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蜀汉之庄稼汉 > 第1247章 偷渡稠桑

第1247章 偷渡稠桑

推荐阅读:不是吧君子也防万界大强盗医路坦途都市逍遥天医穿越星际妻荣夫贵从八百开始崛起太古神尊万相之王我的公公叫康熙青葫剑仙





塬,是关中雍凉地区所特有的一种地貌。因为流水的常年冲刷,黄土地质顺着水流方向,形成了四周陡峭,顶上平坦,呈长台状的地形。比如关中一战时,丞相驻兵的五丈原,其实就是塬的一种。函谷关所在的高塬,北起大河,南至秦岭,名曰稠桑原。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这个高塬,以前有可能是长满了桑树。稠桑原两边皆是绝壁,东面还有一条绝涧,再加上塬台上的密林,一起构筑了函谷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势。只是时至今日,大河水位不断下切,露出了大片的河床。大军可以直接从大河南岸露出来的河床绕过函谷关,高塬自然也就失去了阻敌的作用。不过早年的时候,曹操西讨张鲁、马超,为了中转兵马粮草,命许褚在河床的最狭隘处筑起关楼。此关楼筑于高塬最北端,距秦函谷关不过十来里路程,称新关。如今的魏军,正是同时扼守秦函谷关与新关,阻挡了汉军的前进。姜维和柳隐二人,兵力不足,魏军又早有准备,提前在新关前挖深沟筑壁垒,让二人一时间竟是奈何不得。听到姜维的话,再看到他的目光顺着稠桑原向南望去,柳隐一下子就猜到了对方的想法,他不禁有些担心:“伯约这是意欲寻路攀援高塬耶?此等高塬,多为绝壁,上又有密林,恐难以攀援上去。”此时的稠桑原,虽已不是桑树成林,但仍是林木茂盛,想要攀援,困难极大。“若是稠桑原西边与东边一样,皆临绝涧,则吾等除了强攻,再无他法。”姜维看着延绵不断的高塬,目光坚定:“如今这边既无绝涧,总归是要试一试才行,不然吾等二人无功而返,如何甘心?”听到这个话,柳隐知道姜维决心已下,不好再劝,只能问道:“那我当如何配合伯约?”姜维道:“前番厮杀激烈,将士怕是已经有些疲惫,休然只管安排他们休整一番,贼子定然不会怀疑。”“吾则趁此机会,领军向南,寻找机会。若是能找到山径,到时我自会派人告知休然,一齐行事。”柳隐闻言,点头:“如此甚好,将士们确实也应该休整一下了。”于是两人召来底下将校,姜维开口说道:“今贼早有备,若强攻之,则伤亡不可估计,故吾欲率一部精锐,寻险径绕后以破贼。”“不过此去,多有艰险,何人可愿意跟随吾往?”诸将皆踊跃而应:“吾愿意跟随将军前往!”姜维见士气可用,大喜之下,精心挑选出三千敢死之士,不披甲衣,只携皮甲,带足干粮,皆执斧凿绳索等器具,顺着稠桑塬开始向南边探索而去。只是稠桑塬壁如刀削,横亘于秦岭和大河之间,想要找到翻越过去的险径,何其难也?就算是偶有发现能越过高塬的地方,但因为离函谷关太近,魏军早已有了防备。姜维无奈,只得领军继续往南走。只是越往南,就越难走。姜维领着人,南行数十里,但见地方荒凉,杂草丛生,只能靠着高塬绝壁辨别方向。将士们只能是以刀斧开路,高一脚低一脚地踩出一条路来。此行从八月初出发,十来日,不过是走了七八十里路,一日所行,不超过十里。除了所行之处,皆是罕见人迹,无路可走,需要自己开路之外。姜维与将士们,还要仔细搜索有无能攀援高塬而上的地方,速度自然极慢。稠桑原附近的地形,本就是高低起伏,千沟万壑。百里之路,看似不远,但真要走起来,翻岭爬沟,实则有两百里甚至三百里。再加上自秦岭而下,有不少水流往大河方向注入,但因为流量不足,积于高塬下,形成了泥坑乃至沼泽之类。这些泥坑沼泽,往往藏于齐人高的野草当中,稍不注意,就会陷没进去。若非姜维让人多带绳索,及时拉出来,说不得掉进去的将士,就要被泥水吞没。饶是如此,仍有数名士卒消失荒草深潭中,近百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生病受伤,不得不被转送回去。