭鹏在进攻马腾韩遂的同时,也在关中之地勘探地貌,寻找适合建立潼关的地方,想着把潼关建立起来,作为未来保卫雒阳的一道防线。
未来雒阳作为自己的帝都,虽然历史底蕴足够,但是雒阳之地的形胜不如长安,也不如未来的北京,可这个时代去北京定都纯属脑袋坏了,他可以选择的地方只有长安雒阳,邺城在形胜上也不如长安和雒阳。
郭鹏放弃了长安,选择雒阳,重要的原因就是雒阳距离青兖二州更近,距离自己的起家基本盘更近,更便于就近控制关东,发展关东。
雒阳以东有险要关卡数座,足够防御雒阳之用,这都是东汉帝国留下来的遗产,郭鹏只要修缮就能使用。
而西边,新函谷关已经不足以承担这个重要的使命,所以郭鹏决定新建立一座险要关卡。
潼关。
选址的时候,郭鹏选在了古函谷关以西一百四十里的位置,这里与古函谷关之间的一百四十多里的道路蜿蜒山间,深险如函,因此称为函谷,函谷的东头便是古函谷关,西头,便是郭鹏选定的潼关地址。
设立潼关,派兵驻守,将潼关以东的土地作为雒阳的战略缓冲,以此增强雒阳的安全范围。
这三万军队抽调走去修建关隘之后,更加确定了凉州军阀们对郭鹏行为的认知。
他们认为郭鹏征战十数年,已经累了,想停下来休息,享受权力和荣华富贵,郭鹏不想打仗了,郭鹏很疲劳了,这个怼天怼地的家伙已经没有继续奋战下去的雄心壮志了。
他们安全了。
于是他们纷纷大喜过望,又一起前来恭贺马腾和马超,庆祝他们撑到了最后,撑到了郭鹏累了,决定要休息了,于是他们一起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从此凉州无忧矣!
他们可以放松的做土皇帝,在地方上作威作福了!喜欢东汉末年枭雄志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东汉末年枭雄志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董卓怼天怼地怼府主,一派放飞自我无所畏惧的样子,而马超则无视了自己的所有亲眷,父母,兄弟,妻子,孩子,全家为他而死绝。
如果说妻子和孩子的死是因为凉州叛军的偷家而造成,那马腾和他一票兄弟的死则完完全全和他脱不开关系。
明知父亲和兄弟在曹操手里做人质,依然不顾一切的决定反曹,使得父母兄弟满门死绝。
当韩遂为此感到犹豫的时候,他居然说,他连亲生父亲都放弃了,韩遂还有什么好顾虑的?他说他已经把韩遂看作了自己的父亲,韩遂也应该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
曹操手里的人质,就该放弃掉。
那个时代的凉州人的生存法则可见一斑。
残酷,无情,悲哀。
虽然不知道马超是否真的说过这样的话,但是毫无疑问,父亲和兄弟们是因他而死,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后来马超投靠张鲁,张鲁本来因为他的名望和身份而打算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马超,结果手下提醒张鲁,说马超为人淡漠感情,不在意亲眷,对亲眷尚且如此,何况他人呢?
张鲁立刻反应过来,不再谈此事,对马超也多了几分戒备。
三国演义把马超塑造成五虎上将这般的英雄人物,只是因为马超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无可奈何的投奔了刘备,在尊刘贬曹的大环境之下,才被塑造为了正面人物。
但是事实上,同时代的张鲁以及他的部下对马超的行为也是颇为不齿,这大概是对马超人品的最佳解读了。
马超是个什么人,以刘备的识人之明,估计刘备也不是不清楚,所以马超投靠刘备之后,一直也没什么太活跃的表现。
直到刘备出征夷陵之前,马超病重,写了一封遗书给刘备,将血脉亲眷马岱托付给了刘备,言辞之中体现出了浓重的悲凉和后悔。
或许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在病榻之上回顾自己的一生时,马超是真的后悔了。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最后的最后,马超一定是后悔的。
可尽管如此,那又如何呢?
他家百余人,死的就剩一两个。
修罗场里走出来的人关心自己胜过关心别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死掉的状态之下,哪还有多余的精力去关心别人呢?
董卓和马超只是那个时代的凉州人之中最为突出的两个代表罢了,他们所代表的,是一个悲惨的时代。
马超十四岁上了战场,这和中东的那些少年兵又有什么区别?
