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闪读 > 历史军事 > 蜀汉之庄稼汉 > 第1181章 吴国出兵

第1181章 吴国出兵

推荐阅读:不是吧君子也防万界大强盗医路坦途都市逍遥天医穿越星际妻荣夫贵从八百开始崛起太古神尊万相之王我的公公叫康熙青葫剑仙





延熙四年三月底,正值春末夏初,天气已经开始变得微热。按照往年的习惯,寒气入骨,被风寒所侵扰的吴国太子孙登,在天气转暖的时候,病情就会好转。可是让吴国上下都没有想到的是,孙登今年的病情,与往年大是不同。已经被病魔折磨得整整一个春日的孙登,此时已是变得瘦骨嶙峋。再瘦下去,只怕就要皮包骨头了。可是此时的太子,病情依旧沉重。太子寝宫里,弥漫着的浓重药味,如同厚重无比的乌云,压在东宫群人头上。东宫的宫人,绝大部分脸上都带着悲伤与担忧。整个寝宫,除了太子时不时的咳嗽声,再无人说话,气氛无比的压抑。就在这个时候,殿外响起了脚步声。守在门口的宫人一看到来人,刚要出声,却被制止。孙权走到太子寝宫内,刻意放轻了脚步,然后问向服侍太子的宫人:“太子病情如何?”“回陛下,侍医说,殿下的病情仍在反复,需要静养。”话语虽轻,但大概是寝宫里太过静谧,也可能是孙登久病无法正常入睡,他一下子就被惊醒了过来:“何人在那边?”“回殿下,是陛下过来看望殿下了。”“是陛下过来了?”孙登下意识地就想撑起身来,这才发现自己连四肢无力,只能是伸长了脖子:“儿臣久病无力,不能起身相迎,望陛下恕儿臣无礼。”“说的什么话!”孙权快走几步,走到榻前,双手虚压,示意孙登躺好,“你我父子,何须在意这些繁缛礼节?”刚才的举动,似乎是耗尽了孙登的力气,他不得不躺了回去。虽然极力想要集中精力,但孙登的双眼,却是目光暗澹,双眼无神。很明显,病魔已经把他所有的精气神全部抽走了。只听得他虚弱地问道:“大吴此次挥师北上,陛下不是打算再次亲自领兵么?这出兵的日子也快到了吧?”“陛下应当是事务繁忙才是,怎么有空前来看儿臣?”看着太子气虚已极的模样,孙权心头一痛。虽然他儿女众多,但对孙登,却是倾注了最大的心血。若不然,也不至于让他以庶子的身份,成为太子。即便这个儿子,不顾自己的意愿,一再亲近被贬到吴郡的徐氏。即使这个儿子,不断地进谏,反对自己的一些决定。但在孙权看来,这些都是太子日后成为明君的必经之路。只是如今,这个自己苦心孤诣培养的接班人,却成了这个模样,怎么不令孙权心痛万分?“你都这样了,还是先好好养病,外头的事情,你就不要多管,免得费了心神。”孙登一听,这才注意到孙权身上的衣着,并非宫里的常用宽袍华服,而是穿着军中紧身衣物。他已知孙权此番过来的目的,勉力挤出一丝笑容:“陛下这是要领兵北上,所以过来与儿臣告别的吧?”孙权听到孙登这个话,心头更是悲痛。太子此时越是聪慧,就越发让了孙权揪心。他已经到了耳顺之年,而太子,也已经过了而立之年。若是在这个时候,太子真要有个什么不测,那……孙权只觉得自己在培养接班人的一辈子心血,皆付东流。这个打击,不可谓不沉重。因为他知道,此时的自己,根本已经没有信心,精力,还有时间再去挑选和培养一个像孙登一样的太子。此时的孙权,化作一位爱子心切的父亲,握住孙登干枯的手,殷殷切切地叮嘱,又似在恳求:“吾此次北上,必将扫平贼子,吾只期盼,他日吾领军胜利班师,吾儿能领朝中文武百官,于建业城外迎接。”“父皇之命,儿臣岂敢不从?”“这不是皇命,这是吾与吾儿之约定。”一直没有精力的孙登,听到孙权这么一说,眼中终于罕见地爆出亮光来。如同残烛在熄灭前,突然爆起的那一抹火焰。“孩儿一定谨记!”“好好好,那吾儿就好好养病,静待吾之归来。”孙权拍了拍孙登的手,“吾这就先领军北上,且安心候佳音。”“恭送陛下。”