所幸姜维这一路过来,寻了几处干燥的地方,临时扎了营寨,都未曾拆除,故而这一路回去,倒也不用担心。待地势明显抬升,就连姜维,亦不得不弃马,与将士一起步行探路。“将军,再往前,就要到秦岭了,这可如何是好?”若是到了秦岭,都没能找到合适的地点,那他们这次,就真的要无功而返了。姜维举目望去,但稠桑塬最后十来里,仍是一如既往,而它的末端,已然没入了秦岭,与秦岭形成一体。姜维回头看看周围的将士,但见人人泥水污垢沾身,面容疲惫。所幸的是,关中八军,都受过严格的训练,又有百战老兵带领,士气尚可。于是他召诸军将前来,说道:“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吾军到此,岂可复退?”“明日吾与尔等诸人,一起细加搜寻这最后的十余里路,若是得天之佑,翻过此塬,吾与诸君,共享大功。”能主动请命跟随姜维探路的,自然对眼下的情况早就有了心理准备,皆是应道:“吾等愿随将军!”姜维于是吩咐众人下去后,鼓舞军士,以待明日。只是军心再怎么可用,亦需得看天意。第二日天刚亮,姜维便下令拔营,开始搜索。只是直至日头过了中天,各队人马竟是皆无一队有好消息传来。姜维站在高塬下,仰头望之,但见高塬泥石嶙峋,有如怪物状,好似一旦被惊动,就要掉将下来把人砸烂。再看向不远处的秦岭,群山层叠,极目不尽,天上的白云,包着山峰,神秘莫测。他不由地发出一声长叹:“果真天不佑我也?”谁料到眼看着日头下山,最后一队人马归营,竟是秘密押回一人:“将军,吾等抓到一人,有可能是细作!”姜维一听,心头一跳,“细作?”但见队率呈上来一刀一弓:“将军,这是从此人的身上收缴上来的兵器。”姜维接过来定眼一看,眉头就是禁不住地一挑:“这是……贼子的军中兵器?”这刀弓的模样已经有些老旧,但姜维当年好歹也是凉州天水参军,一眼就能认出这是魏贼早年军中兵器的样式。他不由地抬头看向被绑得结结实实,连嘴巴都被封死的细作。这个地方居然还有贼子的细作?莫不成贼军早就料到吾的行动?想到这里,他心底就是一沉。但见那细作却是目光焦急,不断地呜呜叫着,扭动身子,似乎示意自己有话要说。“把他嘴里的东西拿开,吾有话有问。”那细作得到说话的机会,不等缓气,就“噗通”瘫在地上,连连叩首,求饶道:“将军,将军,小人不是细作,不是细作,真的不是细作!”姜维的目光落到他的身上,但见此人满脸惊恐,衣着褴缕,观之确实不似细作。“你们是在哪里发现他的?”“回将军,吾等按将军所令,前往南山山脚下查探,谁料到此人藏身于丛林中设置陷阱,若非吾等仔细搜索,就差点被陷阱所伤。”“冤枉啊,将军,小人冤枉!小人所设的陷阱,本是为捕猎,何敢伤将军麾下虎士?”“捕猎?”姜维是何等聪慧之人,他一下子就捕捉到了此人话里的重要信息。但见他扬了扬手里的刀弓,示意道:“此乃魏贼军中所用兵器,你若只是猎人,又怎么解释这个?”“再说了,吾这一路过来,从未见过有人烟,你说伱是在捕猎,那你家住何处?”说着,姜维指了指秦岭,“莫不成,你住在秦岭深山老林中?与世隔绝?”那人一听,脸色一变,顿时呐呐不敢言。姜维一看,立刻喝道:“果然是细作,把他押下去,严刑拷打,定要从他嘴里问出他所知道的一切!”“喏!”谁料到魏军这个细作毫无骨气,还没等军士把他拉起来,他就立刻大呼:“将军,将军饶命!小人招了,小人招了!”姜维一挥手,军士会意地把此人又放下。姜维一抬下巴,示意道:“说吧。”看到对方趴在地上,嗯哼了几声六六闪读 663d.com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5/25063/2462674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5/25063/2462674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