时光转换,沧海桑田,没有变化的还有很多。
而现在,郭某人要提前为这个时代的凉州画上句号。
做郭某人的工具人,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享受和平。
郭某人发过誓,只要他活着一天,就要为和平奋斗下去,绝对不要让自己的辖地内再次发生动乱。
再怎么勉强的和平也会比战争要好,忘却了战争的人是幸福的。
让这一切提前结束吧。
卑鄙如郭某人,也不愿意看到十四岁的孩子被逼着拿着刀枪上战场。
就算不能去读书,至少,给我拿着农具去田里耕地吧。
所以,马超,就看你的了。
郭某人对马超怀有深切的期望,凉州人民什么时候脱离苦海,就是看马超的发挥怎么样,马超发挥得越好,凉州人民越早脱离苦海。
事实证明,马超的发挥很不错,和当年的董卓一样,几乎是超水平发挥,完美的顺应了郭某人对他的无限期待。
他对阎行的欺辱和压迫几乎是全方位的,那种欺辱和压迫……郭某人都看不下去。
当然了,马超自己也是有恃无恐。
郭鹏派人来册封马腾的时候,所有凉州的割据军阀们都被郭鹏打怕了,生怕郭鹏起大军来攻,所以战战兢兢,一看郭鹏立了新皇帝,又遣使来册封,这很明显是要和解的讯号。
他们觉得郭鹏要做权臣了,要把所有精力放在政治方面而不是军事方面了,他要退居二线了,不打仗了,于是选择和大家和解。
和解需要一个代表,这个代表就是马腾。
郭鹏选择了累世豪门的马腾作为自己的和解对象和凉州人的代表,与他们达成了和解,一改高压的政策,进行了一定意义上的怀柔。
作为怀柔的象征,郭鹏把直面凉州的三辅之地的驻军削减了一半。
三辅各留五千兵,长安大营留兵一万五千,削下来的三万被郭鹏征调,在古函谷关以西一百四十里处,修建了一座新关,命名为潼关。
古函谷关在西汉时期就逐渐被废弃,新函谷关在古函谷关以东,靠近雒阳的位置,失去了秦朝时扼守唯一通道的地位,新函谷关只能扼守两条道路的其中一条。
郭鹏就曾经利用过新函谷关的缺陷,成功突破了函谷关防线进攻董卓在关西的防线,要不是袁绍偷家,郭鹏还真不知道以什么理由回去。
于是郭鹏在进攻马腾韩遂的同时,也在关中之地勘探地貌,寻找适合建立潼关的地方,想着把潼关建立起来,作为未来保卫雒阳的一道防线。
未来雒阳作为自己的帝都,虽然历史底蕴足够,但是雒阳之地的形胜不如长安,也不如未来的北京,可这个时代去北京定都纯属脑袋坏了,他可以选择的地方只有长安雒阳,邺城在形胜上也不如长安和雒阳。
郭鹏放弃了长安,选择雒阳,重要的原因就是雒阳距离青兖二州更近,距离自己的起家基本盘更近,更便于就近控制关东,发展关东。
雒阳以东有险要关卡数座,足够防御雒阳之用,这都是东汉帝国留下来的遗产,郭鹏只要修缮就能使用。
而西边,新函谷关已经不足以承担这个重要的使命,所以郭鹏决定新建立一座险要关卡。
潼关。
选址的时候,郭鹏选在了古函谷关以西一百四十里的位置,这里与古函谷关之间的一百四十多里的道路蜿蜒山间,深险如函,因此称为函谷,函谷的东头便是古函谷关,西头,便是郭鹏选定的潼关地址。
设立潼关,派兵驻守,将潼关以东的土地作为雒阳的战略缓冲,以此增强雒阳的安全范围。
这三万军队抽调走去修建关隘之后,更加确定了凉州军阀们对郭鹏行为的认知。
他们认为郭鹏征战十数年,已经累了,想停下来休息,享受权力和荣华富贵,郭鹏不想打仗了,郭鹏很疲劳了,这个怼天怼地的家伙已经没有继续奋战下去的雄心壮志了。
他们安全了。
于是他们纷纷大喜过望,又一起前来恭贺马腾和马超,庆祝他们撑到了最后,撑到了郭鹏累了,决定要休息了,于是他们一起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从此凉州无忧矣!
他们可以放松的做土皇帝,在地方上作威作福了!喜欢东汉末年枭雄志请大家收藏:(www.663d.com)东汉末年枭雄志六六闪读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六六闪读(www.663d.com)
看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0/450/27460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0/450/27460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