出了东宫,孙权长吐出一口气,似乎要排尽胸中的郁气:“来人!”“陛下请吩咐!”“传令,出征!”“喏!”背负着军令的传骑,开始驰出建业城,向着石头城急奔而去。“呜呜……”悠长号角声开始响起。早就提前得到军令的石头城驻军,也在号角声的号召下,开始喧闹了起来了。接着,只见石头城的码头水闸被打开了,一艘艘蒙冲及斗舰,从城里鱼贯而出。从秦淮水与大江的交汇口,进入大江江面。一时间,宽阔的大江,竟是战船密布,有如鱼鳞,密密麻麻,船头连着船尾,令人望之而目眩。这些数不清的战船,外人看上去,只觉得是凌乱不堪,随意浮于江面。但在已经熟知了吴国战船的一众季汉学生眼中,却是忙而不乱,进退有序。这是一场他们能亲自参与的实战。所有人都闪着兴奋的目光。吴国这一次出兵,特意分拨给他们三艘斗舰。蒙冲和斗舰,是吴国战船的主要战斗舰船。蒙冲船身狭长,船头做成尖刀状,机动性极强,利以冲突敌船。很多时候,蒙冲还会以生牛皮蒙船覆背,两厢开掣棹孔,左右前后有驽窗矛穴,敌不得进,失石不能败。斗舰又与蒙冲不同。斗舰比蒙冲还要大一些,船舷上装设半身高的女墙,两舷墙下开有划桨孔。舷内五尺建楼棚,高与女墙齐,棚上周围再设一道女墙。蒙冲是用来近战的,所以要用生牛皮蒙船覆背以防敌人弓箭。而斗舰,则是利用远程弓箭压制敌人,掩护蒙冲发起冲锋。所以斗舰一般并无覆盖。而是树幡帜、牙旗,置指挥攻守进退用的金鼓。蒙冲与斗舰再往上,则是更大的楼船。楼船船高首宽,外观似楼而得名,因其船大楼高,远攻近战皆合宜。一般来说,作战所用的楼船,至少会有三层。第一层为庐;第二层为飞庐;最上层为爵室。每层都设有防护女墙,用以防御敌方射来之弓箭、失石。女墙上开有箭眼,用以发射弓弩。楼船同样也是水战的主力舰船,但多是作为主帅的乘船。吴国舟师极强,所造楼船可载三千士卒。石头城内涌出这么多的舰船,却是没有一艘是胡乱航行,多是由杂居其中的楼船在做指挥。这一次学生军随吴军出战,所操三艘舰船,被归于吴国威北将军诸葛恪麾下。诸葛恪曾因平定山越有功,被孙权任为威北将军,封都乡侯。后来诸葛恪又主动请求领军过江屯守,于是孙权就让他屯兵于皖口。他一过江,就派轻兵袭击舒县,俘获该县百姓,给魏国一个下马威。后面又跟随孙权参与了攻打合肥的北伐。这些年来,他一直远遣斥候,观北边之径要。在熟知了淮南的地势后,他甚至还曾向孙权建议,绕过合肥,直扑寿春。当然,这个冒险的建议,被钟情于合肥的孙权拒绝了。诸葛恪能不断地派出细作,探明淮南一带的险要,镇守淮南的魏国扬州都督,自然也从来没有放松过对南边宿敌的监视。大江吴国水军舰船密布,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调动,自然不可能瞒得过魏国。待孙权坐船行至巢口,魏国扬州都督王凌,早已经得到了吴军要兵分两路,进犯淮南的消息。但见王凌丝毫没有惊慌,反是笑对左右说道:“吴寇去年才历经了饥荒,今年就敢来犯,当真是不知死活。”左右却是有清醒者:“蜀吴相互勾结,欲图我大魏。听闻去年的时候,蜀虏从蜀地运了不少粮食到吴地。”“想来正是因为得了蜀虏的支持,所以吴寇才能在大饥之后,敢于犯我大魏。”“都督,吴寇这一次,至少是兵分两路,声势不小,又有蜀虏在背后支持,不可轻视之。”王凌闻言,点了点头:“阵前之事,吾岂敢轻心?”他点了点舆图上的合六六闪读 663d.com

本文网址:https://www.663d.com/xs/25/25063/2462661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s://m.663d.cc/25/25063/2462661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